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晶晶還想多說什麼,見史佳瑞唇色蒼白,眉頭緊皺,猜測她可能暈車。
“那我先不打擾你,晚點我們再聊。”
史佳瑞靠著窗戶,默默地背誦著心經,讓身體平複下來。
當售票員說東川公社路口到的時候,這話猶如天籟,史佳瑞以最快的速度下車,在路邊吐了起來。
她苦笑著搖頭,提著東西,準備走路回東川公社。
現在路修得很平整,走起來不會那麼累。
“史知青?”
“史知青,史知青。”
呼叫聲伴隨著拖拉機發動機巨大的聲響,一輛拖拉機停在了她的身邊。
車上的人跳下來,激動地叫著。
史佳瑞有些詫異,竟然是石有田。
“史知青,快上車,大家知道你回來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史佳瑞爬上副駕駛座,看了眼車鬥,裡頭載著的是稻草。
“我剛好有事來仙河市一趟,就請假回來看看大家。”史佳瑞往後靠了靠,坐在拖拉機上,感受著發動機的震動,竟然有點懷念。
“史知青你能待多久?”
“我明天上午走吧。”史佳瑞笑著說,“給瑩瑩、明香她們加加油。”
“那麼趕?”石有田詫異地說,“那我叫我媳婦速度快點,把給你的鞋子做好。”
拖拉機很快就到了公社,路邊也有大石大隊的人,看到史佳瑞是又驚又喜。
凡是還留在東川公社的熟人都出來了,熱情地跟史佳瑞聊天。
還是石有田惦記著史佳瑞明天上午要走,忙啟動了車子回大隊,再拖延下去,史佳瑞就要被留在公社吃晚飯了。
史佳瑞回來的事,一下子由公社傳開,大石大隊的都非常高興,奔走相告。
大石大隊,前來看她的人,幾乎要把大隊部的門檻給踩破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問著史佳瑞,她這些年好嗎?病好了沒?回來多久等問題。
李金蘭端來了一大碗紅糖雞蛋湯,“讓讓,都讓讓。”
“佳瑞啊,你看看你瘦的,快點吃點雞蛋補補。”
“誒,吃雞蛋麵線吧,這更清淡。”王小月也端著一碗雞蛋麵線過來。
兩人都要史佳瑞吃。
史佳瑞暈車還沒緩過來,表示先喝兩杯茶緩一下。
麵對大家的問題,她能回答的就回答,不能回答的就含糊過去,或是用其他問題覆蓋。
然後她提議去看菇棚,大家就呼啦擁著過去最近的菇棚、烘乾室。
幾年過去,大石大隊的菇棚全都換成了紅磚瓦房,一排排的架子,一筐筐的培養料,整齊有序。
史佳瑞這邊看看那邊碰碰,發現草菇沒有退化,說明石東紅等人在篩選上很下功夫。
大石大隊算是成功掌握香菇袋種植技術的大隊,種出來的香菇跟史佳瑞當初留的不太一樣。
她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盧深培育的品種。
盧深考回了他老家的農業大學,打算在食用菌這方麵繼續深入。
然後是橘子嶺。
剛種下去的西瓜苗,改良過的禾科野草,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雞棚……
當年下放的人已經走了,但史佳瑞在橘子嶺看到了幾棵嫁接過的橘子樹。
石明華等孩子就跳出來說,那是他們和林世盛、盧深一起嫁接的。
史佳瑞笑著誇讚了他們。
把整個大隊轉一圈,史佳瑞發現她當年交給潘慶的種子都大範圍種植,隻有小範圍還種有原來的品種。
石在峰跟史佳瑞說著大隊這些年的收成,隊員們的生活又有了什麼改善。
轉一圈下來,太陽差不多落山了,大家就爭著要把史佳瑞帶回自己家吃飯。
石在峰被吵得不行,就建議在大隊部擺一桌,有心的人送個菜過來就行。
石明香、石瑩瑩已經把今晚史佳瑞要住的屋子給收拾好了,這會都挽著袖子下廚,準備讓她嘗嘗她們的手藝。
大隊部的人少了很多,隻剩一些半大的孩子圍著史佳瑞說話。
石東紅泡著茶,感激史佳瑞給大隊帶來的改變,給他這樣的殘疾人帶來新的希望。
史佳瑞一邊回著孩子們的問題,一邊跟石東紅聊天:“東紅叔,有機會去醫院詳細檢查一下,我在海市谘詢下醫生,說不定能治好呢。”
石東紅猶豫著沒說話。
史佳瑞鼓勵他:“國家接下去肯定會有改革的,以你的能力,不該局限於一個小小的菇棚。”
正說著,潘慶、耿連林世盛走了進來,“史知青,好久不見。”
他們去市一中弄複習材料,回來碰到潘慶,才知道史佳瑞回來了。
“讓讓,讓讓,小心燙到。”王小月端著一鍋雞湯過來了。
緊接著李金蘭等人也不甘示弱,紛紛拿出了家裡的好東西,一張八仙桌根本就擺不下。
石東紅忙讓人幫著再支了一張桌子,結果還不夠,最後滿滿當當地擺了三張桌子。
大家端著碗過來,邊吃邊聊,比那過年還要熱鬨。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10-19 23:25:40~2021-10-20 22:46: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楓 1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