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晉江文學城首發(1 / 2)

第160章震驚

八十年代的婚紗都是比較保守的類型, 而因為兩年前那位世界有名的y國王妃的婚禮,泡泡袖的大裙撐又成了當今的流行趨勢,很多婚紗都是長袖鏤空。阿春看了不甚滿意, 她更喜歡簡潔一點的, 一字肩或者是抹胸婚紗都可以,露出鎖骨來,顯出身體線條的美感。

但是想重新做一件婚紗需要的時間太長了,乾脆買一件重新修改, 這種要求就不在婚紗店的營業範圍了,他們隻看到阿春跟一個斯文英俊的男人一起對著婚紗討論了半天,店員看到阿春的時候震驚得眼睛瞪大了兩圈,天!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與此同時, 跟到大獨家的記者整個人都激動了,大新聞!頭條!認可自費招出租車跟上, 也非得把這個震驚紅港的新聞拿下了。

不光是跟上了, 還拍了照, 阿春在婚紗店裡試婚紗。

杜永嘉不禁感慨:“今天的事情傳出去, 我要被人嫉妒死了。”

阿春最近減肥的效果不錯,加上她本身就有在做運動,身高腿又長, 皮膚又白皙, 哪怕是素顏, 穿著婚紗也不難看,隻是比以往多了些羸弱之感,畢竟裙擺太過繁雜厚重。

婚紗店的店長經過請示還過來問阿春能不能照幾張相,阿春喜歡哪一件,送給她也可以的, 很會做生意。阿春說可以,但是最好不要馬上掛出去,等下個月她出完專輯再掛。

原來是專輯宣傳,從店長到店員都有點小失望。

但也有很高興的:“好彩,差點以為真的要結婚。”

“是嘍,阿榮好好的嘛。”

“春女都不差啊!”

“不差他們都分手了啊?不過又是的,如果我是男人,女朋友拍過那種電影,我都不樂意的。”

“是男人又怎樣,春女一定看得上你咩?想太多!”

阿春在試衣間擺弄著衣服,杜永嘉翻著婚紗樣本聽著兩個店員說話,起身問某一件婚紗在哪裡,順便就打斷了店員們的八卦——很有情商。

這個舉動讓阿春挺有好感的,加上兩個人對封麵的討論也比較合得來,阿春出來後便問他除了專輯可不可以幫忙設計其他的東西。

666之前的紀念日簽售辦的還可以,但阿春最初的設想其實不是賣專輯,而是想做個單獨的廠牌,每年都做一些紀念品,但這年代這方麵實在沒有參考。

一說,杜永嘉就非常的有興趣,平麵設計的範圍其實很廣,但應用到紅港這裡的需求就不多,更多的是廣告,專輯設計還是從衛思榮開始的。

“我想做很多的,比如杯啦,毛巾,鎖匙扣,抱枕,眼鏡布……”

“這麼多一個係列做不完的。”

“不用一次做完的,我是想每年都有不同的新鮮感。”

“這個想法很有趣,其實國外是比較多的紀念產品,比如可樂公司,就有紀念的馬克杯……”

阿春是一邊換衣服,一邊跟杜永嘉說話的,本來還算悠閒的杜永嘉不得不拿出本子來把阿春提過的東西大概記一下,因為她的思維實在太過跳躍,這邊說完這件裙子比之前那件下擺好一點,那邊就說其實她現在最想做一個馬克杯試試看,效率高得很可怕。

托了阿春乾什麼都很快的福,沒多久他們大概選好的幾件都試過拍了照,並且直接選定了一件打算拿回去給趙二姐那邊的老師傅改掉。

不過換婚紗到底還是很費功夫,他們又是談事情談到一半出來的,試完衣服已經到了晚上,出來時非常容易就發現了跟著他們的記者,記者還跟阿春打招呼。

大概是也很好奇她什麼反應。

“春女,是要結婚了嗎?”

“不好講的哦。”

“但是新郎好似不是阿榮哦,是這位先生嗎?”

“不是。”

“不是榮仔?”

“不是衛思榮,可以放我回家了沒?阿媽說不準太晚回家的哦。”阿春繼續滿嘴跑火車。

儘管阿春這次沒講笑話,不過那又不重要了,剩下的問題記者來不及問,阿春就鑽車裡了。雖然沒說幾句話,但關鍵的幾句都問完了,記者狂奔回報社,給編輯打電話,連夜趕稿。

阿春跟有些不習慣媒體的杜永嘉說沒事,她每天都被爆料,專輯出來了就知道是假的。

——何況拍正常電影被寫成那樣,阿春不生氣歸不生氣,仇還是要記一記的。

另外她既然想好好做專輯,那當然也得來好好做宣傳,沒看到武丹尼水平在那裡都賣得撲街了嗎?酒香也怕巷子深,這是真理。她又實在很忙,沒辦法像一般歌手那樣,沒事跑去幫忙站場,有節目就要搶著上,各種聚會都不能推。

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阿春才察覺到好處,沒有熱搜就自己造熱搜,這是後世人的優勢。

第二天果然出來了報道,因為有圖有真相,瞬間該報紙就賣瘋了,其他報社恨得咬牙切齒,也不管阿春樓下有沒有警察了,就專門往樓下盯著,上廁所都要輪班製。

還有一些人另辟蹊徑,拿著那份《勁爆:趙春兮拍婚紗照,男友不是衛思榮!》的報紙去問衛思榮,衛思榮劈頭蓋臉罵人說不能誹謗,記者給他看報紙,他奪過來看了半天,一眼就看出了男人是誰,雖然大概也能猜出來是怎麼回事,但還是火遮眼地黑著臉跟記者說沒話講。

說完他就直接跟聚會的主辦人說有事先走,開著車就去了學校。

記者壓根沒走,第一時間意識到有大新聞,追著他就跟了過去。

阿春的大學同學們直接來了個現場吃瓜。

阿春是看到bb機才知道衛思榮來了的,她找了個借口出去,老師們對她的請假有些習以為常,點了頭就放她走了,等到阿春下樓去了學校門口,才見到車裡的人,還有旁邊一群圍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