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持續72小時(二)(1 / 2)

全職國醫 方千金 6594 字 2個月前

,最快更新全職國醫最新章節!

“醫生,我丈夫不會有事吧?”

患者的妻子跟在後麵,滿臉擔憂。

“現在還不好說,我們先做斷舍縫合,然後做一個腦部ct,以目前的情況看,暫時沒有生命危險,隻不過顱內有沒有出血還不好說。”

吳曉東給患者的妻子介紹。

“舌頭斷了沒事嗎,不會死嗎?”

患者的妻子擔憂的問:“電視上不是都演舌頭斷了,人很快就會死嗎?”

“不會的,放心吧,我師傅親自縫合,我師傅的縫合水平很高的,縫合好之後隻要配合恢複,對以後的影響不大,主要還是考慮有沒有顱內出血。”

李小飛也解釋道。

舌頭,是人類進食和言語的重要器官,觀察舌的色、質、形態及舌苔變化也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醫學上稱為舌,是人體口腔內一塊肌肉質的器官,表麵覆蓋有包含味覺感受器的上皮組織。舌的內部有多條彼此獨立、方向不同的肌肉束,使得舌頭可以做出靈活的偏、卷、翹等活動,使其具有協助咀嚼、攪拌、吞咽食物,及協助發聲等功能。

在一些和電視劇中,經常會有一些咬舌自儘的橋段。

那麼咬舌自儘的說法真的靠譜嗎,真的像電視和中說的那麼容易和迅速嗎?

其實不然,事實上咬舌自儘致死率並不高,而且也不快,在自殺的種種手段中,咬舌自儘也是非常罕見的,就正常人來說,想要自己咬斷自己的舌頭是一件非常痛苦也非常艱難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咬斷舌頭之後,人也不會馬上死亡。

現在網上流傳的“咬舌自儘”的致死原因可大致歸為三大類,即“疼死說”、“失血說”和“窒息說”。

“疼死說”的主要理由是咬舌時由於產生巨大的疼痛,從而產生神經源性休克,最終導致呼吸係統和循環係統混亂,很顯然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這一理由中對神經源性休克的理解就存在問題。雖然“神經原性休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神經係統刺激而引發的休克”,但絕對不是“疼死”。

失血的說法的其實同樣不成立,舌內含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幾條較粗的動靜脈,咬斷舌頭後會大量出血,但是卻不會那麼容易導致死亡。

人體血液總量約為4~5升,而失血量要超過30,即15升以上才有可能危及生命。而依靠舌內的血管要喪失15升血液,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至於窒息的說法又分為三種,一種認為是斷離的舌頭被吞入,導致噎死,這種說法的理由是舌頭是輔助吞咽的器官,因此舌頭咬斷後斷離的舌頭由於吞咽功能的喪失而吞入。然而仔細想一想,若要咬舌自儘,或由於意外自己咬斷舌頭,那麼舌頭的斷離端是位於門齒外側的,那麼掉出口腔的概率遠高於被吞入。而且,即便斷舌被吞入,那麼很大可能也是進入食道而並非氣管,因此並不靠譜。

另一種認為斷離的舌根會縮入喉嚨導致窒息,可舌頭被咬斷的部位是前部的遊離端,而剩下舌後部,其下側是被發達的頦舌肌向前下方的下頜骨方向牽拉,因此難以做到縮入喉嚨,因而也不靠譜。

至於第三種說法則是流出的血液灌入氣管導致窒息,若要使血液能夠充分阻塞呼吸道,所需的出血量儘管遠少於失血死亡,但仍需求量比較大,需要長時間出血才能達到,而且還需要猛烈那種。

所以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咬舌自儘的說法其實並不靠譜,意外咬斷自己的舌頭之後不要慌亂,保存好斷裂的舌頭,及時縫合救治。

患者送到搶救室的時候,還處於昏迷狀態,方寒先讓給患者做了一個顱腦ct,然後進行斷舍縫合。

做ct的時間不長,單純的頭顱ct平掃檢查時間很短,從患者進入檢查室到檢查結束,也就是兩分鐘左右。

患者意識昏迷,甚至都不要打麻藥,方寒就在患者一時不清楚的情況下給患者做了清創和縫合。

“方醫生,這是患者的ct檢查!”

方寒的縫合剛剛做完,吳曉東就拿著ct片走上前來。

“患者的顱內有大量麵積的淤血,這種情況不必須做開顱手術。”

方寒接過ct片看了看,道:“開顱手術對患者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患者目前並沒有生命危險,這樣,我先開一個活血化瘀的方子,吃上三劑,看看效果。”

說著方寒走到邊上,寫了一個處方交給李小飛。

吳曉東還打算說些什麼,可張了張嘴,還是沒再說。

“吳主任,我師傅有分寸的。”

李小飛低聲對吳曉東道:“而且站在中醫的角度,外科手術也是在是在沒有辦法時候才做,能夠用中藥調理治療,是最好的選擇,咱們急診科雖然開設了西醫外科,可根本還是中醫。”

吳曉東白了李小飛一眼,懶得搭理他。

他一位副主任醫師,什麼時候輪到李小飛這個住院總來教了?

這也是李小飛是方寒的學生,換個人

“師傅,不早了,要不您去睡一會兒吧?”

患者服了藥,李小飛走進值班室,方寒正在看著書,時間已經快淩晨三點了。

“那個孩子沒什麼狀況吧?”方寒問李小飛。

“隔一段時間吃一點藥,一切正常。”

“嗯,那就好。”方寒點了點頭。

“師傅,您去睡吧,我看著就行。”

方寒看了看時間,站起身道:“行,那我去睡一會兒,沒什麼事,你也找機會眯一會兒。”

李小飛是住院總,連續值班的,白天要比晚上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