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他的印象當中,老式縫紉機都是沒有電機的。
但是,事情可不是這樣的。
大多數老式縫紉機,是沒有電機的,需要手動操作。
這些縫紉機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流行的,那時候還沒有普遍意義上的電力係統。
即使後來出現了電力係統,那時候的縫紉機用電機的方式相對比較複雜,因此並不普及。
隻有到了20世紀60年代,電動縫紉機才逐漸開始在家庭中普及。
可是,他們這裡到八十年代,也沒有普及啊!
就算是老式縫紉機,也很少有家庭有。
這就是城鄉之間的巨大差彆。
如果沒有秦軍重生回來,他們村子也許到九十年代,才會有一些人家,買一些不用電機的老式縫紉機。
也是現在秦軍才知道,原來在六十年代,人家城裡就用上電動縫紉機了。
“放心,你們的規矩,我們知道,先錢後貨,我們帶錢來了。”
看著秦軍的表情不對,這位李科長還以為,他害怕沒錢呢!
秦軍直接搖頭:“我......”
“沒事,我們真帶錢來了,我這就過去付錢!”
反正現在都是公對公,還真不怕被騙,所以先付錢一點問題都沒有。
秦軍搖了搖頭,感覺這位李科長有點急躁。
這位李科長要兩百瓦的電機,價格是稍微貴一些。
但是,價格貴卻生產的少,這才是問題。
這也是時代特色,畢竟現在電機還算是高科技產品。
比如大功率的榨蔗糖用電機,在八一年被稱之為扁擔電機,做出來的魔都電機廠,還登上報紙,被使勁宣傳了一把。
這一時期,大功率電機的製作,還真是不容易。
就像是現在,隻是兩百瓦的電機,就需要這位采購科長,滿世界的亂找。
等付過錢,拿到出貨單,看著上麵的財務章,李科長一臉高興。
秦軍也很高興,做成一筆買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又有一個來貨渠道。
“李科長,如果你們那邊要是做出多餘的平車縫紉機,能不能賣給我們一些?”
看到李科長那麼自信,一下付出那麼多錢,秦軍心中一動。
所以,他也就想著購買一批平車縫紉機。
“你們也要?”李科長好奇的問道。
秦軍苦笑道:“我們這也是沒辦法,搞重工業,耗費衣服太快,哪能全靠買?”
李科長了然,買能買多少?需要布票不說,價格還貴。
如果有機器,還不如自己製作省事。
“隻要有足夠的電機,幫你們生產一些平車,完全沒問題。”
秦軍立即表示感謝,這樣一來,雙方的關係更加融洽。
這一次過來,肯定是雙贏的局麵。
秦軍也很高興,得到平車,他就可以弄個三產服裝公司。
平車,也就是平縫機,主要用於服裝廠等大規模生產場所中的衣服生產線上。
它能夠快速高效地縫製各種類型的衣物,適用於大規模生產和定製服裝生產。
而老式腳踏縫紉機則主要用於家庭縫紉,能夠完成各種縫紉任務,包括修補和衣物製作等。
這兩種機器,可是完全不同的。
平車采用電動驅動,隻需按下腳踏板就能自動縫製,不需要手動轉動機輪。
而老式腳踏縫紉機,則需要手動踩踏腳踏板,來轉動機輪,驅動縫紉針和縫紉布料。
一種方便,一種麻煩,選擇什麼就不用說。
秦軍提供電機,李科長他們廠製造一些小配件,再組裝,雙方可不就是雙贏?誰都喜歡贏兩次啊!
應付過去李科長,回到辦公室,秦軍擦了擦頭上的汗水。
這李科長太熱情,這大早上的就要請他喝酒。
秦軍又不是酒蒙子,肯定不去。
所以,楚玉又一次出馬。
沒有繼續去車間巡視,秦軍難得的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一樣的清漆辦公桌椅,坐著雖然不舒服,但是感覺很好。
拿出一張白紙,秦軍在其上做設計。
電機這東西,不要感覺很容易生產,其內的一些設計,還真就不簡單。
比如,電機的功率問題。
怎麼樣才能讓電機的功率,越來越大呢?
這個肯定跟電壓、電流、轉速、扭矩、頻率等有關,但是這些跟電機的結構沒關係。
電機的功率想要做的更大,肯定跟定子、轉子、線圈等有關係。
特彆是線圈,它是電機中,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設計和工作狀態,會直接影響電機的運行效率和輸出功率。
一般情況下,電機線圈會被繞製成多個線圈。
這些線圈相互漏磁,產生一個旋轉的磁場,從而驅動電機轉動。
因此,電機線圈對於電機的運行,非常重要。
電機線圈和轉速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係。
首先,電機線圈的設計,本身就是基於電機輸出的力矩和轉速來確定的。
因此,在電機線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電機轉速的要求,並對電機線圈進行合理的設計。
其次,電機線圈的工作狀態也直接影響電機的轉速。
如果電機線圈存在短路、開路或者過熱等問題,都會導致電機轉速異常,從而影響電機的工作效率和穩定性。
所以,纏電機也是個技術活。
現在麥收已經過去,公社那邊負責的打麥機生產,已經不太著急。
所以,那種大型電機秦軍打算減產,準備轉型生產小型電機。
他之前就設計過不少小型電機型號,現在正好先試驗一次。
在辦公室完善了一下電機設計,秦軍終歸是不放心車間的產量。
全手工鑄造電機,速度肯定起不來。
剛開始的時候,一天最多生產三十台電機。
那個時候,隻是為了應付公社打麥機的生產任務。
所以,每天三十台的產量,肯定是夠了,還綽綽有餘。
但是現在情況已經不同,隨著他們這邊的電機揚名,很多人會找上門來。
那樣一來,每天三十台的產量,就有點太低。
所以,小型壓鑄生產線,還是要儘快完成。
來到電機生產車間,秦軍感覺個頭越小的電機配件,鑄造起來反而越是麻煩。
這個生產車間,帶頭乾活的是秦漢,這種重複性的工作,他學起來很快。
看著熟練的搗鼓模具的秦漢,秦軍皺起眉頭。
“秦漢,那些機床卸完了?”
秦漢頭都沒抬:“你大嫂在那呢!”
秦軍無語,這小子也是個技術宅啊!
“怎麼就你們幾個人?沒帶幾個學徒?”
秦軍看著現場,模具雖然越來越多,但是乾活的人卻沒有增加,這效率還是有點低。
“就增加了那邊的幾個,剛來沒幾天!”
秦軍還真看到幾個陌生人,都是年輕人,看樣子最多十五六歲。
走到秦漢跟前,秦軍問道:“誰找來的?”
秦漢道:“我同學,當然是我找來的。”
“他們在家裡閒著沒事,重活不相乾,輕鬆活撈不著,就讓我拉來這裡了!”
秦漢還是沒抬頭,他一邊擺弄手中的分型砂,一邊回答問題。
“既然有這種同學,就多找一些來啊!”
“我接了每月一千台電動機的單子,你們要努力啊!”
秦漢終於抬起頭,他看著秦軍。
“我們努力乾活,你明年是不是打算給莪取個嫂子?”
秦軍一聽就笑了,這句話原來他說過嗎?怎麼好像誰都知道一樣?
“好好乾,爭取明年哥給你取個嫂子!”
“聽明白了沒有?這句話應該這麼說。”
“一千台,一個月的產量,公社那邊的用量也不能縮減。”
“能不能完成?”
秦漢喃喃自語了好一會兒,才道:“工作量翻一倍唄?”
“從原來的每天三十多台,增加到六十多台,資本家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