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下定決心(1 / 2)

麵對朱由校這一連串的問題,方從哲和楊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隻能機械地點了點頭,朱由校笑了笑問道:“二位大人可見過五百斤的銀南瓜?”

方從哲和楊漣不知道朱由校為何如此問,隻能又機械地搖了搖頭,朱由校猛地一拍案幾,怒道:“這樣的稀罕之物在東南沿海的海商家裡堆積如山,可隻要朝廷一說開海運,就有無數官員反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朝廷開了海運,就要有官船出海,就要收取厘金,就要從他們身上拔下一兩根毛來,於是這些勾結在一起的官商,寧可朝廷窮困,百姓餓死,也不肯放過些許他們家裡已經裝不下的銀子,這就叫拔一毛可利天下,而不為也!此等官商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百姓,就算千刀萬剮也不為過,二位大人覺的孤說的可有道理?”

方從哲和楊漣見朱由校已經把話說的如此明白了,心知朱由校對開海一事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可他們二人知道,大明朝上上下下對於開海之事可以說深惡痛絕,就算隆慶皇帝強行開了海,但也隻開了月港一個港口,所以隆慶開海也被叫做隆慶開關,與真正意義上的在國家層麵徹底解除海禁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

而且隆慶開關之後,大批的海商由暗轉明,他們糾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不但走私猖獗,甚至連在月港進出的海船都難以收上來多少關稅,也就是說隆慶開關,富了的也隻是海商和大戶,對大明朝廷和百姓卻是沒有太多的好處!

朱由校知道,根據後世的史料記載,隆慶開海之後,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銀超過三億兩,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可是同期大明朝庭的年收入基本沒超過五百萬兩白銀,就算被後世詬病最多的萬曆皇帝,加強了海關和商業稅收,大明國庫一年收入也就四百多萬兩,就這萬曆皇帝還打贏了三大征!

其實曆史上的天啟皇帝基本延續了萬曆時期的稅收政策,並且由魏忠賢出麵對東南大戶逼迫的更緊了一些,才使得天啟年間無論打仗還是救災,基本上都沒有大規模征收民間稅務,可到了崇禎年間,被文官忽悠瘸了的崇禎皇帝,廢除了海關和商業稅收,把所有的重擔都壓到了農民的頭上,最後不但朝廷用度捉襟見肘,還把大批的農民逼的造反了!

可以說短時間由全世界湧入天朝的大量白銀,大明朝廷和底層百姓基本沒沾到邊兒,以至於大明朝廷的財政一直在收支平衡的邊緣徘徊,大明的百姓一直在溫飽錢上掙紮,而海量的白銀都被私人賺取,然後埋在地底下了!

但是朱由校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要做的事沒有一樣不是需要大量銀子的,所以這個海他是一定要開的,後續的商稅也是一定要加強的,而且這個過程皇家和朝廷必須參與進去,隻是從方從哲和楊漣的反應上來看,這件事絕對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比登天!

方從哲沉吟半晌才躬身說道:“殿下所言老臣不敢反駁,隻是開海一事事關重大,老臣還望殿下三思而行,否則朝局因此而亂,對大明,對殿下都是有害無利啊!”

楊漣也跟著勸道:“此事還望殿下三思!”

朱由校看著這兩個人,忽然感覺到曆史上那位木匠皇帝的無奈,文官勢力之大已經到了任何人都要退避三舍的地步,哪怕國家將亡,百姓罹難,也絲毫動搖不了這些文官自私自利的心思。

事到如今朱由校終於下定決心,對這個腐朽到了極致的文官集團進行一次大清洗,不過這種事情讓文官自己做是不可能的,隻能由他這個未來的皇帝親自操刀,至於有多少人將在這場清洗中人頭落地,朱由校心裡還沒一個明確的打算。

不過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朱由校覺的沒必要再和這兩個人說什麼了,便直接說道:“今天就說到這兒吧,孤有些累了,二位大人退下吧!”

方從哲和楊漣明顯感覺到朱由校態度的變化,心裡自然不是滋味,但既然朱由校已經趕人了,他們也隻能告退!

出了暖閣方從哲和楊漣一前一後地走了一會兒,楊漣忍不住趕上方從哲問道:“閣老,你看殿下他……”

未等楊漣說完,方從哲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用近乎隻有他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記住你跟殿下說過的話,或許能躲過這場腥風血雨!”

楊漣沒太聽清方從哲說什麼,等他再想問的時候,方從哲已經走了,楊漣張了張嘴終究沒能說出什麼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