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行起床的時候,莫氏已經很自然的睜開了眼睛。
她跟著爬起來給他穿衣裳,然後小聲道;“今兒天冷,路上雪滑,你小心一點。”
沈明行淡淡的點頭走了。
莫氏就去打理要送去文家的聘禮,文家的姑娘已經定下來了,就在明年的三月份,那時候的日子好,正好適合成婚,等到小兩口成了親,她就放心了。
然後又去看平安的嫁妝,平安說給了英國公家的大兒子,嫁過去就是宗婦,英國公夫人跟莫氏好,是自小就看著平安長大的,英國公家的大兒子也是莫氏知根知底的,兩家等孩子點了頭,就一直在準備,平安的婚事是要等平遠娶媳婦之後才辦,畢竟老英國公去世,英國公家要守孝。
等忙了一天,沈明行也回來了,他一回來就跟同僚進了書房,莫氏送去了茶水,又給沈明行送了個暖手的,跟小丫頭道:“跟大爺說,晚上吃鍋子,讓他早點回來。”
小丫鬟脆生生的應了聲走了。
沈明行此時已經到了書房,張牧之——戶部管事,緊隨著進去,他是第一次來沈家,有些緊張。
畢竟官場上流傳著一句話:“沈家的小書房,要麼進去的都是權貴,要麼進去的是權貴結交的對象。”
張牧之是自己一步步走上來的,也很少跟沈明行說話,今天能來,也是因為他這次在賑災的過程中立了功,沈尚書在下值之後看見了他,請了他一塊喝茶,然後兩人談起了地方上糧倉的事情,越說越投機,於是他就被請到了這個有名的小書房。
沈家小書房一共有五個。
沈國公的小書房,進去的便是老一輩的重臣,像是已逝的英國公,像是藩院的許大人。
沈明行的小書房,則是他這種的,是當差的人。
聽說另外三個,一個是沈國公的弟弟沈海的,請的人是有名的名士和才子,一個是沈二爺沈明臻的,這個就更厲害了,他一般不請人進書房,可是大家都知道,要是太子和淮王殿下去沈家,必然要去沈明臻的小書房說說話。
最後一個則是不常用的,作為武將的沈明篤的書房,聽說裡麵放的都是兵器,可是能進去的,也是這一輩武將的佼佼者。
沈家人,沒一個簡單的。
沈家的書房,就更不簡單了!
張牧之越發激動,想著自己坐的這張椅子,可能有無數的重臣坐過,他心裡就抑製不住的高興。
沈明行倒是沒看張牧之心裡的激動,他先招呼他坐下來,然後等了等,露出一個皺眉的微笑(張牧之:真的!我沒看錯,就是皺著眉頭笑的!),從書房的架子後麵抱出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
“平秋,你去外麵玩。”沈明行將人放下來,“大伯父還有事情。”
平秋抱著書架,可憐巴巴的道:“可是大伯父,我阿爹正在找我呢,他要打死我。”
沈明行:“......為什麼要打死你啊?”
平秋就道:“我跟阿娘說阿娘偷看人洗澡,阿娘就打了阿爹的頭,阿爹就惱我了。”
張牧之:“.......”
臥槽臥槽臥槽!我怎麼就聽見了這種秘密了!
他臉色一白:親娘耶,這不影響仕途嗎?
沈明行看了他一眼,麵無表情的繼續問:“你阿爹偷看誰洗澡了?”
平秋糯糯的道:“我!他偷看我洗澡了!”
張牧之心裡一鬆,覺得自己的前途還是很光亮的。
沈明行覺得沒什麼誤會了,便拎著平秋出門外,對小廝道:“以後看著他,彆總來這裡。”
張牧之覺得很是讚同:對啊,這裡都是機密啊!
他更加激動了。
平秋就問:“為什麼啊?”
沈明行就道:“你來了,你爹就要來,看著就煩。”
張牧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高門仇怨,兄弟相伐?
感覺自己的前途又黑了。
他戰戰兢兢的坐下來,就是跟沈明行說話的時候都有些走神。
沈明行也看出來了,索性不說了,留他下來吃飯,道:“冬日裡吃鍋子最好,正好我們家的廚子底料做的好,你吃的辣嗎?”
張牧之又激動了,“能吃辣!”
他竟然在沈家吃飯了。
他沒來京都之前,可從來沒想過會有這種好事!
沈家啊!
他言語間就帶著點夢幻,“貴府的菜必然是比我家那廚子做的好。”
沈明行就讓人去傳飯。
這時候莫氏的丫鬟才敢上前,道:“大夫人說,請大爺早點回去。”
沈明行皺眉,“怎麼不早說?”
這個丫頭都站這裡半天了吧?
那丫頭低著頭,小聲道:“之前,見大爺跟平秋少爺說話,便沒上前。”
沈明行就讓她回去跟莫氏說今晚不回去吃了,讓她帶著孩子們早點吃飯。
小丫鬟領命去了。
小廝也去廚房問:“今天的鍋子準備的辣一點,大爺有客人在呢。”
廚房的就問:“得現起鍋子,早前大夫人傳話,說大爺今天應該在正院裡吃,讓多準備大爺喜歡的菜,我們就準備了一個鍋子。”
小廝就罵道:“一群老貨,真是越來越懶了,怎麼也不知道多備著個?”
廚房的不敢得罪大爺身邊的,連忙解釋道:“哪裡敢不備著,一天一共備了四份鍋子,想著也夠了,誰知道國公爺那邊叫了一個去,二爺房裡先是叫了一個,後來等了會,又叫了一個,這不,剩下的一個送去了正院。”
誰也沒想著,大家今天成群結隊的吃鍋子啊。
小廝隻好催著,“快些。”
然後又罵春紅,“真是笨,就站在那邊不說話,等事情完了才說,這不是惹人罵嗎?也就是咱們家的主子心善,不然在彆家,早就被發賣出去了。”
莫媽媽正好過來,聽了這話,想了想,回去就道:“您說怎麼辦?”
莫氏就道:“讓人先給大爺那邊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