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多長時間,就算要黃,也需要公社同意吧?
隻要公社幫忙,想要黃攤子也難!
“不賺錢唄!”
秦迎春笑的眯起眼睛:“那些人做生意,就跟鬨著玩一樣,想起什麼做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剛開始,看我們擴產,他們眼紅,也就跟著擴大產量。”
“可是,他們擴大產能之後,居然還抱著技術不放,不啃教人。”
“後來的事情,你應該能夠想象。”
“馮會計他那個二叔,聽說後來撂挑子不乾了,因為太累。”
“當然,肯定還有其他理由,隻不過我們聽到的就是這個。”
“隻不過,這一次他們叔侄兩個失算了。”
“公社同意了他們的請求,直接讓他二叔退休回家。”
“後來一位公社副主任親自接手,弄得倒是熱熱鬨鬨,但是熱鬨過後,就是一地雞毛。”
“窯口修了不少,技術員也培訓出來很多,可是攤子一大,各種爛事都出現了。”
說到這裡,秦迎春就直搖頭。
明明一手好牌,卻打的稀爛,這說的就是這種集體企業。
不是自己的廠子,都想撈好處,可不就會出事?
就說收料,擴大產能之後,需求最大的就是石灰石。
本來這是好事,他們擴大產量,北麵幾個山村的壯勞力,都可以被發動起來,搞運輸賺錢。
畢竟他們有著一連片的石灰石山頭,隻要放一炮,就可以運輸個十天半個月。
可是,那些人送貨到公社石灰窯,卻是被人開白條,根本就拿不到錢。
這種事情,其實很早就有。
比如各個大隊賣給公社糧所的糧食,很多時候都是打白條的。
可是,一般公社糧所有錢之後,就會兌現。
而公社石灰窯廠呢?居然把兌換白條,變成了一門生意。
不管誰想用白條換錢,都需要送禮。
最終公社石灰窯廠被人掀翻了,這一次鬨出好大動靜。
而那位管事的公社副主任直接落馬,好像馮會計也進去了。
因為這件事,甚至還牽連到好幾個大隊的驢車司機。
現在公社那邊在緊急處理這件事情,不過,一波未過,一波又起。
公社那邊的石灰窯廠,現在沒有人給他們送料,所以眼看著要黃。
可是,公社下麵的很多小隊,現在卻全都建起石灰窯,也開始燒石灰。
這些會燒石灰的人,也不是彆人,就是公社石灰窯培訓出來的技術員。
這些人沒有工作,回到各自大隊之後,立即打起小主意。
他們也算是有技術,畢竟燒製石灰有不是真難。
這些人也就是跟著一名外聘的老技術員,燒了三四次石灰,也就學會了。
至於秦軍這邊的手藝,那是因為需要節省煤炭,所以技術有點難度。
如果不在行成本,就是提高爐窯溫度,就可以燒成石灰。
這麼簡單的技術,隻要建一口窯,就可以大把賺錢,誰不想乾?
能不能乾?看看秦軍就知道。
秦軍也是個人,他能跟小隊合作,成立隊辦企業自己當廠長,彆人為什麼不能?
這個趨勢擋不住,隻要有個小口,自然就有人把他撕裂、擴大!
有秦軍這個榜樣存在,那些有技術的人,自然不甘寂寞。
“這其實也是你惹的禍!”
說到最後,秦迎春還白了一眼秦軍。
喝完最後一口麵條,吃掉最後一個蛋黃,秦軍才道:“關我什麼事情?”
秦迎春道:“當時那些大隊領導過來學燒磚的時候,你表明態度,不會燒製磚瓦。”
“這有什麼問題?”秦軍奇怪的問道。
秦迎春道:“當時自然是沒問題,而且這一手還很高明。”
“可現在問題就大了。”
“當時你表示不涉足磚瓦行業,所以那些大隊就不好意思燒製石灰。”
“現在好了,大隊燒製磚瓦,小隊的個人燒製石灰。”
“不管哪個大隊,他們的社員都不會跟自己的磚瓦廠競爭,這不就全都建起石灰窯了?”
