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遷民之議(下)(1 / 2)

良久之後,方從哲才謹慎地道:“陛下,遷民之事事關重大,不知道陛下心中可有什麼定數?”

劉一燝也跟著道:“陛下,遷民守土雖然早有慣例,但山陝之地已經曆次遷民,民間對於此事怨言頗多,若是處置不當恐有變數,臣請陛下還是從其他州府遷民為好!”

朱由校沉吟片刻道:“朕之所以動了遷山陝之民的心思,原因有兩個,一是要開發和守衛遼東、草原需要很多人手,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朕不多說!二是要改變貧苦地區百姓的生存環境,山陝之地已經耕種兩三千年了,土地早已不堪重負,所以朕要將兩地百姓遷往遼東,並封禁山陝兩地的山林河穀,禁止種植放牧,以此來修養土地,此為百年大計,不能更改!”

方從哲撚著胡子點頭道:“陛下說的是,山陝自古就是關中之地,千年耕種已經讓那裡的土地失了地力,不但產出少,而且一遇大雨,便是土隨水走流入黃河之中,黃河每年泛濫、改道,大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陛下如果能將兩地百姓遷出,讓山陝之地休養十年,必定能給子孫留下一片福地!”

劉一燝這些年精研實學,對於水土流失,停耕養地也頗為了解,因此他也不提遷彆處百姓的事情了,不過他有預感這件事怕是要著落在他身上,所以有些事情劉一燝還是要問清楚的!

“敢問陛下,此次遷民要遷徙多少百姓?百姓遷至遼東、草原之後又如何安置?”劉一燝問出了兩個很關鍵的問題!

“這個朕已經想好了!”朱由校胸有成竹地道:“朕初期打算先向遼東遷徙一百萬百姓,不過這些百姓不能一窩蜂地遷到遼東,而是要分五年完成遷徙!”

方從哲和劉一燝一開始聽朱由校要遷民百萬,嚇得都是一哆嗦,那可是大工程,從組織百姓遷徙到途中供給,最後到達目的地的安置,都是無比繁瑣的事情,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差錯,導致的都可能是一場民變!

但他們見朱由校要用五年完成百萬遷民任務心裡又是鬆了口氣,百萬人五年遷完,也就是每年二十萬,這個事情做起來雖然有壓力,但好歹能應付過去!

接著朱由校油說道:“這次遷民不比尋常,朕打算從天啟四年開始動員山陝兩地的百姓,先可著自願遷徙的百姓走,同時在遼東試種新糧,看看產量如何,如果新糧能在遼東豐產,相信很多百姓會自願遷往遼東的!”

方從哲雙目又是一亮,讚道:“陛下此舉大善,以力驅之不如以利誘之,隻要遼東豐產的消息傳到山陝,想來很多百姓為了能吃飽肚子都會願意遷往遼東的!”

劉一燝也笑嗬嗬地道:“如此一來,遷民之事會順利很多,朝廷也不必擔心會有民變了!”

“以利誘之雖然可以讓百姓主動遷往遼東,可是山陝兩地的百姓多是佃戶,即便他們要遷走,那些地主士紳隻怕也不會輕易放他們離開,何況陛下還要封禁山陝土地,那些人隻怕更不會消停了!”孫承宗忽然開口,幾句話就把方從哲和劉一燝嚇得汗流浹背!

“等過完年朕會楊漣出任山陝巡查使,下力氣抓一抓山陝兩地的土豪劣紳,這些人但有不法之事,都要從嚴從重處置!”朱由校嘴角扯出一抹寒意,目光中已經隱現殺氣了!

幾位大臣見朱由校又把楊漣這把大砍刀祭出開了,不禁為山陝兩地的地主老財們捏了把汗!

不過士紳乃是大明治國的根本,現在朱由校為了遷民要對山陝兩地的士紳下手,方從哲和劉一燝還是要勸一勸的!

“陛下!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如果朝廷冒然出手過問地方事務,隻怕會引得地方士紳不滿,那些人雖然不足為懼,可終究是盤踞一方,不是宗老就是族長,若是他們煽動無知百姓與朝廷作對,對於陛下遷民的大計也有頗多阻礙,所以派楊漣巡查山陝之事,老臣還請陛下三思!”方從哲這話不瘟不火,但也切中時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