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錦楠接到分廠廠長許誌東的電話, 得知不少人要去廠裡參觀,他確實是驚訝的。
他問了張要去參觀的組織名單。
海市政府采購小組?
他想了想,給黎司越打了個電話。
黎司越最近很忙, 他聽餘錦楠說的事, 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隨後他才想起, 前天母親打電話給他, 有提過父親出差的事。
黎司越沒有多想,給分廠廠長許誌東去了個電話, 讓他好好招待。
他掛斷電話,揉了揉眼眶。
他可算是知道為什麼所長要把事情都丟給他這個副所長來做了。
太多瑣事要忙, 根本就沒多少時間去做自己的研究。
若是研究所閉門造車, 那他肯定不會這麼忙。
但既然選擇了民用與研究並行,再忙再累也隻能咬牙堅持下去。
好在現在高考恢複, 不用再煩惱人才斷層的問題。
F市經過七八年的發展, 整個城市麵貌煥然一新,黃水泥鋪的平整路麵, 嶄新的樓房、新的工廠等等。
人們的精神麵貌也比其他地方強,回城的知青,隻要不懶的, 基本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824研究所擴大了兩倍, 多了兩棟研究樓, 包括兩個地下實驗室等。
研究員們來去匆匆,每個人身上至少都有兩個研究任務, 其中有一個肯定會是跟工廠、民生有關的。
不管這個研究出來的東西能不能派上用場,反正先研究出來屯著肯定沒錯。
824這樣的方式,讓研究所擺脫了伸手要錢的苦惱,研究資金寬裕了, 成果也是顯然意見的。
粵市812研究所本來就窮得不行,參觀了824的模式後,頓時茅塞頓開。
有了梨花日化分廠後,812漸漸緩過來,數個研究出了成果,如今也在計劃建廠。
一踏上分廠的土地,史佳瑞看著熟悉的黃水泥地麵,嘴角一直都是彎著的。
許誌東熱情地招待著海市來的參觀人員,在進入廠房前,每個人都要戴上鞋套、帽子。
如今分廠裡的一些生產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如封口、包裝等。
眾人大吃一驚,詢問之下,才知道這生產線是F市那邊自己生產研發的。
怎麼都沒聽說?
這F市也瞞得太好了吧。
史佳瑞手捧了機器的邊緣,很快就獲得了所有的信息,也明白了為什麼沒有公布,因為這套生產線還有點問題沒解決。
這個問題不算難,主要是技術方麵暫時沒能達到。
不過這對史佳瑞來說不是問題。
這些年過去,她也不是沒有學習和進步的。
參觀結束,大家的表情都有些複雜。
正如史佳瑞說的,有些東西,他們多花點時間,多投入錢和人,總能研發出來的。
現在上頭的政策還不明朗,但是嗅覺靈敏的人,都已經察覺到了一絲不同。
大家參觀完日化廠後,回到招待所,領導一行人要開會,其餘人自由活動。
史佳瑞琢磨著出去買點吃的,粵市的食物還是很有特色的。
“史同學,等等。”周麗妍喊住她,“你要去哪?”
“我要去買點吃的。”
“我和你一起吧。”周麗妍轉身拿了錢和票,跟著史佳瑞出了門。
在招待所不遠處就有一家國營飯店,邊上還有一家糖水店,經過的時候,兩人同時聞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
粵市天氣地處南方,天氣炎熱,史佳瑞看著這糖水有點饞了。
“周同學,喝糖水嗎?”
“要。”周麗妍毫不猶豫地說。
女生應該都是對這糖水沒有抵抗力,兩人各點了一碗銀耳紅棗湯。
“史同學,你的英語怎麼那麼好?我都有些跟不上。”
“多讀多聽就好了。”史佳瑞笑著說,“我覺得你可以組織下同學,大家一起練習,效果應該不錯。”
“我聽說是有要弄社團,不過我沒那組織能力,就算了。”周麗妍擺擺手。
“反正多學點總沒壞處。”這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大家都非常拚。
周麗妍點頭:“這糖水好喝。你說我們接下去要做什麼?”
“反正我們聽安排就是。”
周麗妍跟著史佳瑞喝了糖水又去吃了腸粉、燒鵝,等回到招待所,她就迫不及待地跟史佳瑞請教起來。
剛在外頭她不敢問,怕像以前一樣被扣帽子。
兩人就用英文對答起來,聊得還算愉快。
而領導們經過開會商議之後,決定轉到仙河市機械廠參觀,然後再去F市。
如果他們要的東西國內可以生產出來,那就沒必要去動用那筆外彙。
掙錢的事兒,留給自己人不好嗎?
聽到這個消息,史佳瑞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欣喜。
或許她可以請假回大石大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