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規劃了一下,秦軍打算連磚窯、石灰窯也控製一下產量。
比如說石灰窯,就算年產十萬噸,好像也沒有什麼稀奇。
還有磚窯,以後留下一座窯口,專業燒製耐火材料就好。
最後保留的肯定是一座小型煉鋼廠,專業煉製各種合金鋼。
再就是建設製造廠,比如電機製造廠。
來到最北麵的一座廠房,繼續幫著一名老師傅,製造模具。
這裡是模具車間,現在主要就是做電動機模具。
隻不過現在他們製作的模具,不是采用的鑄造工藝,而是注模工藝。
鑄造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區彆很大,首先是原材料不同。
鑄造模具使用的是熔化的金屬,而注塑模具使用的是熔化的易塑材料。
後世普遍使用的肯定是塑料,但是現在秦軍沒有,他就隻能使用一些容易塑形的材料,比如鋁。
再就是製造方式不同,鑄造模具使用的是鑄造工藝,注塑模具使用的是注塑工藝。
所以,兩種不同工藝加工出來的產品,特點也不同。
鑄造模具製品通常具有高硬度、高精度和高耐磨性等特點。
而注塑模具製品通常具有高精度、高生產效率和低成本等特點。
要想大規模生產電機,必然要選擇一種容易生產、生產效率還高,成本還低的工藝。
所以,鋁就不可避免的進入秦軍的視線。
可是,想要買一些鋁,現在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國內鋁工業發展較晚,起步於1954年。
到1983年,才成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才確立優先發展鋁的方針。
到1989年,全國鋁產量才達到76萬噸,鋁加工材達42萬噸,全年鋁消耗87萬噸。
隻有到1990年,才進入高速發展期。
因為這個時期,國家投入千億資金。
從礦山開采、選礦、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到鋁加工、深度加工及產品銷售應用,得到蓬勃發展。
也是在這一時期,國內才形成完整工業體係和產業部門。
直到2001年,我國電解鋁的生產能力達427萬噸,產量已達342.7萬噸,超過阿美的336萬噸。
現在才八零年,距離八三年還早,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這艘大船,還沒有啟航呢!
所以,秦軍就隻能想點辦法,儘可能讓公社去協調。
等他做的產品出來,要是能夠換到外彙,他再要一些金屬鋁,就不會太難。
所以,還是要掌握核心科技。
國內那種一窩蜂、大乾快上,真的是能卷死很多對手,甚至連自己都能卷死。
這樣一來,秦軍就想要做一些有技術含量的,讓彆人卷不動。
現在秦軍就想著,儘可能的把電機小型化。
所以現在他們做的模具,越來越小,越來越輕,最重要的是成本越來越低。
這裡麵就有一些技術,他需要電機變小,成本卻要更低。
現在他們生產的,是15KW的老式JO2電機。
這種JO2電動機是一款高效、低噪音、可靠性高、安全性好、適用範圍廣的電動機產品。
在家用電器、機械設備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後世,這種電機很落後,畢竟到九九年,國家就會出台文件,正式淘汰這種電機。
但是現在,它卻很好用,銷售量也很高。
之後它會被y係列低壓三相異步電動機淘汰,而在一二年,這種y係列也會被淘汰。
終歸這些都是高能耗的電動機,隻不過造起來很簡單,所以最初秦軍就選擇了JO2電機。
對於秦軍來說,這些都是要淘汰的東西,原來肯定屬於爛大街沒人要的東西。
所以,他現在可以廢物利用,而且他肯定能夠掌握核心科技。
就是不知道裡麵的一些設計、工藝,可不可以注冊專利。
就算不能在國內注冊,那麼能不能在國外注冊?
他所在的地方畢竟是個小山村,能夠獲得的信息太少,要不然,他哪裡會什麼都自己造?
注冊專利,需要整理技術文件,這個秦軍已經在做。
相比利用老舊即將淘汰的技術,他還需要推進一些新技術。
隻不過,沒有電子科技的支持,無刷電機就不用想了。
所以,他最先做的,就是小型化。
小型化的電機,可以賺外彙啊!
