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瞳瞳和徐囡囡兩個人之所以轉學,也是因為原來的學校裡麵因為王逸之的原因,對她們進行了全方位的保護與監督,原本的同學不是疏離就是對她們巴結,不勝其煩之餘嚴重影響了兩人的學習。
另一邊的徐囡囡跟李瞳瞳的表現完全不同,她的性格完全跟李瞳瞳不一樣,此時周圍已經圍滿了同學,七嘴八舌地向她詢問著關於王逸之的情況。
大了幾歲的孩子,思想也是有著區彆的,羨慕的同時也有很深的嫉妒。
“徐囡囡,你跟你爸爸一點也不像,是不是跟你媽媽的相貌了?”
“徐囡囡,你作文寫的那麼好,是不是你爸爸給你補習的結果?給大家介紹一下經驗吧,好不好?”
“哼,王逸之先生是大文豪,不代表徐囡囡也是,都圍在這裡乾什麼?”
......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小小的班級竟然有一絲小社會的感覺,在每一個小學生的身上都仿佛能
看到成人的影子在其中,這也許就是從小看到老這句話的意思吧。
有一個長相甜美的小女生看不慣被同學簇擁的徐囡囡,她一貫是同學的焦點,如今的徐囡囡好像奪走了她最心愛的東西一般,終於忍不住站起來,大聲說道:“我才不相信你是王逸之先生的女兒呢,要不然王逸之先生為什麼姓王,而你姓徐?或者說,你壓根就是私生女,根本沒有獲得王逸之先生的認可,有什麼好得意的。”
這個問題太尖銳了,就算是腦子不好使的學生都感覺為難,私生子在明國的地位頗低,基本上是最不受重視的一個群體,在學校也是被欺負的人。
整個教室逐漸安靜了下來,誰也沒有留意到劉老師和幾個老師在教室的後門走了進來,而劉老師眼見這個情景,心裡麵一下子慌了,趕緊說道:“大家不要鬨了,王逸之先生被稱為天才大文豪,就如同果戈裡一般,都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徐囡囡同學確實是王逸之先生的女兒,這一點不容置疑,大家都快點回到座位上去。”
徐囡囡沒有領情,眼前的情況早已經在她的腦子裡麵模擬了許多遍,立刻反駁道:“我爸爸才不是像果戈裡一樣,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文豪,如果要比擬一個人的話,我認為卡夫卡是比較適合的,因為他們都是利用孤獨
與痛苦進行創作。
而我爸爸對待婚姻的態度也如同卡夫卡先生一樣,卡夫卡先生一輩子結婚又離婚,婚姻對他而言是一種難以擺脫的束縛,摧毀了他賴以寫作的孤獨,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於偉大的文學事業,我父親也同卡夫卡先生一般放棄了婚姻,選擇了孤獨來進行創作,從孤獨中尋求突破。我雖然是一個私生女,但是我為我的父親感到自豪,我並沒有任何的自卑。”
此話一出口,不僅僅全班同學都愣住了,就連劉老師和其他的老師都震驚的無法開口說話,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聽到一個人這麼對王逸之進行評價,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小學生的嘴裡麵,並且這個小學生還是王逸之的女兒,這也就更增加了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