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我替你還(1 / 2)

慶榮華 千年書一桐 352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慶榮華最新章節!

也不知是父子關係緩和還是彆的什麼緣故,端午節過後,曾榮明顯感覺到朱恒的性子開朗了不少,愛笑是一方麵,食欲也比之前好多了,也肯配合盧太醫治療了。

據小海子說,睡眠也好多了,還有一點,一個人去後花園的假山上發呆的時間也少多了,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讀書和練字畫畫。

曾榮仍是會隔三岔五地去一趟慈寧宮,有時是奉皇命,有時奉太後旨意,每次大約待一兩個時辰,有時會推他去後花園散散步,有時會點評他的字畫,大多數時候朱恒會把他看過的書拿來和曾榮探討一番,主要是他現在沒有先生,書中有些釋義他不是很懂,因為之前幾年他念書也是斷斷續續的,學的又大多是詩詞歌賦類,經史類的書籍很少接觸。

曾榮見此,再次動了把歐陽思他身邊的念頭。

誰知沒等她提出來,朱恒倒先跟她說,說他要搬回儲華宮住,之前的先生被他請回來了,他要重新撿起學業。

原本依朱恒的心思,他是有意拜徐扶善為師的,徐扶善學問好,為人雖圓滑,但還算正直,不過朱恒最佩服他的是他對新生事物的寬容和接納。

原來,那日他們泛舟遊湖時,有幾位被請來劃槳的年輕人是國子監的學子,徐扶善和這幾位學子們聊了起來,一開始談論的是學問,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政務和朝堂。

這話題朱旭也感興趣,便命人把龍舟並過去,於他而言,是想聽聽這些年輕學子們在想什麼,是否有什麼新思想新策略,而於學子們而言,是難得的可以麵聖直接陳述自己理想和抱負的機會,也是他們踐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的機會,故而,這些學子們發言很踴躍,也確實有不少驚人之語。

大部分官員,尤其是那些武將勳貴們對此是不以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可徐扶善不但認真聽了,還和他們探討起來,朱恒記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名學子提到人口和稅賦的關係,那人說,人口之所以增長緩慢,除了疾病和戰事外,和稅賦太重也有很大關聯。

這個觀點當即遭到大多數人反對,他們認為戰事剛結束四五年,人口增長快速期還未到,再等五六年,人口肯定會有一波爆炸式大增長。

可那名學子持反對意見,人口增長需要糧食,現有的糧食生產跟不上,說是農民大部分田產收入都拿去繳稅,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來養小孩?

徐扶善把這話聽進去了,當即和戶部尚書以及戶部侍郎算起了帳,也和皇上討論起減賦的可能,可在場的部分官員一聽減賦二字就反對,生怕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這人是真的有本事,當即就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惜,沒幾個人聽進去了。若不是父皇對他太過了解,肯定會以為是徐大人故意攛掇那幾個人來發言的。”朱恒說道。

事實上,的確有人懷疑那幾人是徐扶善安排好的,哪這麼巧,這麼多會劃槳的侍衛、護衛、太監不找,偏找幾個文弱書生來,要說徐扶善沒有目的,誰信?

“現在人口出生少嗎?”曾榮真不太清楚這些。

她從未關注過人口問題,主要是她家孩子真不少,之前就有四個,田水蘭進門又生了兩個兒子。

還有,貌似她那幾位叔叔家孩子也不少,也有兩三個,徐靖家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嫡出庶出的一大堆。

不過重生這幾個月在鄉下待著,她倒是意識到一個問題,窮人家真不能養太多孩子,孩子一多,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對父母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