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午夜密會(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坐在主位上的便是釣魚城舊將王立,在其對麵自然就是黃鶴和孟力。

“黃同知,官家真這麼說?”王立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

“本將自從刺殺漳州合剌普華之後便被**四處追殺,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投奔官家,至今已經十一年了。莫非王將軍覺得以本將的身份有必要誆騙你麼?”

十年時間,大宋早已經改天換地,王立對此自然心知肚明。事實上,早在與錦衣衛剛接觸之際,王立便已詳加察訪。

“黃同知,末將當年不戰而降,早已經被世人所不齒。如今倉促歸正,恐遭人詬病。”王立雙手拂麵,緩緩說道。

王立對於十年前即1279年自己在釣魚城下開門投降,致使數十名宋朝將領以死殉國一事至今耿耿於懷。

1279年正月釣魚城投降之際,釣魚城三十餘名守將自刎殉國。

王立指的就是這件事情。

“黃將軍,當年跟著末將的那些兄弟們早已經不在人世,末將雖死不能贖罪。”此時的王立想起來十年前慘烈的一幕,掩麵而泣道。

王立哭了,三十九歲的王立哭得泣不成聲。

“當年王將軍年少,受到熊耳夫人的蠱惑,以至於被奸人利用,聲名儘毀,這也是事實。”黃鶴道。

熊耳夫人並不姓熊,本姓李,因其原為元軍將領熊耳的夫人,故稱為熊耳夫人。宋朝在收複瀘州的戰鬥中,元將熊耳被王立斬殺,其夫人藏於人群之中,後隱瞞身世被王立帶回釣魚城,名義上收為“義妹”,實則納入妾室。

重慶因為叛徒趙安出賣而淪陷,四川虓將張玨巷戰中兵敗被俘,致使釣魚城腹背受敵。

整個巴蜀大地隻剩下一座釣魚城苦苦堅守……

(說到張玨,論戰功比張世傑大,論氣節不輸於文天祥。)

“氣戰萬人將,獨在天一隅。向使國不滅,功業競何如?”這便是文天祥對張玨最中肯的評價。

“末將雖受人蠱惑,然終究還是自身意誌不堅所致,故不可全然歸咎於他人。”王立一擺手,把所有的過錯歸於自己身上。

熊耳夫人另一個身份是西川行樞密院副使李德輝的妹妹。

李德輝又是第二任安西王阿難答的親信。

阿難答此人信奉綠色的旗幟,並且差一點就當上蒙元第三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