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侄兒是個賺不來錢的,不如許給我外甥。”
蘇朵兒聽著村民議論她的外貌先是得意的挑著柳眉,一聽說給他介紹給這些泥腿子,她心裡老不樂意了,委婉的拒絕,“我的親事全憑爹娘做主。”
“這還真是個心氣勁兒高的。”福嫂子在顧春竹身後輕輕的說著。
顧春竹沒有什麼反應,左右也隻是個小姑子,井水不犯河水的,不要像邱氏一樣的故意惹自己,那她不管什麼樣都礙不到自己。
蘇朵兒在說了邱氏幾句之後,就把手上拿著的棉襖和棉褲丟到了顧春竹的手裡,“大嫂不要每次都把事情鬨得很難看,娘不好意思來才讓我走一趟,但是也請大嫂記得女德裡是怎麼寫的。”
“女德裡可沒有說彆人上來找事還要息事寧人吧?”顧春竹眉頭一皺,正想著蘇朵兒彆來找事,她這就來找事了。
“行,那這破襖子你拿好了,我們蘇家的長孫也不稀罕這個。”蘇朵兒雖是語氣溫和的說著,言語裡的高傲是顯而易見的。
說完,她撐著傘就扭頭走了,根本不管邱氏和小來。
邱氏掙紮著胳膊,“顧春竹你現在可以放開我了吧。”
“看好你的未來狀元爺,可彆再做出拿書換棉襖的事情了。”顧春竹鬆開邱氏的手,看了小來那個糊塗模樣告誡邱氏。
“小來走,以後一定考個狀元給她瞧,讓娘也當一當誥命夫人。”邱氏拉著小來的手,輸人不輸陣的邊走邊說。
顧春竹看她走了,村民們也散了才邀請福嫂子進去坐坐。
福嫂子坐在木墩子上看著顧春竹把送回來的衣服抖了好幾下才給小成穿上,看著沉默的小臉,她道:“都怪我們家大壯,每次下學回來都耍寶一樣的當夫子給他們幾個孩子上課,把孩子眼饞的。”
“想讀書沒錯,隻是用錯了法子。”顧春竹把小成衣裳上的盤扣一個一個的扣起來,說著,“這書沒拿到,差點連棉襖都弄丟了。”
“我知道錯了。”小成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在他的小腦瓜裡已經把邱氏的醜陋模樣深刻的記在腦子裡了。
顧春竹知道這孩子心思重,也沒怎麼斥責。
扭頭對福嫂子詢問道:“大壯在鎮上的學堂上學一年要多少銀子啊?”
“你真要送小成去啊,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呢。”福嫂子心直口快的說著,就蘇家這個條件,還真是彆送去的好,“不如花錢去找個師傅學個手藝,以後找媳婦也方便。”
“嫂子說說吧,若是有這個能力是要給孩子念書的,認幾個字也好。”顧春竹是現代人的思想,還是支持上學的。
福嫂子就跟顧春竹說了,這閔朝的上學是分三種開學時刻的,正月望後、八月暑退和十月入學。
由於農忙孩子也要在家乾活,是刻意如此的劃分時間,不管年紀大小都是坐在一個課堂裡的,夫子因材施教。
至於銀子,一次入學要三錢銀子,一年下來要近一兩,除去這個束脩費用,書本才是大頭,一本千字文要五錢銀子也就是半兩銀,還有筆墨紙硯。
上一年學,至少要三兩銀子!
“春竹,你真要有這個銀錢還不如讚起來在鎮上買房,等小成大了娶親的非踏破門檻不成。”福嫂子勸道,自家人三個人賺錢也艱難的供著大壯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