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九邊提督的煩惱(1 / 2)

就在大明百姓準備過年的時候,九邊重鎮大同,熊廷弼已經到了大同,並在大同設立了九邊提督衙門!

熊廷弼是在十二月初五接到聖旨的,在那道讓他頭大的聖旨中,直接免了他薊遼總督之職,升任兵部左侍郎兼九邊提督,總管九邊軍事!

這樣的認命,可以說在大明朝立國以來,都是沒有過得,要知道九邊可是大明針對蒙古草原設立的九處軍事重鎮,其軍事地位一向是大明朝廷的重中之重,也是大明朝廷防範的重中之重,像現在這樣,將九邊軍權集於一人之手,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在這裡要跟大家說一下,所謂九邊,又稱九鎮,是大明弘治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老朱建立大明的時候,就曾經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這就是所謂的藩王守邊塞,朱老四在靖難之前,其實就是九大塞王之一,而他當了皇帝遷都北京,也是打著天子守國門的旗號!

同時朱老四也實在是一個有本事,敢打敢拚的皇帝,在位期間五次征討草原,雖然沒能將北元徹底消滅,但在當時漢人的軍隊出入草原,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但朱老四駕崩之後,明朝的武力迅速衰退,尤其是土木堡之變過後,明朝基本結束了對草原的征討,從此雙方攻防之勢就此逆轉,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漠南的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最後隻剩下九邊重鎮,用來維護明朝邊境的安全。

而這九邊重鎮是指的是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裡的北部邊防線上,所設立的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這九個邊防重鎮。

不過九邊重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嘉靖年間就在北京西北增設了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

但不管如何變化,在明朝軍力日趨削弱的情況下,九邊重鎮依然是明朝防禦蒙古殘餘勢力的重要戰線。

隻不過根據明朝對於武將的防範,九邊重鎮雖然對付的是同一個敵人,當然,後來又多了後金這個強敵,但九邊始終都是相互獨立的軍事單位!

管轄軍隊的除了各鎮總兵還有監軍的中官,以及各鎮的巡撫,而在這三者之間,原本應該是最高軍事長官的總兵官,卻是最沒有實權的一個!

在中官和文官的壓製下,總兵基本上淪為了替罪羊一般的人物!

蒙古扣邊總兵要帶兵去打!

打贏了是中官鎮守有功,巡撫指揮有度,總兵頂多落個勇猛的讚許!

可若是打輸了,那對不起,必定是總兵不聽中官挾製,不尊巡撫調度,一意孤行,致使大軍戰敗!

其下場就要看手裡還剩下多少親兵,若是親兵剩的多,總兵能夠掌握的戰力沒什麼損耗,那就報一個小敗,請旨申飭一番,如此一來大家你好我好,繼續安心混日子就是了!

若是手下的親兵折損嚴重,總兵沒了可以依仗的武力,那就對不起了,所有的罪責都會推到總兵身上,到時候丟官去職都是輕的,人頭落地也是常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