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石大隊種上了草菇, 特彆是參加了三年前的那場秋季進出口貿易會拿到訂單後。
不隻大隊,整個公社都被帶得發展起來。
這三年裡,大石大隊幾乎家家都住上了新房子。
黃水泥的廣泛應用,不隻修路, 修房子、修地麵, 這個大隊可以說是改頭換麵也不為過。
同時, 東川公社也成了仙河市乃至F省有名的公社,每年新知青下來, 都想著分配到這好地方。
夏熱炎熱的晚上,家家戶戶吃過飯後,拿著凳子到戶外乘涼。
大石大隊的廣播裡, 先是傳來一陣電流聲,“喂喂…”
“各位父老鄉親們,大家晚上好, 我是石明華,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
大石大隊的故事會持續了三年,也成了大石大隊的固定項目。
它對大石大隊的孩子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讀書, 努力地讀書,才能知道更多的故事, 將故事講得更引人入勝。
石明香和石瑩瑩等初中生已經上了高中,石明華等孩子也陸續上了初中,生活條件的改善, 讓他們長得比其他大隊的同齡人要高要壯。
他們學習認真, 一直記得史佳瑞說過的話,學習可以改變命運。
學校的老師教不了的,就請教知青, 如果知青也不會,那就找會的人去請教。
大石大隊的條件好,青年男女嫁娶成了整個公社最搶手的,知青也一樣。
這三年裡,大石大隊的知青沒有一個回城的,甚至結婚的都少。
生活條件變好後,對於結婚,反而沒那麼迫切了。
錢愛華翻著手裡的稿子,這是大隊一個小朋友寫的,她幫忙檢查,糾正一些錯誤,同時教她如何有感情地朗讀。
三年前史佳瑞去看病,沒想到卻一去不回。
據說她病重得很厲害,下半輩子可能要跟小娃娃一樣,都要人照顧。
再嚴重點,她可能到熬不過兩年。
對此,大部分人隻覺得唏噓,隻有錢愛華不相信,史佳瑞看著瘦,隻是個營養不·良的病,難道還養不回來?
可是所有人都沒法聯係到史佳瑞。
錢愛華沉默了一個多月,便開始拚命乾活、學習,漸漸的,她在菇棚中也獨能獨當一麵。
甚至她還主動跑起了草菇的業務,去了好幾個城市,訂單是拿回來了,但史佳瑞的消息就像是魚入大海,沒處可尋。
三年過去,錢愛華蛻變成了一個冷靜、乾練的人,不再是之前吃點苦就抱怨、想辦法偷懶,一心隻追著李澤寶跑的女知青了。
三年的時間裡,李澤寶進入了公社組織部,就在今年,他調入了仙河市。
錢愛華也有機會進入公社工作的,她拒絕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待在大隊裡是為了什麼。
“錢知青。”石明華講完自己的故事,出來門口,看到了靠著牆壁發呆的錢愛華。
“明華講完了,今天講得很精彩。”
“謝謝。”石明華頓了頓,“還是沒有佳瑞姐的消息嗎?”
錢愛華點頭,咬著牙說:“這個狠心的女人。”
“或許佳瑞姐有什麼難言的苦衷吧。”石明華認真地說,“我們會好好表現,等她回來,一定會為我們驕傲的。”
錢愛華並不抱什麼期望。
她往李金蘭家走,看到了迎麵走來的齊欣欣等女知青,繼續麵無表情地走過。
三年前,史佳瑞重病以及檔案被調走回城的消息傳來後,林秀萍私底下沒少幸災樂禍。
而齊欣欣,史佳瑞跟她無冤無仇的,但她說的話,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史佳瑞早就該死了。
這個女知青似乎有種迷之自信,好像所有人都要圍著她轉,在史佳瑞走後沒多久,就公開地追求起李澤寶來。
錢愛華那段時間都沉浸在史佳瑞離開的事情中,並沒有發現這事,也沒有人告訴她。
後來她知道了,也沒有如其他人想的那樣,跟齊欣欣廝打起來,轉而全身心投入工作。
李澤寶對齊欣欣無意,調入公社工作後,整個人忙得不見人影。
一直到現在調入仙河市,錢愛華見到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至於齊欣欣,她連菇棚都進不去,更彆說隨意離開大隊去找李澤寶。
潘慶和石在峰對大隊管得嚴,對知青同樣如此。
錢愛華不知道齊欣欣還做了什麼,隻知道她被大隊批了一頓。
關於自己和李澤寶,她已經不是之前的小女孩了,能不能在一起,也無所謂了。
這三年裡,知青裡要說還有什麼變化的,可能就是楊雲華的小學老師職位被擼了。
理由說是體罰學生,教授內容不當,但錢愛華總覺得這隻是一個借口。
錢愛華問過李金蘭,李金蘭說是支書處理的,對他們來說,隻要老師能教,是誰並不太重要。
齊欣欣等數個跟楊雲華要好的知青倒是鬨騰了一陣,結果反被收拾了一頓。
他們還以為跟以前一樣,貼貼大字報扯張大旗就可以行駛懲罰人的權利了。
“愛華姐。”石明香和石瑩瑩正在家門口乘涼,看到錢愛華回來,都跟她打招呼。
“你們最近學習怎樣?有什麼困難嗎?我托人幫你們帶幾本書。”
史佳瑞對這兩個小姑娘挺不錯的,相應的,錢愛華也會另眼相待幾分。
“感覺教得太淺了。”石明香皺眉說,“我們有去書店看過,就是不知道買什麼樣的書。”
“我記得有一套數理化叢書,你們買這套吧。”錢愛華說,“你們也沒收到史佳瑞寄來的信嗎?”
“沒有,我們試著往她的老家寄信,也沒回信。”石瑩瑩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