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鋼城計劃(1 / 2)

秦軍眼前這些談論的乾部,恐怕想不到,他們口中的這些大王,以後會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秦軍卻是很清楚,這應該是改革的陣痛。

八大王分彆是“線圈大王”、“目錄大王”、“螺絲大王”、“礦燈大王”、“合同大王”、“電器大王”和“舊貨大王”。

這八人合稱“八大王”,名頭很大,但他們的生意規模並不大。

隻不過是他們私人做的生意,而且還是在一個行業當中的佼佼者,自然就出名。

由於炒房團的出名,後來秦軍專門了解過那邊的發展曆程。

所以,秦軍很清楚,當年的溫城個體工商企業,已經超過10萬家,占全國總數的1/10。

而奔波各地的經銷員,更是多達30萬人。

要知道,八一年才下發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

也就是一年多的功夫,他們就已經讓當時的國營企業頭疼不已。

在這個背景下,這些自身有問題的人,自然就要有麻煩。

而這,還隻是經濟整肅的冰山一角。

這一年全國立案各種經濟犯罪16.4萬件,結案8.6萬件,判刑3萬人,追繳款項3.2億元。

當然,他們也肯定有問題,要不然那三點二億的稅款也不能無緣無故的追繳。

此後,民營企業再也不敢公然與國營企業搶原材料,和擾亂市場秩序(低價競爭)了。

除了在經濟上的打擊以外,還有一種罪名叫做“技術投機倒把”。

也就是國營企業的工程師,幫民營企業設計圖紙,轉移技術等。

在後世看來,工程師利用業餘時間,在不損害所在企業利益的情況下,兼職是沒有問題的。

這時的情況是,國內科技人員有800萬,其中三分之一無所事事。

而新興的鄉鎮企業卻人才短缺,急需科技人才。

這就產生了,很多國營企業的工程師。

他們在周末被鄉鎮企業接走,偷偷幫助這些工廠搞科研,所以被稱為“星期日工程師”。

而這時的法律並不健全,很多案件並沒有執法依據,法院對於這類案件隻能從主觀上去判定。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88年1月。

這是上麵專門下達了文件,允許科技乾部兼職。

而在那時民營企業聘用科技人員,已經十分普遍了。

其實,有沒有私營經濟,現在國家都在麵臨著各種困難。

就說國企,後來的下崗大潮,現在已經初具苗頭。

這些都不是沒有原因,突然出現的。

就像接下來的一年,雖然國家在政策方麵,對國營企業有了很大的傾斜。

但是這一年的國企改革,依然困難重重。

這完全不是把農村改革中,一試就靈的“承包製”,應用到企業中就可以的。

企業的改革,難度遠遠大於以個體生產為主的農村經濟。

農業改革成功,並不完全是“承包製”的功勞,還有其他的因素。

比如化肥產量的躍升,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而這也是生產力,或者說是工業水平提升的結果。

而對企業來講,它成功的要素就太多了。

負責人的能力、員工的能力和積極性、產品的質量、市場的需求、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扶持等等等等。

有太多的因素,可以影響企業發展了。

前世的秦軍,就是個人上人。

他每天起早貪黑的打工,哪裡會在意這些政策?

原來他看這些新聞,就是在娛樂。

所以,剛剛重生回來的時候,他一直想著發財,想著搞私營企業。

但是,當石灰廠第一次擴大規模,當鋼廠的規模稍微大點,就麵臨原材料不足的窘境。

這時秦軍就認識到,他應該轉向。

現在就很好,他的企業,不是隊辦、就是社辦。

反正不全是個體私營,他更不是個體戶。

這樣,就算到了八二年,他也應該不會被關注。

反正該交的稅,他一分不少的上繳。

至於跟國營企業搶奪原材料,那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能常做。

秦軍可不會以為,他開辦的工廠就一定比人家的親兒子、親孫子,更重要。

當然,現在他也不算太著急,因為還有時間讓他規劃一下以後的道路。

畢竟現在連寶鋼這樣的大型鋼鐵廠,都還沒有呢!

其他一些小型鋼鐵廠,哪裡用的了那麼多原材料?

而現在秦軍用的鐵礦石,可都是從島城港進口的。

現在的鐵礦石進口價格,是由小日子主導的長協。

從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國際鐵礦石價格,好像一直維持在二十美元左右。

秦軍拿到手的價格,是一噸五十塊錢人民幣。

這個價格,對他來說不貴。

但是對一些用慣了國內更加便宜鐵礦石的鋼廠來說,也許就會感覺價格高昂呢?

也隻有秦軍知道,現在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價格,算是最低的時期,以後肯定會不停的漲價!

因為是用的進口貨,原則上來說,他也不算是跟國內一些鋼企搶奪原材料資源。

再加上它也算是集體企業,以後的隱患應該不會太多。

如果還能把普鋼生產線分離出去,那就更穩了。

主要是普鋼產量越大,耗費資源越多。

比如原材料,不止是國家調撥困難,就連大批量的粉碎、煆燒、冶煉也是個麻煩。

最主要的是,秦軍現在真沒必要,做這些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費力不討好!

突然從八卦當中,想到自身,秦軍心中已經下了決定。

“秦廠長,在想什麼呢?”

在秦軍聽八卦,分析政策的時候,旁邊的白玉推了推他。

秦軍回過神來,道:“你們說,私營經濟崛起,會不會影響到國營企業的發展?”

“私營經濟?現在有私營經濟嗎?”白玉好笑的問道。

秦軍一愣,雖然有些事情他知道,但是白玉可不知道。

比如南邊一座溫城,一年之後會出現幾十萬家小型私營企業。

“也許一家兩家,甚至是千家萬家,都不能影響到國企,但是十萬家,百萬家呢?”

“百萬家?怎麼可能?”玉愛國也一點都不信。

秦軍搖頭道:“隻是這半年,我們一個公社就有多少企業了?私營企業呢?個體戶呢?”

這一點,玉愛國和白玉最清楚。

最近公社之中的個體工商戶,他們做過統計,還真不少。

截止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家。

他們一個公社就是上百家,國內有多少這種公社?

國內最少有千縣萬鎮吧?

那麼以後,是不是很輕易就可以出現上百萬的個體工商戶?

“是吧?個體工商戶多了,你們說,國營企業會不會受到影響?”

秦軍此時再一次想起,公社收購站掀人攤子的事情。

公社之前的人,不停的下鄉抓投機倒把,為什麼?

還不是那些投機倒把,已經影響到供銷社、收購站的利益?

玉愛國了解的還更多,比如屠宰場、糧站等等,都在提意見。

屠宰場低價壟斷性收購農民手中的豬牛羊,糧站是經營糧食的,還用多說?

最近半年,農村養殖的豬牛羊、雞鴨鵝,還有誰會想著賣給收購站?

收購站收不到,屠宰場要屠宰什麼?

這些都是利益之爭,現在有他們公社領導壓著,還沒有鬨出亂子。

如果時間長了,固有的利益既得者,他們會甘願放棄自己的利益嗎?

而這還是冰山一角,折射到全國,那就是大事!

矛盾不解決,就不會消失,隻能是不停積累。

積累到一定程度,肯定要來個大爆發。

秦軍特意提到這一點,肯定是因為他想到了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