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戰後的影響(1 / 2)

咣當——

咣當——

大錘敲擊著鐵釺,在堅硬的石頭上鑿出一個個孔洞,揮舞大錘的和握著鐵釺的都是**著上身的蒙古漢子!

自打他們被大明的軍隊擊敗,並且帶到北京之後,便開始了這種無休止的勞作!

男人們開山鑿石,女人們挖溝平土,四周是端著弓弩,挎著長刀的明軍守衛,隻要有人稍有反抗或是想要逃跑,就會被明軍當兔子一樣射死,然後把腦袋割下來!

不過這些蒙古戰俘倒不是特彆討厭這樣的日子,儘管這裡沒有自由,可是他們在草原上,在頭人的手下似乎也沒有什麼自由!

這裡雖然有做不完的苦工,可即便是在草原上,他們這些人也都有著忙不完的事情,終日裡都是牧馬、放羊,也沒什麼閒著的時候!

可是這裡能吃飽飯,儘管吃的都是摻雜著麩糠的麵餅,卻是能管飽的,而且還是一天三頓,再加上大鐵鍋熬出來的菜湯,還是很令人滿意的!

最主要的是,這裡的男人和女人一樣多,而且那些女人已經不是頭人們把持著的了,隻要情投意合,晚上大可抹黑和自己的心愛的女人胡搞瞎搞!

隻要女人不大喊大叫,那些看押他們的明軍是不會管這些閒事的,這麼看來在大明人手底下當俘虜,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總比在草原上忍饑挨餓來的好!

這是那些蒙古俘虜在大明待了一個月之後很普遍的想法,當然也有人不是這麼想的,那些頭人們總是想著怎麼跑回草原去,重新過上高高在上的生活!

隻可惜頭人們的想法跟牧民的想法衝突太大,所以那些悄悄聯絡自己手下牧民逃跑的頭人,總是被毫不猶豫的出賣!

腦袋被明軍砍下來,高高掛在木杆上,立在工地或者工棚邊上,警示所有不安分的人,讓他們老老實實的乾活兒!

有了這些任勞任怨的勞工,在天壽山陵域,潭峪嶺西麓,後世德陵的位置上,一座高九丈,擁有五層基座的豐碑正在修建!

北京通往大同的官道也在如火如荼的修繕,而且重新修繕的官道,使用的是一種用黏土、石灰、鐵礦渣或者爐灰渣燒製成的灰土。

這種灰土雖然煉製繁瑣,而且會弄得到處灰蒙蒙的,但使用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將攪拌好的灰土和石渣一起鋪在夯實的路基中抹平!

等灰土徹底乾燥之後,會變得極其堅硬,就算用鎬刨,用大錘砸,也很難對這樣的路麵造成明顯的傷害!

不過把土水泥的燒製方法交給工部,讓他們用土水泥修路的朱由校卻知道,這種路麵有個很不好的缺點!

那就是過一段時間後,土水泥會一層層粉碎成渣,到時候即便依然很結實的水泥路,就會出現破損,並且風一刮就會塵土飛揚!

不過即便這樣,水泥路也遠比夯土路要好的多,而且朱由校已經讓工部抽調人手去尋找瀝青礦,將來他要用柏油馬路,連通整個大明帝國!

大同第一軍也早就回了大同,那些原本想要回自己親兵的將領,猛然發現那些自己養的親兵,竟然不願意跟自己回去了!

而他們也不敢找曹文詔硬要,因為那杆禦筆親題“大同第一軍”的軍旗,就高高飄揚在那幫親兵的駐地!

現在人家已經不是誰的親兵了,而是大同鎮總兵官直轄的“大同第一軍”,不但足糧足餉,而且打仗的功勞都是自己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大同第一軍的名號立在那裡,讓屬於這麼旗幟下的所有將士,都有一種彆人比不了的豪橫,那是萬歲爺給挺的腰杆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