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愛國被秦軍看的有點臉紅,這不下地,還能這樣估算工作量?
想一想,還真沒問題。
玉愛國有點懷疑人生,他難道真是個傻子?
居然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想不明白?
“快點,都讓開,我們去地裡試一試就知道。”
秦正忍著笑,大手一揮就給玉愛國解了圍。
“對,去試一試,我一個人忙活一天,也就能割四畝麥子!”
“你可拉倒吧!你就算使出吃奶的勁,能割三畝地就很不錯了。”
“你才使出吃奶的勁呢!”
“都不要吵,一個成年人,一天能割三畝地,已經很不錯。”
“這台機器要是能割二十畝,那就相當於七個人工。”
“要是多做幾台,我們一天就能割完麥子。”
秦軍一邊走,一邊聽著他們議論。
“我們村,可是有三百多畝麥地呢!”
“不到四百畝,這台機器一天能割二十畝,有這麼二十台就可以一天割完。”
“你可真夠貪心的,做二十台機器容易嗎?不要錢啊?”
“我感覺也不難,我們有錢,隻要有各種配件,小軍一天就能做好幾台。”
“你感覺?要不然給你配件,你自己做一下試試?”
“我看行,如果真那麼容易,我們找二十個人,每天每人最少都能做出一台。”
“想什麼好事呢?我看那個金屬管子就不好弄。”
“還有那些刀片呢!”
“你要這麼說,柴油機怎麼辦?”
“對啊!這個我們可造不了,難道都去買?買的到嗎?”
“行了,行了,你們可真夠閒的,有這個閒工夫,去麥場壓地麵,收麥子現在有機器幫忙,打麥子可沒有。”
“可以有,既然連割麥子機器都做出來了,為什麼不能做打麥子的機器?”
眾人一想,還真對。
這割完了麥子,打麥子也是個問題。
如果沒有機器幫忙,你割麥子的速度再快也沒用。
這時,所有人又想起秦軍,他們也全都看向秦軍那邊。
秦軍暗歎,終於發現問題了?
發現之後,又得讓他製作打麥機。
所以,聯合收割機什麼的,還是靠邊站吧!
製作起來麻煩不說,在農村小田之中還不好用。
現在多好,他先做一批收割機,再做一批打麥機,這樣他的機械加工廠,是不是就可以起步?
“小軍,想什麼呢?都在問你呢?能不能造打麥機?”
“就是那種這邊塞入麥子,那邊就突出麥秸的機器,打麥子的速度太快了!”
秦軍能不知道打麥機是什麼樣的?
因為打麥機沒有太多樣式,好像就那麼一種經典模式。
“可以做,不過需要電機,這個要用柴油機就太浪費了,畢竟我們村子現在有電。”
之前做割麥機,秦軍想儘辦法弄來的幾台機器,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
因為割麥機的很多配件,都是買來的。
就算有切割的需要,也是切割的木板。
他最多也就是做了一些鋼管,這東西他還是用卷板機做出來,又另外焊接的。
“打麥機做起來難不難?”玉愛國問道。
“不難,甚至是更簡單,隻要有電機,其他我們都可以自己做。”
“隻要電機?這個要去縣城買!”玉愛國立即道。
秦軍點頭,他就怕買不到。
“要不然,讓秦時從濰城帶回來?還能聯係到他吧?”
秦正道:“先聯係一下看看,我們還要買柴油機,真不行就再讓他跑一趟。”
“好了,割麥機、打麥機都有,這樣我們公社這次收麥子,就不需要那麼多人。”
看著高興的玉愛國,一直跟著看熱鬨的秦大山,卻是有點擔心。
他湊到秦軍跟前,小聲的道:“說話不要太滿!”
“什麼?”秦軍沒有理解爺爺是什麼意思。
“做人做事要有所保留,就算能做,沒做出之前,也要有所保留啊!”
秦軍笑了:“我可以做,爺爺,真的很簡單,不如我做的時候,爺爺也過來看看?”
看著自信的秦軍,秦大山也笑的滿臉褶子。
“我三孫子就是厲害!”
秦軍聽得無語,他怎麼就三孫子了?
他爹三兄弟,給他生了十幾個孫子,怎麼排他也不是老三。
“爺爺,你叫我?”
秦禮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正好過來湊熱鬨。
而且正好聽到秦大山喊三孫子,他正好排行老三啊!
秦軍笑的更厲害,不過,現在已經來到村子西邊的麥田。
望著一片片金黃色的麥地,還真有點風吹麥田,掀起一片金黃色麥浪的感覺。
“我來!”剛剛來到地頭,秦正就一把攥住割麥機的扶手,再不放鬆。
“行,誰讓你是隊長呢?”秦大山笑嗬嗬的退了兩步。
秦正笑著道:“我是害怕傷著您老人家,畢竟是第一次用,好不好用,還要試試看。”
“你小子!”秦大山笑罵。
秦正可不管其他,他已經使勁搖動著搖把子,開始啟動柴油機。
這種老式壓燃式的柴油機,最適合農村使用,他們也都會用。
柴油機啟動,這時是空轉,接下來就要掛擋。
其實就是用一個手動操縱杆,把傳動裝置連接起來。
隻有連接起來,柴油機才能帶動齒輪轉動。
接著通過皮帶帶動前麵的刀具,開始切割麥子。
當然,這個時候輪子也肯定被帶動著向前走。
速度很慢,就是慢慢的向前滾動。
可是前麵的刀具速度卻很快,從邊上開始,一排排麥子被割斷之後,整齊的排列在地邊上。
秦正扶著割麥機,就慢慢的跟在後麵。
他隻要把握住方向,不讓割麥機走偏就可以。
一邊走,他也一邊看著倒在一邊的麥子。
這可比人工收割速度快得多,也就怪不得一天能割二十畝。
一畝地也不過是三十米乘以二十米,六百多平的麵積。
現在他一下能夠割一壟地的麥子,差不多籠罩一米範圍。
也就是說,他有二三十個來回趟,就能收割一畝地。
“速度真不慢,就是聲音太大。”
柴油機咚咚咚咚的響,秦正說話需要很大聲。
“輪換著來,先試試有什麼地方不合適,我們再改進。”玉愛國在一邊道。
秦正看了一眼秦軍,沒有繼續說話。
他感覺這機器十分成熟,根本就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果真要改,也不知道能不能改成電動的?
不過,就算秦正不太懂行,他也知道,不說電機,恐怕電瓶都是個麻煩。
第一次使用收割機割麥子,村裡人都十分興奮,很多人就跟著秦正一路走,一路捆麥子。
看著一捆捆的麥子,玉愛國有點感慨。
“要想全麵實現機械化,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秦軍在一邊聽著,也是十分感慨。
真要實現這一目標,恐怕要等到四十年之後。
彆的地方他不清楚,他們這裡,真的需要等到四十年之後。
隻有等他這一輩人,全都乾不動活了,下麵的小輩才會另想辦法。
不想乾活,就讓機器代替唄!
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口號,早在60年代就已經提出。
而在1977年1月19日,中央批準《關於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報告》,正式確立了這一目標。
也就是今年,就需要實現農業機械化。
可他們村,整整拖了國家四十年的後腿,實在是不應該啊!
現在,秦軍打算響應國家號召,就在八零年,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麵機械化。
“玉主任,隻是動嘴沒用,要辦點事實,你就說,能不能買到電動機?”
要實現機械現代化,秦軍最想要的就是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