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趙與珞入南鄭(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大宋祥興十二年三月十五日。

漢江江麵,百餘艘戰船逆水行行,向南鄭進發。船桅高懸巨幟,“宋”字赫然入目。

最前麵,赫然是兩艘新式蒸汽機鐵甲艦。蒸汽機隆鳴,聲震如雷,煙囪中濃煙滾滾。其後則為老式木質戰船,無數纖夫沿岸而行,竭力牽拉重載戰船。

無奈,此種完全依靠人力驅動的戰船,若逆流而上,其動力定然不足。即便有風帆助力,在水勢湍急之地,仍需纖夫牽拉。

宋朝的蒸汽機動力船還是太少了。

從鄂州出發,沿著漢江抵達漢中,走水路全程長達近三千裡,其中的艱辛不言而明。

途經複州(今仙桃市),潛江,長林縣(今荊門市沙洋縣),宜城縣(今襄陽市宜城市,縣級市),襄陽,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縣級市,歸十堰市代管)。

宋軍船隊一路西行,沿途經曆多少次的大小戰陣,已經沒人記得清楚了。

隻記得大宋水師突破一個又一個的蒙元關卡,擊退沿岸無數元軍的阻截。特彆是宋軍在突破襄陽重鎮的時候,可以說戰場上炮火連天,**不停。

但那個時候的趙與珞根本沒有什麼心思收複這座重要的戰略要地,隻是將元軍水師、步兵一頓胖揍之後便匆匆繼續趕路而去。

經過十餘日的晝夜不斷航行,終於抵達一個叫夾河鎮的地方。

夾河鎮古稱“長罔”,又稱“夾河關”,滿清時期改名“夾河鎮”,沿用至今。

這裡是夾河和漢江交彙之地。兩河水流交融,聲勢更大,繼續向著長江奔騰不息。

船隊的速度並不慢,但此刻趙與珞的心情卻更加焦躁起來。

“殿下,船隊已經到長罔了。”江鉦立於船頭,看著眉頭緊皺的趙與珞,暗歎一聲,上前寬慰道。

“讓兒郎們堅持一下,加快速度。”趙與珞凝視著寬闊的江麵,良久,緩緩開口說道。

“末將得令。”江鉦的心情也是如此,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南鄭。

“殿下,前麵就是陝西地界了。”江鉦指了指前麵,說道。

又經一日的航行,大宋水師終於抵達洵陽縣,即後世的洵陽市,再前麵便是金州,即後世的陝西安康市。

再往前行,漢江河道向北轉向。

“殿下,前麵便是南鄭府了。”江鉦興奮地說著。

曆經千難萬苦,大宋水師終於抵達洋州附近,也就是後世的陝西漢中洋縣。

視線豁然開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興奮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