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春家的收音機修好了!
這個消息跟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整個大隊。
整個大石大隊隻有石大春家有收音機,以前沒壞的時候,過節啊或是什麼特殊的日子,他就會拿到大隊,通過廣播外放一些電台節目。
自從收音機壞了以後,大石大隊的隊員們就少了很多生活樂趣。
大隊的隻有一個大喇叭,外放的音質並不好,時不時有電流聲滋啦一下。
晚飯後,村民們都聚集在一塊,聚精會神聽著廣播裡的聲音,有時碰到熟悉的歌曲,還有人會跟著哼唱兩句。
不隻村民,知青們也是一樣,在鄉下的娛樂活動太少了,都沒幾本書能看。
史佳瑞前幾天養病的時候,給做了一副木頭象棋,這已經成了知青裡新的娛樂了。
因為沒有趁手的工具,棋子做得並不規整,但大家都不在意,玩得開心。
之前他們都沒想過,原來還能自己做棋子。
史佳瑞聽著耳邊模糊的有些嘈雜的廣播聲,想要去公社甚至市裡一趟,找些趁手的小工具,若是能找到她需要的零件更好了。
林書藝剛跟劉愛萍對弈輸了,就把位置讓給下一個人,側頭看到史佳瑞又在走神。
她有些好奇,這個看起來病弱的小姑娘到底在想什麼?
林書藝想了想,從屋裡拿出語錄,問史佳瑞要不要一起看。
史佳瑞搖搖頭,低聲問道:“大隊對我們去公社有限製嗎?”
她從記憶中得知,他們到市裡後下了火車,然後坐汽車,再坐的拖拉機到的大隊,但原主整個人暈乎乎的,路根本記不得。
“沒有特彆限製,但去得太頻繁的話,大隊乾部們會不高興的。”林書藝說,“不過我建議你等著搭拖拉機,騎自行車也很遠的。”
史佳瑞若有所思,看來這邊交通不便,雖然有一條河從大隊邊上穿過,但這河水麵太低,多石頭,根本就走不了船。
“好的,謝謝。”
“若是大隊有乾部去公社開會,你也可以托他們幫忙寄信。”
史佳瑞笑笑,請人幫忙就欠下人情,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收音機的修複,對於村民們來說是一件喜事,乾活的勁頭都足了。
史佳瑞跟著王小月下地,主要負責的是割草的活,真的難,特彆是那一塊塊的梯田。
像史佳瑞這樣新來的知青,暫時分不到水田去,不是在旱地乾活就是修水溝。
王小月負責的是地瓜苗的育種,史佳瑞幫著切帶芽眼的地瓜塊,然後埋到土裡,蓋上薄土和草簾子。
這是她第一次真真切切乾農活,做起來比看起來難多了。
她的速度很慢,一天下來,隻記了四個公分,手腕又酸又疼,筷子都差點拿不住。
史佳瑞泡了熱水又按摩,但用處好像不大,第二天手腕略微有點腫。
王小月顯然也沒想到史佳瑞的身體差到這個地步,這隻是切地瓜而已,很輕鬆的活了。
她沒法,就安排史佳瑞給自己婆婆林老太,讓老人家帶著去編草簾子、補袋子啥的。
這種活工分很低,一天就兩三個工分,坐在一堆老人中其實也是挺尷尬的。
鄉下的老人,有人說話還會委婉些,有些說話就粗得很,問的問題讓人很不適,這讓史佳瑞很不舒服。
她想,她寧願下地乾重活也不願跟坐在老人堆裡。
林老太很快就察覺到史佳瑞的不適,下午就沒帶她過去,就在家門口紮草簾子。
這草簾子是為了育種時蓋地上保溫的,沒法,大隊買不起塑料薄膜,當然這玩意也沒幾個大隊能用得起。
“你說你一女娃娃的,身子骨又不好,怎就讓你下鄉來了?”林老太看著精明利索,就是聲音有點粗,一大點就像是在罵人。
“這不是響應政策嗎?”史佳瑞笑笑,手指慢慢地把稻草分成一小束一小束。
她家裡的情況複雜,也沒打算跟外人說,那不是訴苦,而是給人送上談資。
林老太撇撇嘴,顯然對這話不信,真能留城裡誰願意下鄉來?
“阿婆,您這收音機保養得好,要是我們知青點也有收音機就好了。”史佳瑞轉移了話題。
一提起收音機,林老太就來了興致,從收音機的來曆說起,說半個小時都不帶喘的。
史佳瑞安靜地聽著,時不時說兩句,引得林老太繼續往下說。
石明香摘野菜回來,聽到自家奶奶又在說收音機的事,不由佩服地看了史佳瑞一眼,虧她還能聽進去。
“明香,倒兩碗水來。”林老太說得口渴了,喊道。
“好的,奶奶。”
石明香端了兩碗水過來,好奇地看著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知青,“史知青,你真的什麼東西都會修嗎?”
“謝謝。”史佳瑞接過水喝了一口,是溫的,小姑娘很細心,“大部分都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