劉徹聽著一個個的名字,不用說,他借此機會是要甄彆一番,究竟哪一個將軍能用,哪一個不能用。此番他得避之,也要讓衛青避之。趙信,看不出來,他竟然背叛大漢,不敵而降,有負於大漢!
“陛下。”一旁的內侍喚一聲,畢竟趙信會背叛匈奴一事大家都聽見了,劉徹要不要處理人呢?
劉徹一眼瞥過內侍,無聲警告,他要做什麼,不做什麼,輪得到誰來提醒?
內侍本以為一番提醒或許能讓劉徹心裡高興先處理了一個未來的叛徒,結果劉徹一臉的不樂意,甚至十分不悅,驚得內侍連忙低下頭,再不敢吱聲。
【元狩四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命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人,兵分兩路,跨漠遠征,共同打擊匈奴。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出定襄攻擊,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於在東方,於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
【由劉徹的態度中看出什麼來了?不錯,劉徹那個時候麵對已經立下赫赫戰功的衛青,未必沒有些許想要平衡之心,因此希望能夠擒住匈奴單於的人是霍去病,尚且年輕,又剛剛嶄露頭角的將軍。】
【隻是有句話說得好,人算不如天算。劉徹希望殲匈奴單於主力的人是霍去病,不料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裡後,意外與伊稚斜主力遭遇。沒辦法,情報失誤也好,或許匈奴單於掉轉了方向也罷,既然遇上了,衛青斷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匈奴單於從他眼前溜走。】
【衛青即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並,從右翼進行包抄。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麵對抗單於主力。一場大戰在即,衛青下令讓武剛車排成環形營壘,又命五千騎兵縱馬奔馳,抵擋匈奴。匈奴也有大約一萬騎兵奔馳而來。正所謂若得人心,必得天助。《
漢書》記載,恰巧太陽將落,恰巧刮起大風,沙石遮蔽天日,兩軍都無法看見對方,漢軍左右兩翼急馳向前,包抄匈奴單於部。】
【伊稚斜單於見漢軍勢眾,戰士、戰馬強大,若是交戰,對匈奴不利。匈奴單於又不是沒有吃過虧,已知形勢不妙,都顧不上騎馬了,趕緊乘著六頭騾子拉的車子,同大約幾百名壯健的騎兵,徑直衝開漢軍包圍圈,向西北奔馳而去。】
【匈奴單於跑得利落,漢軍與匈奴人廝殺,雙方誰都不肯退一步,皆拚死一戰,以至殺傷人數相當。漢軍左校尉在激戰時捕到匈奴俘虜,聽說匈奴單於在天未黑時已離去,衛青當即派輕騎連夜追擊,自率主力跟隨其後。匈奴軍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時,漢軍已行走二百餘裡,未追到單於,此時他們已經到達了窴顏山的趙信城,在此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漢軍留住一日,不願匈奴得糧而休養再為患大漢,遂將城中剩餘的糧食全部燒掉,大漢軍隊方才回師。此戰,衛青所部總計斬俘一萬九千餘人。大軍回營時,才遇到迷路失期未來支援的李廣、趙食其部。嘖嘖嘖,虧得衛青能乾,否則但凡等著另一路支援救命,他們全都得死!李廣啊李廣......】
沈悠歎息著搖頭,被點名的李廣......
他一個老將,他又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是值得沈悠搖頭歎息的嗎?
【這正是三大戰役中的漠北之戰,此戰的利弊,之前講劉徹的時候講過,在此不複述。而這也是衛青打的最後一戰。自那以後,十數年裡,衛青再也沒有上過戰場。在他們凱旋回朝後,衛青沒有得到增封食邑的賞賜,所部將士除西河太守常惠、雲中太守遂成外,也沒有受封的。對此,誰也猜不透劉徹的心思。畢竟當時不封,後來,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戰功,漢武帝分彆加封二人為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共同管理日常的軍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又經兩次益封,衛青的食邑總計達到一萬六千戶至三萬戶之間,食邑的差距是因為《史記》記載其所得封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七百戶,《漢書》則有為二萬二百戶和三萬戶的不同記載,同一本書都有不同的記載,也是莫可奈何。】
衛青的關注點更多在於此後自己再沒有上過戰場,一時間不由抬頭打量劉徹一眼,劉徹感受到,一眼瞧過來,四目相對,君臣無言。!
行而不輟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