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 2)

“可以,這個活我接了。”

“主要就是硬度越高越好,耐磨性越高越好。”

“其他,達到銼刀的普通標準,就可以是吧?”

秦軍看了那麼一會兒技術要求,就答應了,而且答應的十分肯定。

這讓玉愛國有點高興,不過,他都說的什麼?

“應該就是這樣,你就按照這張紙上的要求做就行。”

雖然不太懂,但是玉愛國還是知道,秦軍有信心完成任務。

“你可一定要上心。”

“這個任務很重要,如果能完成,以後你想要什麼,都會簡單的多。”

說到這裡,玉愛國還是害怕秦軍不放在心上。

他就再次著重道:“這是為了加工一批特殊工件,上麵分配下來的任務,懂吧?”

“我知道的就是,這肯定是一種特種工具。”

“要求雖然很高,但是不能因為要求高,就不努力,一定要完成。”

“對了,這一批銼刀要一百件,一共有十種型號,也就是說,總共十套,每套十件。”

“數量不多,但是價格還可以,不管大小每件都是十塊錢。”

“所以,總的加工費用是一千塊。”

“不要忘了,交貨時間是一個星期之後。”

秦軍無語,十塊錢一件,價格是不低,但是要看你的技術要求啊!

可比金剛石硬度的銼刀,你就給十塊錢一把?

就這樣,還說價格給的不低?

幸虧數量少,也就一百件,就算白送也沒什麼。

再說,這是特殊任務,就不能用錢來衡量。

想著這個技術要求,秦軍倒是有點明白這批銼刀的作用。

這個時候,秦軍突然間想起來一條新聞。

無緣無故的,就是因為玉愛國的話,本來一條早就忘記,或者說隨意掃了一眼的新聞,突兀的就出現在腦海之中。

他手握銼刀,一邊製造大國重器,一邊鐫刻愛情誓言……

他創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被稱為“文墨精度”。

殲-15戰機的許多核心零件,尤其是有“對接高難度動作”之稱的操控係統,都受益於這一精度。

這種精度代表的什麼?外行人可能不懂。

但是,你隻要知道行業定義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相當於頭發絲的二十五分之一就行。

這是數控機床都很難達到的精度,卻是由他所創造。

文墨精度,就是由大國工匠方文墨使用銼刀創新的。

他用手裡的銼刀,打造國之重器,也用這把銼刀,銼磨妻子剪影。

人家是幸福的一家人,而秦軍現在還是孤孤單單一個人。

想到這位高級鉗工,秦軍隻能是滿心感歎。

所以,聽到要求加工這麼一批奇葩銼刀,秦軍什麼都沒說。

他就知道,銼刀越硬,加工精度越高。

這是在機床加工行業,普遍存在的真理。

算了,一個星期賺一千塊,也算是意外之財。

看著玉愛國,秦軍笑了起來,他感覺一個星期的時間有點太緊。

但是,如果手工搓,這些時間也富裕。

本來還想著應付一下就好,現在不行了,就算是沒有條件,也需要努力做好。

這種任務,玉愛國一說,秦軍就知道,這肯定是軍工任務。

像是這樣的任務,原來他在南方的很多小廠都遇到過。

隻要有加工條件,一些趕工的任務就會溢出來,分發給一些小廠來完成。

當然,能夠接到這種加工任務的廠子,其廠長肯定是有關係。

而且這些任務,肯定是邊緣任務,不太重要,能做的更好,自然是好。

就算誰都完不成,人家也肯定有準備。

這一次玉愛國能幫他接到任務,裡麵肯定走了一些人情關係。

要不然這種任務,怎麼也落不到他一個三無小廠身上!

而要想任務完成的好,肯定需要一些特殊礦物。

比如碳化铌,沒有這玩意,肯定不能精益求精,但是也不是不行。

“還是弄點簡單的硬質合金吧!複雜的現在也沒有條件,實在是做不來!”

算了算,以他現在的條件,也就隻能簡單的冶煉一批合金。

現在秦軍手中就有點鎢礦和鈷礦,而且還都是東拚西湊來的。

鎢礦是戰略金屬,肯定是之前通過玉愛國買來的。

而鈷礦就不用那麼麻煩,因為齊魯之內好幾個城市,都是燒製瓷器的。

而燒製青花瓷,就用到鈷礦。

“一百件,還是分為十套,這不就是要開十個模具?”

雖然已經決定接下這個任務,但是該有的要求,也需要有。

因為每套模具就生產十件銼刀,如果是後世,連開模的費用都不夠啊!

搖了搖頭,秦軍對於那一千塊錢的加工費,感覺有點像是開玩笑啊!

“任務我會儘快完成,但是原材料您得解決啊!”

秦軍這一次可不客氣了,人他要,原材料更是需要。

銅、鋁、鎢、鈷、錳等等,隻要是有可能用的,這一次秦軍都列成一個表單,交給玉愛國。

沒等玉愛國說什麼,秦軍這一次先跑了。

國家既然有任務下達,那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完成。

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秦軍打算去看一下自己的那批新來的機床。

等秦軍走了,玉愛國也收拾了一下,立即來到旁邊的一個小辦公室。

此時這邊的辦公室之中,正有兩群人在說話。

如果秦軍在這裡,就會認出來,這裡的兩個領頭的,他都認識。

走進辦公室,玉愛國立即笑著道:“兩位領導,秦軍答應了。”

“答應的很痛快,我就說了,這種小任務,對他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看著錢文化,玉愛國笑的一臉褶子。

省城距離他們這邊太遠,要薅羊毛,還是去地區更方便。

至於縣城,還是算了,那邊連羊都沒有幾隻。

所以,玉愛國直接略過縣城的一些工作人員,對著錢文化笑的一臉諂媚。

“你小子,又不是做買賣,至於笑的這麼熱情嗎?”錢文化恥笑道。

玉五經一聽就不樂意了:“做生意怎麼了?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拿這個說事?”

“走,我們這次下來,就是要看看你們這邊改革的成果。”

錢文化不屑的道:“說的好像是你在改革一樣?這裡如果沒有我支持,能出什麼成果?”

雖然這麼說,但是錢文化的速度卻很快。

一群人站起來,立即推門走出辦公室。

“幾位領導,要不要先去看看我們的製造廠?”

玉愛國在一邊領著眾人,走出公社大院。

在公社大院隔壁,原來的一處大院,之前幾年用來當倉庫,儲存的是各種不合時宜的東西。

現在這裡已經清空,用來裝配各種農機。

不管幾位領導願不願意看,玉愛國都已經領著人走進來。

一進來,就看到一排排生產線。

這是白玉跟著秦軍學來的,所以形成一條條簡陋的生產線。

一條線上,有人處理機械外殼,比如打麥機的外殼。

他們這邊有一台剪切機,是之前秦軍用廢品組裝出來的。

這台機器有兩個功能,一個是用來剪切鋼板,另外一個是壓彎,也就是折彎。

兩個人一組,抬著一些薄鐵板,先是剪切出形狀,再用折彎機,壓折出需要的形狀。

這兩人就隻做這麼一道工序,他們做完,會有其他人接手焊接。

這一步完成,這一部件也就差不多完成,最後是打孔或者噴漆。

噴漆晾曬之後,就會最後組裝在一台打麥機之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