比如最普通的電風扇,小型化之後,如果成本足夠低,肯定能夠衝擊國外市場。
還有電動工具當中,隻要電機個頭足夠小、功率稍微大點,成本足夠低,就肯定也能輾軋國外市場。
比如電動刮胡刀,就算不生產刮胡刀,隻是賣配套的小型電機,也能賺一筆。
現在國家外彙緊缺,一切經濟活動,其實都是圍繞著賺外彙,更新換代國內各種生產線來忙活的。
秦軍站在時代的浪尖上,自然看得清形式。
不管他們這裡怎麼發展,如果對於國家沒有太大好處,以後肯定會遇到挫著。
而如果他們能賺外彙呢?
不要說他現在是跟隊裡合資,就算是私人辦廠,國家恐怕也會閉上一隻眼。
可以說,這個時代賺外彙,就是一張護身符。
這也是秦軍不想繼續生產普通鋼材和石灰的原因,這些東西做起來太麻煩。
就算現在很賺錢,他也顧不得了。
之前也就是需要,要不然秦軍肯定不做。
現在有接盤俠,還不如轉給公社。
這樣公社有自己的企業,以後也就不會想著跟他合資辦廠了。
有著明確的目標,不管做什麼進度都很快。
“老板,我們已經做好一些八寸的模具,要不您看看效果?”
剛剛走進廠房,嶽林就拿著一個小東西走過來。
秦軍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小馬達的外殼。
“這是八寸的?做的還算精致,那接著做六寸的。”
“尺寸縮小並不難,難得是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嶽林道。
嶽林是他高薪雇傭來的模具師傅之一,算是裡麵最為好學,學識最高的一位高工。
拿著小馬達的外殼,秦軍仔細查看。
根據外徑分類,電風扇電機的外徑,一般有4寸、6寸、8寸等多種尺寸。
這些尺寸,都是指電機外徑的大小。
具體尺寸的選擇,需要根據電風扇的大小和使用環境而定。
除此之外,電風扇用的電機,還會根據高度分類。
電風扇電機的高度,一般有25mm、30mm、35mm等多種尺寸。
這些尺寸,是指電機高度的大小。
高度越大,電機的功率就越大,但是也會帶來散熱問題。
對於一般家用電風扇來說,30mm左右的電機高度,即可滿足需求。
三厘米的高度,這種電機外殼要是全憑鑄造,那就太麻煩,生產效率也肯定不會有多高。
所以秦軍選擇注塑,這就需要合格的模具,當然還要注塑機。
按照秦軍的規劃,電機儘量縮小體積,最好是能達到四寸,也就是十二厘米左右的外徑。
在這個過程當中,第一款產品,肯定是電風扇電動機。
電風扇電機的功率越大,產生的風力就越大。
但是,也會產生更高的噪音和更大的能耗。
一般來說,功率在30W左右的電機,已經可以滿足一般家用需求。
這樣的一台電風扇,製作起來,裡麵還是有一些技術難度的。
當然,整個工藝流程,秦軍都很清楚,但是他需要打通這條工藝。
其中,首先就是外殼製作。
既然是注塑,那必然要先溶解。
溶解鋁,就必然要有合格的熔爐。
這個對秦軍來說不難,因為他最近都在研究各種冶煉熔爐。
有合適的熔爐,首先要將製作電風扇電機的外殼,所使用的鑄鋁進行融化。
然後利用這個壓模注塑的方式,形成電機的外殼。
壓鑄形成鋁質電機外殼,對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工藝並不簡單。
而秦軍原來就沒做過這種工作,他隻是有些了解。
所以,隻是這麼一道工藝,就足夠秦軍研究的。
首先,這種工藝需要注塑成型機。
而做這麼一台機器,其實並不難,隻要懂得它的工作原理就行。
但是,想要做好,想要故障率很低的注塑成型機,那就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