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萬丈高樓平地起(1 / 2)

魏紫學習的功夫,秦軍也在思考。

他在思考利弊,看看怎麼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最好是發展一種,以後還能用到的技術。

“哎,這些都是後世爛大街的東西啊!”

研究了一會兒,秦軍還是看好電阻爐。

任何東西,爛大街的都是普通技術,要是做到最好,什麼時候都是高科技。

電阻爐這種設備也是這樣,簡單的真簡單,複雜的也是真複雜。

它的下限很低,但是上限也很高。

要是這麼算起來,電阻爐也是很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

而真要做好電阻爐,材料的選擇是關鍵。

說到這個材料,秦軍也是感覺有點頭痛。

之前他哪裡能想到,天天用的電阻爐、電弧爐,有一天他自己還得想辦法製造?

雖然懂一些這些東西的原理,但是真要做出來,還真得好好想想辦法。

此時他倒是有點痛恨自己,造不如買的思想害死人啊!

要是他原來也自己造幾台尖端技術的電阻爐,現在哪還用費事研究?

“這歸根到底是電流的熱效應,後世各種家電上都在利用,做起來應該不難。”

“但是,怎麼做到最好呢?”

剛才秦軍是真沒有謙虛,所以,對於這一次製造電爐,他也是抱著一邊學一遍造的心理。

其實,這些東西現在已經製造出來很多年,想要學習,還真能找到很多參考資料。

就算是在國內,現在也有很多書上有詳細的介紹。

因為工業生產情況不同,他現在麵臨的情況,有兩種選擇,也就是電阻爐與中頻爐。

“中頻爐好像更加高端?也更有用,但是需要先放一放!”

其實,兩種爐子其實內部結構差不多,都是用電為能源。

隻不過,電阻爐和中頻爐的發明曆史不同。

電阻爐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使用的是高阻值電流,通過材料產生的熱效應。

而中頻爐則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利用等離子體感應加熱原理,對金屬進行熔煉。

兩者的最大區彆,就是加熱方式不同。

電阻爐采用電阻導體加熱的方式,即通過電流在電阻體內部產生熱效應加熱材料,使其達到熔點。

而中頻爐則采用感應加熱的方式,即通過電磁感應產生渦流,使工件表麵發生渦流加熱從而達到熔點。

因為加熱方式不同,所以內部結構也有區彆,再就是中頻爐更加節省能源。

如果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或者要進行鋼鐵冶煉,肯定需要使用中頻爐。

秦軍如果要把高爐進行改造,建設新的大型高爐,就肯定需要建造中頻爐。

但是,現在隻是一條小型生產線上的加熱爐,就沒必要這麼麻煩。

相比中頻爐,還是電阻爐來的更簡單。

電阻爐的操作控製較為簡單,隻需控製電流大小即可。

而中頻爐需要控製電流頻率和幅度等參數,對設備性能的要求更高一些。

隻不過,電阻爐的用處很受限製。

它主要用於小型生產、實驗室、微電子材料製備等領域。

而中頻爐適用於大型生產、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鑄造等重工業領域。

但是,電阻爐也不是沒有優點,那就是製造成本低、易於維護。

其加熱速度和效率較低,適用範圍相對有限。

中頻爐則具有加熱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溫度分布均勻等優點,但製造成本較高。

當然,以後中頻爐在能源消耗、材料應用等領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現在對於秦軍來說,還是技術更加成熟的電阻爐,做起來更有把握。

有把握的自然要先做,但是中頻爐也不能放棄,因為隻要涉足冶煉,就離不開這個。

一個近期需要,一個遠景規劃,反正都得做,那就一次全部做好。

隻不過,事有輕重緩急,現在還是以電阻爐為主。

“看原理,這玩意是真簡單。”

梳理了一遍原來看過的所有技術資料,秦軍發現隻是製造簡單的電阻爐,真不難。

因為自從發現電流的熱效應,即楞茨-焦耳定律之後,電熱法首先就是用於家用電器,後來又用於實驗室小電爐。

秦軍實驗室中的小電爐,就是這種產品。

隨著鎳鉻合金的發明,到20世紀20年代,電阻爐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既然要推廣,那最重要的肯定是運行穩定。

而電阻爐既然連家電之上都可以用,自然就肯定會運行穩定。

畢竟隻有穩定運行的電器,才有機會推廣利用。

當然,在工業上用的電阻爐,結構還要複雜一些。

這種電阻爐一般由電熱元件、砌體、金屬殼體、爐門、爐用機械和電氣控製係統等組成。

加熱功率從不足一千瓦,到數千千瓦。

工作溫度在650℃以下的,為低溫爐;

650~1000℃為中溫爐,1000℃以上為高溫爐。

加熱鋼胚,肯定要加熱到一千度以上,最好是一千二百度。

所以,秦軍需要高溫爐。

既然要做高溫爐,就要麵臨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

那就是電阻絲,或者說是電阻材料的安全穩定問題。

秦軍看好魏紫,就是因為她能本能的看出重點所在。

還有,她的學習能力是真強。

秦軍歸納的一些技術資料、技術要求,並不多。

再加上他寫的比較簡明,所以魏紫看的很快。

此時她應該是看完了,正在思索。

“怎麼樣?說說吧?”

魏紫一邊思索一邊道:“這電阻爐的原理很簡單,造起來不難,材料的選擇才是難點吧?”

果然,魏紫沒有讓秦軍失望。

就算他的技術資料之中,已經標注出這一點,但是現在能提出來,就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那你先說說,電阻爐製造的關鍵點是什麼?”

魏紫聽懂了秦軍的意思,所以她立即道:“穩定肯定是關鍵,但是想要穩定,就需要好的材料。”

“而想要好的材料,就需要懂得原理。”

“根據需求,做好用的電阻爐,首先就需要知道電阻爐的加熱方式。”

秦軍自然很清楚,在高溫和中溫爐內,主要是以輻射方式加熱。

在低溫爐內,則以對流傳熱方式加熱。

電熱元件裝在風道內,通過風機強迫爐內氣體循環流動,以加強對流傳熱。

知道這些,就可以選擇最優解的原材料。

秦軍很清楚哪些材料最好,但是他現在能買到嗎?

買不到,能自己做出來嗎?

想到後世各種各樣的電阻爐,秦軍感覺有點挑花眼。

“你看看這些電阻爐設計圖,看看哪一種適合我們現在使用。”

既然有人幫忙,那秦軍就要用好。

所以,秦軍再次抽出一遝圖紙。

魏紫看了一眼這個年輕的廠長,感覺他就像是個寶箱,想要什麼都可以摸出來。

“這些都是電阻爐設計,仔細看看。”

秦軍畫出的圖紙很全麵,後世的很多電阻爐這裡都有。

魏紫翻了翻,有室式、井式、台車式、推杆式、步進式、馬弗式和隧道式等類型。

還有可控氣氛爐、真空爐、流動粒子爐等也都是電阻爐。

“我們是用在生產線上,是不是需要這種隧道式?”

秦軍滿意的直點頭,這就是天賦。

魏紫雖然從來沒有接觸過冶金行業,但是她就是能第一時間抓住重點。

“對,在型鋼生產線上,用來加熱鋼胚的電阻爐,最好是隧道式電阻爐。”

其實,對於秦軍來說,這也是無奈之下的妥協。

因為太過高科技的選擇,製造難度相對比較大的,現在就肯定不是最好選擇。

“你再看看使用什麼元器件!”

既然魏紫有用,那就讓她再發揮一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