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販罪影評(1 / 2)

“距離上一份影評,已經超過半年時間了,再次拿起電腦,敲打影評文字,仍然感慨——原來,還是做這樣一份工作,才能夠讓我的精神感到滿足。”

“能夠從導演、編劇、演員身上得到對於電影的詮釋與反饋,用影評人的角度去書寫電影裡沒有展現出來的,或者說,藏在表演中細節,與隱藏在細節中的真相,真的很美好。”

“這一兩年工作很忙,有很多的朋友,粉絲。我居然也有粉絲了?反正就是催我看一看哪位優秀演員、優秀導演、優秀編劇的電影,評價一番——或者幫他們多多篩選好的電影。”

“我老陳受寵若驚。”

“這一次威尼斯之行,是受到多方邀請,但最重要的還是我自己想來了。為了兩部電影,幾個人——一個自然是戴承弼戴導,十餘年,在我心中仍然排在前五的華夏導演!

另一位是程誌清程老師,這是他罕見的一番電影,要不是同齡,我對這位老戲骨的崇敬之情,我都想說:程老師我是看著您的電視劇、電影長大的。

最後是夏鬱,一個用五年時間,卻讓我一而再刷新“表演天賦”這個詞。或許,對於夏鬱而言,這已經不是一種天賦,她的表演更像是尋常演員不可企及的本能。

我老陳說一句大話,

夏鬱是我從事影評行業多年以來,天賦和努力,都能排在第一的青年演員!

努力,不單純在於說一個演員,一年拍了多少的戲,幾部十幾部,馬不停蹄、晝夜不歇。還有一種是你在一部戲裡,複出的多少的努力。這兩者我都很欣賞,但硬要比較,我選擇後者。

夏鬱在部影片的表現是完全顛覆性的,絕對會讓你們驚掉大牙。

在我眼裡她已經褪去了“新生代演員”這幾個字的外衣,成為完完全能夠獨當一麵,獨樹一幟的,華夏幾十年來,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誇張嗎?那就聽我繼續誇張地說一說,《販罪》這部電影吧?”

“看完戴承弼、夏鬱三度合作的這部影片,你們不要介意,我接下來,可能在因公敬重摻雜的一番又一番有些吹噓嫌疑的話語,因為我二刷過了,仍然覺得值得。”

“一部通過“販罪”引申出家庭悲劇、令人深思人性劣根性的電影。”

“這應該是戴承弼,又一次大膽的突破,雙核心主題的懸疑、敘事文藝電影——跟《治愈》多線敘事不同,整部影片基本圍繞著張玉琴、劉長棟這個家庭進行。”

“用《販罪》的核心,牽引出家庭悲劇的核心,以及對孩子的關注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反思,學習;也有很多關於家庭責任感的建立,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

“硬要扯,要一一講述,我可能得花費幾天時間,但要是真都用文字敘述了,那還看什麼電影?而且,文字敘述,必定不如進入電影院,親自一觀,來的感觸深!”

“我能夠給大家反饋的是一些大家可能會忽略的,又在觀看時,值得去思考的點。”

“看完這部電影,我沉思了半天,二刷後,仍有一個疑惑在我心頭——如果說,一個家庭已經維持不住它應有的幸福模樣,而作為組成這個家庭決定因素的兩人,到底應該如何解決?”

“作為一個結婚二十餘年,兒子也已經成年的父親,我想說能夠維持一個家庭完整性,並且能夠始終保持著家庭和諧幸福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夫妻二人的家庭責任感。”

“家庭它不是一個人的,它是雙方的,一旦其中一方失去了對家庭的責任感,這個家庭距離分崩離析也不遠了,沒有破碎,也隻是其中一方委曲求全,被道德、孩子束縛!”

“拋開這個思考,我們來講一講這部電影!”

……

“影片是由一個叫斌斌的孩子失蹤,掀起的一場尋子之路,展開的——”

“影片之初,夫妻二人的信念讓我感慨。尋子之路上的前四年,夫妻二人為了尋子,賣掉了還要還二十二五年房貸的房子,拿回了首付、部分房款,毅然決然走上尋子之路。”

“這四年,他們發過傳單,等過報紙,碰到過人販子團夥,火拚中,男主人公受傷了,女主人公更是缺了一條腿,換成是你,你還會繼續嗎?”

“四年的時間,他們成了某個地區尋子的模範父母,但當又四年匆匆一過,當觀眾再看到主人公時——物是人非,不但兩人模樣大變,更是為了孩子,踏上了販罪的道路。”

“影片其實真正是從這裡,由一個跟斌斌長相一模一樣的小姑娘,被男主人公劉長棟拐跑,展開。”

“不是通俗影片裡,夫妻二人攜手並肩,經曆千辛萬苦,最終犧牲,卻成功找到孩子的老套故事;”

“也正是這個叫‘童童’的小姑娘的到來,一步步激化矛盾,最終真正揭開,這對同床異夢夫婦的虛偽麵紗!”

“一開始,我對劉長棟的態度是莫名的,賣房賣車,又為了孩子成了人販子,見到跟兒子一模一樣的女孩,竟然絲毫沒有認出來?一直到張玉琴懷中掉落的照片,他才恍然大悟……”

“但他非但沒有產生同理心,反倒像是見了鬼一樣,想要賣掉小女孩——這個答案,一直到了電影的最後揭露,我才恍然大悟,不得不說,人性真的經不起推敲!”

……

“一直到影片的最後,我對張玉琴才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認知——她是一個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謊言、活在人性背叛裡的可憐女人,她是我們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喪偶式·在職家庭婦女。”

“什麼叫喪偶式·在職家庭婦女?就是既要上班,負擔家庭開支,還要獨自一人抗住家庭的生活重擔,沒有老公幫襯家庭。老公做一下家務,都要磨磨刀刀半天,更不會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或許不隻是過去,現在仍然有著大批的存在——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社會現象!”

寫到這裡的時候,陳凜有感慨,也有自省,更有慶幸跟坦然。

他的妻子雖然說承擔了家庭在內的所有重擔,但他也將家庭經濟大權交給了他的領導,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他這樣呢?

哪怕是像他這樣的,也曾先險些鑄成大錯——所以這個問題他也不想多說,說了無益,畢竟又有多少的女人能像張玉琴?能像他妻子一樣儘心儘責呢?這都是扯不清的問題。

他能做的就是把更多的人,拽進電影院,享受這一場“家庭責任感、為父為母責任感”的洗禮!

大家都來醒一醒腦子,看看能不能借此覺醒一下,他想,或許這就是一些電影存在的必要吧?

……

“兩個曾經相愛,為此組建家庭,生育下一幸福結晶的家庭,怎麼會演變到這個地步呢?”

“這是從一開始,從其中一方的一些小細節,就能夠發覺的人性劣根性!”

……

他這麼寫道。

“值得慶幸的是,正因為張玉琴哪怕進入了家庭,增加了母親這個角色,她仍然沒有放棄工作,這給予她的不單單是經濟上的獨立,更是精神上能夠不被家庭完全束縛的根本原因。”

“她是傳統的,用她的話說,她是傻的,但她不會永遠地犯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