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冀道:“天下人等了許多年都沒有等到幾個機會,在我來到長安之後卻接二連三的出現這種熱鬨,也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木南山看了眼顧春秋:“或許,這就是你的命也說不定。”
自從三千院遣散後,全天下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等待了三十年都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直到前不久的那盤棋。
然後現在的百年大祭。
的確,李子冀不偏不倚剛好就在今年走進了長安城,沒有早一年,也沒有晚一年。
命運這兩個字是永遠也寫不明白的,天底下也再沒有比這更複雜的東西。
“這麼說來,我的命我自己說了是不算的。”李子冀很難得的調侃了一句。
木南山望著那扇門,淡淡道:“想自己說了算,不容易。”
幾人一同走進了大門,這扇門就和三千院的大門沒什麼區彆,走進去之後四周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世界。
李子冀看著四周,先前進來的人全部都在四周尋了個地方坐下,腳下是巨大的圓形石台,淩空漂浮,鋪在雲海之中,伸手都能夠探入雲霧,感受從指縫中拂過的微涼。
石台之外,四周一望無儘的大山,山上種滿了桃樹,隻是這些桃樹並沒有開花,就和院子裡的老槐樹一樣,乾枯凋零。
山巒起伏,一棵棵樹連綿不絕,相互連接。
在石台上空,眾人頭頂之上懸浮著一口巨鐘,上麵布滿了暗淡的紋路,任憑四周狂風如何吹打,巨鐘都是紋絲不動。
這就是聖朝的聖鐘,在百年大祭之上,與國運相連。
聖皇與皇後坐在石台邊緣,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整個桃鐘祭的過程會持續八個時辰,在這八個時辰的時間裡,參與者可以隨意嘗試敲響聖鐘,點亮的紋路越多,敲響的聲音越大,排列的名次自然也就越高。
“桃山與聖鐘之間相輔相成,以往想要敲響聖鐘都是先讓桃樹開花,然後再去點亮紋路,如此會更加輕鬆。”
崔文若開口解釋著敲響聖鐘的條件:“隻是後來想要讓桃樹開花的難度越來越大,費儘心思也隻能開幾十棵,還不如直接放棄桃山,單獨參悟紋路,這樣一來速度反而更快一些,隻是缺少了桃山輔助,敲響聖鐘的聲音要弱上不少,紋路的光亮也要暗淡許多。”
他看著四周的其他人,分秒必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了對聖鐘紋路的參悟。
“小玉宮的茶茶雖然和我有些交情,但小玉宮也是不偏不倚的修行勢力,在聖鐘上刻下誰的名字都很為難,所以這一次茶茶雖然會參悟,但肯定不會全力以赴,指望小玉宮贏洗劍宗,基本不可能。”
“洛聖都沒有來,說實話,這讓我有些意外,不過既然是俞眉親自開口,那想必一定有後手在,單純靠我的話,並沒有這個把握。”
崔文若看著寧海潮。
寧海潮也在看著他,目光平淡,看樣子並沒有將崔文若視作一個威脅。
“百年大祭寧海潮準備了很長時間,他的手上,肯定有我們想不到的底牌。”崔文若皺著眉,偏頭看向了顧春秋,問道:“所以三千院準備的後手究竟是什麼?”
李子冀也在看著顧春秋,他也想要知道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