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青睞
王逸之選擇投稿的是臨海市的一家新開的叫“南平”出版社,發行量並不是很大,影響力也十分有限,換成一些功成名就的大作家恐怕根本不會選擇投稿。
而王逸之則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新開的出版社雖然有弱勢,可是某些方麵來說也是優勢,那就是極需要能炒作起話題的作品來提升出版社的名氣,進而不惜血本的進行宣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離的近,像北平這種中心城市,以現在的郵寄速度沒有兩個月根本拿不到稿費,而南平出版社從審稿到通過,再到稿費到手,預計不會超過兩個禮拜。
幾天之後,南平出版社主編室。
主編陳平揉了揉太陽穴,將身子重重地靠在椅子上,出版社的生意並不好做,雖然他的老板並不缺錢,但是這一行並不是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
已經成名的大作家們往往都習慣跟打過交道的老牌出版社合作,這裡麵除了利益捆綁的關係,還有一些就是文人的清高,往往視錢財如糞土,最擔心的就是出版社搞臭了自己的名氣,影響了作品。
他喝了一口濃茶,隨手拿起了麵前一封投稿信,拆
開之後看了起來,原本以為又是某些渾水摸魚的垃圾文,可是翻看起開頭之後,他就不自覺地被吸引住了。
“我相信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監獄,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麼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無論是高級香煙還是其他的什麼,或者弄一瓶上好的茅台來慶祝兒子或女兒高中畢業,總之差不多任何東西...我的意思是說,隻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我有求必應。”
“我剛滿二十歲的時候就進了監獄,在這個快樂的小家庭當中,我是少數肯痛痛快快承認自己乾了什麼的人。”......
看著看著,陳平竟然不自覺地念了起來,心情也變得莫名的興奮,手裡麵的稿子都因為顫抖的手有些握不住了,即便隻看了一部分,他就已經認定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看了足足有半個小時,陳平猛然一躍而起,用前所未有的聲音咆哮道:“後麵呢?後麵怎麼沒有了!該死的,這個稿子是誰送來的?”
一個年輕的編輯氣喘籲籲地跑進來,緊張地說道:“是...是我,陳主編,我覺得這個還不錯,就...”
“做的好!這個作者是什麼人,聯係方式呢?”陳平興奮地拍了拍年輕的編輯,說道:“你這次立功了,獎金和升職都少不了你的。”
年輕的編輯渾身熱血上湧,瘋了一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翻找了一圈後才在角落裡找到了一個褶皺的牛皮袋,上麵寫著郵寄的地址以及寄件人。
陳平將牛皮袋拿到手裡,看到“王逸之”這三個字之後,愣了一下,然後略微一思索,不自覺地脫口而出道:“沒想到竟然是他!這次可是中大獎了。來人,備車,我要馬上出發!”
......
叮咚!叮咚!門鈴響起,王洛放下筆,伸了個懶腰之後起身打開門,為了保險起見,門保險沒有解開,所以隻留了一道門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