秦軍一聽,原來是因為這個。
“早晚的事情,我們擋不住!”
站起身,來到天井之中,抬頭看了看天,還是陰沉沉的。
最近一直陰天,卻始終沒有下雨。
也不知道南邊的廠房,蓋的怎麼樣了!
最近成大器傳來消息,他們那邊的程序已經走完,廠裡的一些廢棄機床,最近幾天就會運過來。
“想什麼呢?競爭對手變多,你不得好好想想辦法?”
跟著來到天井之中,秦迎春繼續追問道。
秦軍一擺手道:“現在的石灰燒製工藝,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我們要放棄。”
“減產吧!空下來的石灰窯,全都改成水泥窯!”
“為什麼減產?我還想著繼續擴產呢!”秦迎春有點不樂意。
秦軍歎了口氣道:“我之前也打算擴建石灰窯,可情況你也看到了。”
“有人進場跟我們競爭,我不怕,但這終歸不是好事。”
“就算現在燒製的石灰能賣出去,總有一天,也是會供大於求的。”
“所以,與其跟那些個人石灰窯競爭,還不如轉行。”
看到秦迎春還是有點著急,秦軍再次道:“你就說水泥搶手,還是石灰搶手?”
“再說,水泥的價格高?還是石灰的價格高?它們的利潤誰高?”
看著若有所思的秦迎春,秦軍笑起來。
他帶來的變化,現在已經全部顯現。
就說糧食,之前他們這裡的糧食,就是小麥一毛一一斤。
現在呢?他家門口都已經出現不要糧票的小麥了。
這樣的小麥價格不低,需要三毛錢一斤。
原來黑市的價格,不要糧票,小麥也不過是兩毛錢一斤。
可是現在,糧食價格就是提高了,而且直接提高了百分之五十還多。
這其實是好事,因為這表明村民手中的錢變多了。
說的簡單點,就是通貨膨脹。
貨幣變多,物資還是那些,物資自然要漲價!
八零到九零這四年,是風起雲湧的十年,在這十年間,物價開始快速上浮。
雖然八十年代初期,這個趨勢還不明顯,但是隨著秦軍帶來的變化,各種跡象已經開始出現。
秦軍記得,八十年代後期,水泥一袋是二十元吧?
“我們就生產水泥,既然是一樣乾活,那為什麼不選擇賺錢更多的?”
秦迎春終於想明白了,如果是秦逢春,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自己砍掉石灰窯廠,全部換成水泥窯。
這點賬還能算不明白?一噸石灰才多少錢?十二塊錢!
那麼一噸水泥多少錢呢?現在很多人買水泥,都是不論噸的,而是論袋。
一袋一百斤的水泥,需要一塊五毛錢。
這還是出廠價,現在他們出產的水泥,隻要出廠,很多司機都敢一袋賣三塊錢。
一噸二十袋水泥,可以賣六十塊錢。
這可是普通工人差不多兩個月的工資,而就算是這種高價,居然還有錢買不到。
現在的工業品價格,就是這麼玄幻。
就算秦軍他們知道這個情況,也沒法漲價。
因為不管是工人工資,還是商品物價,都是有規定的。
這個時期的商品價格,不是你想要定多少,就可以賣多少錢的!
這就跟後來鋼材批條一個樣,工廠批出來一千二,出場就賣兩千四。
當時有很多人倒賣批條,獲得暴利!
像這樣的事情,難道那個時候工廠領導不知道?
他們肯定知道,但是他們就是隻能以一千二的價格賣出。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秦軍的水泥廠,他也沒有定價權。
為此,我國於1997年12月29日,才製定了《價格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經營者的自主定價權。
現在還不行,所以就會出現很多玄幻的事情,水泥價格就是其中一樣。
當然,這不是說燒製水泥不賺錢。
不說一袋三塊錢,就算是一塊五一袋,一噸二十袋也是三十塊錢。
跟燒製石灰的工藝差不多,價格卻翻了一倍還多,它能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