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許願,不對,是在畫大餅(2 / 2)

由此秦軍從那兩座工廠邊上走過,看到一個粗大的煙囪之上冒著火光,還以為是著火了呢!

不過,現在以他們縣的發展速度,建設一家熱電廠好像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想明白了,秦軍驚歎的道:“現在已經規劃好?這速度可以。”

“對,就要開工了。”玉愛國道。

秦軍知道,他的重生,已經開始影響到縣城。

“紅星機械廠最近的生意,是不是很好?”

玉愛國點頭道:“好的我都有點嫉妒,最近你那邊每個月出多少錳鋼?”

“最多六十噸,最少三十噸。”秦軍道。

“這絕對不少賺啊!”玉愛國有點感慨。

現在紅星機械廠連帶縣城政府,都很有底氣,為什麼?還不是賺到錢了。

有錢,很多工程他們都敢上馬。

想到這一點,玉愛國立即道:“我們上軋鋼廠,但是農機廠也需要擴大。”

“至於其他事情,你都不用管,隻要出問題,我就給你解決。”

秦軍高興了:“好,這樣我就放心了,不知道這些生產線,你們什麼時候要?”

玉愛國也痛快:“既然決定了,現在就要吧!”

秦軍稍微愣了一下:“這麼痛快的嘛?你們是不是早就有了決定?”

此時,原本在另外一邊看一條生產線的白玉,走過來道:“你都跟我們說了多長時間?”

“我們政府部門,不管乾什麼都需要走程序。”

“所以速度慢了點,但是再慢,也不能拖延半年。”

秦軍嗬嗬,這都拖延多長時間了?

就算不到半年,最少也有三四個月了。

“行吧!隻要你們有決定,那我現在就安排人過去,給你們安裝生產線。”

玉愛國卻是一擺手道:“這個不著急。”

“我們打算跟你合資。”

說完,玉愛國看著秦軍,想要看看他是什麼表現。

秦軍此時麵無表情,讓玉愛國鬆了口氣。

不反對,就是同意。

所以玉愛國笑著道:“我們肯定不會為難你,我們需要的是你的技術。”

“你這邊以生產線和技術入股,不過,你還需要幫我們培養技術工人。”

“具體的股份劃分,需要對生產線的價值進行評估。”

秦軍對這些條件還算滿意,不過,是不是入股,他無所謂的,隻要不讓他參與經營管理就好。

“我可不會參與經營管理。”

白玉在一邊道:“不用你參與,不過,一些經營策略,你還是需要提供的,你就做個顧問吧!”

秦軍想了想道:“可以。”

“那我們就走正規程序簽合同,至於產線的價值,按照市場價來。”

白玉一聽就不樂意了:“不行,你的生產成本才多少?”

“按照市場價格來,是不是太黑了點?”

秦軍一臉奇怪的看著白玉,這話聽著有點不講理啊!

而玉愛國笑著道:“以後白玉主管鎮裡的工業。”

“鎮?她管工業,以後你管什麼?”

白玉接口道:“以後我們公社會全麵改製,成立鄉鎮,我們以後會叫紅泉鎮。”

“在玉書記領導下,由我來主要負責具體工作。”

秦軍恍然大悟,一個書記,一個鎮長唄!

不過,這一次公社取消的有點早。

前世他們這邊的公社消,好像是要等到八四年才取消。

這應該也是他們這邊,提前一步放開市場經濟,帶來的後果。

作為北方的一塊試驗田,出現什麼變化都是應該的。

秦軍不想管這樣,但是該爭取的利益,還是要爭取。

“一條軋鋼生產線十萬塊,就是這個價格。”

“先不要著急拒絕,我們這一次提供全機械化流水生產線。”

“一條線一個班,十噸型材的產量,需要員工不超過十人。”

看著笑嘻嘻的秦軍,玉愛國還真就很驚訝。

白玉也奇怪的道:“我記得,上一次過來,你們那個簡陋的生產線上,還有二十多人操作吧?”

秦軍道:“對,上一次您看的,是我們的試驗品,連第一代產線都算不上。”

“現在不同了,我們有著更多型號的電機,很多工序已經全部被機器替代。”

“要不然,去現在的產線看看?”

想要彆人多花錢,就要讓他們看的目瞪口呆。

現在的螺紋鋼生產線,已經跟原來一點也不一樣。

從鋼爐出來的熱液,很快冷卻成標準鋼帶。

這些鋼帶的溫度,都超過一千二百度。

接下來就會進入傳輸帶,把這些紅紅鋼帶,連綿不絕的送入壓紮生產線。

由於溫度稍微高一點,鋼帶的硬度比較低,所以更加容易壓紮。

滾壓機啟動,這邊進入鋼帶,另外一邊就會出現螺紋鋼。

達到六米,自動剪斷。

接著又齒輪帶動,把壓製成型的螺紋鋼,推到另外的傳送帶之上。

這時的成品螺紋鋼,會在稍微冷卻之後,開始自動打捆。

接著有工人啟動行吊,把已經冷卻的螺紋鋼,起吊帶走。

整條線上,乾活的人很少,主要是一些監控各種工序的工人。

比如鋼帶的監控,滾壓的各個環節也需要人工監控。

最後的打捆、起吊,也都有一名工人負責。

真正算起來,整條產線上的工人,也不過四五人。

之所以有說要十個人操控,完全是因為兩人一組,輪換監控。

沒有各種傳感器、監控器的時代,熱軋工藝當中,不管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是大事。

所以,就算整條線可以不用人工操作,但是保險起見,操作規範還是要求兩人一組,負責監控每一道工藝。

此時,玉愛國和白玉已經看的目瞪口呆。

因為現在的產線,跟他們原來見過的一點也不一樣。

此時就真的跟秦軍說的一樣,整個軋鋼過程,沒有一個人動手。

而隻有在可能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會有人用工具,稍微調整一下。

就這樣,一條生產線不停的壓紮出一根根六米長的螺紋鋼。

湊夠三噸,就會人工啟動打捆。

整條線除了機器運轉和鋼材碰撞的聲音,就再也沒有其他一絲噪音。

這是成熟的生產線,生產節奏,各個環節的用工時間,都是調試好了的。

所以,不管玉愛國和白玉看多長時間,這條線始終在平穩運轉。

看到他們那瞪大的眼睛,震驚的表情,秦軍就滿是欣慰。

這種軋鋼技術,最多也就是小鬼子九十年代末的水平。

但就算這樣,這種技術放在國內一零年前後,都不算落後。

這種不用人搬搬抬抬,就能軋製出鋼材的技術,對於玉愛國和白玉的衝擊,還真是不小。

所以,他們連續看了十幾分鐘,都沒有一點厭煩。

這就是工業之美,雖然就是不停的重複一些簡單工序,但是看著還真就有點解壓。

特彆是剪斷螺紋鋼的時候,一下就剪斷一根鋼材,看的是真解壓。

“怎麼樣,這種生產線,我一條要你們十萬不多吧?”

“不多,”

話一出口,玉愛國立即反應過來。

“怎麼不多?國內這種產線可有很多。”

秦軍笑著道:“可自動化程度這麼高的產線,卻是不多。”

看到白玉好像也要出言反對,秦軍一擺手。

“用人少,就可以多上產線,就可以提升生產效率。”

“這麼一條線,八個小時產十噸螺紋鋼,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是三十噸。”

“不停運行一年,就是一萬噸。”

“有這麼十條線,就是一座年產十萬噸型鋼的大型軋鋼廠。”

秦軍在許願,不對,是在畫大餅,也不對,是真的有可能完成這個規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