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我們自己的技術人才,更應該住樓房(兩萬字更新,求訂閱)(2 / 2)

秦軍瞪了一眼秦漢,道:“那是做什麼用的?引進技術人才使用的。”

“我知道,那跟我有什麼關係?”

秦軍歎氣:“你也是技術人才啊!”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引進來外地的人才,那就更應該重視自己培養的人才。”

“所以,我們自己的人才更應該獎勵,你們更應該住樓房。”

秦漢驚訝的看著秦軍:“我也可以住樓房?”

“可以,還有你們幾位。”

被秦軍和秦漢的話題,吸引注意力的肯定是辦公室的一群會計。

秦軍現在說的可是分房子,而且明確表示分配給秦漢一套。

這種好事,誰不羨慕?

可一群老會計,都有自知之明,他們不可能有。

但是,現在秦軍說的是什麼?

“就是說你們,你們也會有!”

“到時候每人一套房,不過,你們想要分房,是有條件的。”

“條件很簡單,最少在廠裡工作二十年,或者幫著培養出最少二十名合格的人才。”

“這個條件不難吧?你們年紀大了,可能工作不了二十年,但是培養二十名會計,這個不難吧?”

“不難,我肯定認真教。”秦逢春立即道。

秦軍翻了個白眼,道:“你就不用教了,好好工作二十年,分配給你的房子,就完全屬於你。”

“我也可以分房嗎?”

公社分配下來的水泥廠的劉會計,忐忑的問道。

“可以,隻要申請,就有你的一套,不過,要是完不成條件,以後可是會回收的。”

“啊?真可以?那我先提前申請,放心,我肯定能教出二十名合格的學生。”

看著興高采烈的幾名會計,秦軍也很高興。

現在房子是真不值錢,因為成本很低。

土地成本相當於無,建築成本都是自己造的也很低,人工成本就不用說了吧?

這樣造出來的鋼筋水泥籠子,就可以吸引穩定住大批人才。

所以,第一批房子,秦軍打算分配給幾個工廠的中高層領導。

他們全部算上,也不會超過二十人,這不過是毛毛雨。

可這是千金買馬骨,這是南門立木。

做了這樣的事情,秦軍還真不怕以後引進不來人才。

“好了,你們幾個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亂說。”

“莪看今天時間太晚,一些工作你們明天做。”

“我的原則,我的規矩,你們都已經了解,以後賬目要分清。”

“我們這裡畢竟不是純正的集體企業,你們也需要適應一下。”

“以後的工資肯定要變化,比如獎懲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所以,以後責任要分明,也就是責任要落在個人頭上。”

“劃分責任,該是誰負責,以後沒事就是功勞,有事就是責任,不能互相推諉。”

“好了,今天就說這些,你們都好好想一想,房子已經在蓋,要是這個時候工作出問題,你們說虧不虧?”

說完,秦軍收拾了一下自己畫的東西,走出辦公室。

雖然已經接近七點,但是這個時間,廠區裡還一片熱鬨。

主要是那些做磚胚的人,他們趁著下午的涼爽,反而乾的更加起勁。

不過,相比之前,這裡的人確實少了。

原來這裡每天最少也能聚集三百來人,可現在怎麼看,也不超過兩百人。

看來,不增加人口,就應該增加機械,製磚機也需要提上日程。

人口沒有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確實是個大問題。

走出廠區,秦軍沒有回家,而是走向村子南邊新蓋的小區。

之前這邊有集市,秦軍被集市吸引,也沒顧得上過去看看。

今天下午既然已經提起,他還真得過去看看,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走出村子,緊挨著村子南邊很多破舊茅草房的,就是村子裡新蓋的房子。

由於最近水泥、鋼筋的產量增加,這裡的房子大部分已經蓋起來。

最起碼框架已經水泥澆鑄完成,現在隻剩下壘磚。

用磚壘牆不是多難的技術活,但是需要大量人手。

那些沒有開始壘牆的,肯定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沒人。

這個問題肯定要解決,增加機械是一個方麵,引進人口也是必不可少。

此時距離天黑還有兩個小時,靠近了才發現,此時所有房子之內,都有人在忙活。

有的忙著壘牆,有的忙著泥牆,還有一些在澆鑄房頂。

全人工的上梁,可是很熱鬨的。

隻是這邊就聚集著好幾十人,沒辦法,人少了玩不轉。

比如和水泥,就必須要有七八個人,還有運輸。

水泥、沙子、石子,互相攪拌在一起,有人挑水,有人鏟沙,有人倒水泥,還有人運石子。

這些全部攪拌均勻,才能運輸到房子跟前。

這個時候,沒有提升機,就隻能人工向著房頂上轉運。

幾道工序,都需要不少人乾活,自然就需要找很多人來幫忙。

畢竟澆鑄房頂有時間限製,不能無限拖延。

所以,最多在兩三個小時之內,就必須要完成。

這麼一來,那個忙活勁,就可想而知。

秦軍一走過來,就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

等走到最忙碌的地方,秦軍停下腳步。

“不都是早上澆鑄房頂嘛?怎麼下午乾這個活?”

“也一樣,現在澆鑄,凝固一晚上,明天早上找平!”

一名劉官莊大隊的小工頭,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回答秦軍的好奇。

“沒辦法,澆鑄房頂需要的人太多,這裡又都是紮堆蓋房,人員分配不開,就隻能上午一家,下午一家!”

秦軍無語,有這麼著急嘛?

原來農村上梁,可是要選擇黃道吉日,要放鞭炮祭祀的。

現在好了,改成鋼混結構,就把這些事情全部節省了。

不過,他隻是稍微一想,就想起來,現在好像還不能祭祀吧?

還需要等幾年,以後蓋房子上房梁,就是大事了!

此時秦軍倒是很讚成現在的一些事情,比如不會動不動燒紙,不會動不動就祭拜。

可是,人工耗費的太多,這不是好事。

秦軍已經打算多做幾台攪拌機,主要是這種機械,實在是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隻要卷壓出一個稍微大點的滾筒,在配上一台電機,裡麵弄上一個攪拌器就行。

有攪拌機,加上簡易的小功率提升機,這樣就可以節省幾十個人力吧?

掏出小本本,仔細記下來。

之前沒有製作大型鋼管,主要是電動機的功率太小。

現在這些都可以解決,並且有著一條人工電機生產線。

這些簡單的機器,其實已經可以批量生產出來。

此時的建築機械,應該不愁賣,甚至可以大批量的賣到南方去。

就算這個時期的港城,也應該需要吧?

秦軍可是很清楚,港城的那些地產大佬,此時都在拚命的蓋房子吧?

“也許還能賺一些港幣,真不行,換一些芯片過來也行。”

記錄好這個想法,並且在下麵畫雙線特彆標記。

任何一個能出口換來外彙的機會,都十分難得,也很重要。

因為現在隻要你能換來外彙,都是功臣,都可以受到優待。

秦軍不想要其他優待,他就想要儘可能多的買來一些原材料。

如果可以,國家幫著協調一些技術人才,那就更好了!

這些也不算是奢望,應該能完成吧?

這麼一想,建築機械製造,反而比他計劃當中的電風扇什麼的,更有機會換到外彙。

想到這裡,秦軍還真就認真起來。

後世用到的建築機械都有哪些?技術難度高不高?現在有沒有技術條件製造?

這麼一規劃,秦軍發現,建築機械當中,技術難度高的還真沒有幾樣。

但是,他現在能做出來的,最多也就是其中一半簡單的東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