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下紛擾(下)(1 / 2)

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一封比劉一燝那封信更快的信,早已經到了南京鎮守太監手裡,隨即東廠在南方的人全部發動起來,把同意開海運糧的人家和反對開海運糧的人家一一記錄在案,這些都是秋後算賬的證據!

同時這封信裡還繪製了玉米、土豆、地瓜這三種作物的圖樣,並且命令南京鎮守太監,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這三種作物,隻要找到就是大功一件,因此在搜羅幾大家反應之餘,搜尋著三種作物也就成了整個南方東廠番子的要務!

朱由校之所以派人尋找這三種作物,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這三種都是高產作物,尤其是玉米和地瓜,幾乎撐起了後世清朝的農業產量,也是公認的清朝能夠達到四億人口的糧食保障!

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三種作物其實在十六世紀中葉前後,就已經隨著西方的船員,來到了中國,甚至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就有過對土豆的記在,隻不過對於這些從未見過的作物,中國從上到下都沒有重視,以至於錯失了解決糧食危機的良機!

但是朱由校會犯這種錯誤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為一個穿越人士,儘管他不確定自己穿越的,跟自己原本知道的曆史是不是在同一條時間軸上,但大體的情況應該沒有什麼區彆,所以他才派人在南方尋找這三種作物!

按照朱由校自己的話說:“如果把這三樣寶貝找到了,那大明朝的困局就解決了三分之二!”

在南方東廠番子沒頭蒼蠅一般,尋找玉米、土豆、地瓜時,北方各地也出現了打著黃龍旗的車隊,這些車隊主事的都是宮裡的宦官,但說了算的卻是工部裡經驗極其豐富的工匠,車隊沿著已經乾枯凍結的河道在大明北地擴散開去!

車隊每到一處需要修繕的地方,便有宦官拿著黃緞子聖旨,跑到各村裡去宣讀,聖旨的內容很簡單也很明了,就是皇家出糧食雇傭當地農民修繕水利雲雲,這讓見到縣官兒就如同見到天泥腿子們,感到極其不真實!

不止一個村子派人跑到縣裡去報官,說是村裡來了騙子假傳聖旨,可是得到的回複卻隻有一個,就是大板子打出來,很顯然縣太爺很生氣!

那麼多糧食,那麼多好處,自己撈不到,不生氣才怪!

不管怎麼說,糧食不會騙人,壯勞力一天三斤糧米,不用多加水,半乾不稀的也夠一家人填飽肚子了,何況工地上女人和孩子也可以去,儘管女人一天兩斤米糧,孩子隻給一斤,可能掙來糧食,誰還管多少呢?

有了糧食人就有了奔頭,再加上工地上插著代表皇家黃龍旗,讓人感覺多少有些振奮,每天發放米糧的時候,總有一個傳說中的太監,尖著嗓子喊幾句,要記得萬歲爺的恩典,讓這些泥腿子覺得自己的力氣沒白出!

不過最讓這些一輩子都難走出鄉間三十裡的人興高采烈的是,管事的太監大人喜歡跟他們拉家常,一到了吃飯的時候,太監大人就會用那種極為獨特的嗓音,跟他們說京師裡的事情。

這幫從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泥腿子,第一次知道了京師裡有一位為了能讓他們吃上飯,砍了好些個大臣好皇帝,還有一幫根本不管他們死活,專門跟皇帝作對奸臣!

於是河道工地上皇帝的聲望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躥升,每到下工領米糧時,那些拿到一天工錢的農戶,總要衝著北京的方向叩頭,像模像樣地喊著謝萬歲爺恩典!

與此同時文官的名聲也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在北方各地崩潰,一些想要去工地上展現一番自己親民形象的官員,很快就發現不但那些宦官不拿正眼瞧他們,就連那些農夫見到自己時,也沒有了以前那種深深的敬畏,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鄙夷!

在遼東,李如柏帶著一百萬兩銀子,以及上百車的布匹、鹽巴、茶磚回來了,以為天已經塌了的李家頓時活了過來。

雖然誰都不知道皇家近衛軍騎兵指揮使是個什麼職位,但李如柏沒掉腦袋,還被皇帝封了官,這卻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散落的李家親兵又都聚集了起來,雖然人數跟李家鼎盛時期沒法比,但也有三千多人,很顯然李如柏跟朱由校說他們家還有八千親兵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