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宮廷晚宴(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天色漸晚。

清涼的海風漸漸刮起,沙沙作響。隱隱聽見遠處海浪嘩嘩地拍打在岩石上。

殿內,十幾張桌子對麵一字排開。

宮女們帶著食盒魚貫而入,打開食盒,把飯菜擺放在桌子上。

說是晚宴,其實飯菜很簡單,每人麵前一葷一素一粥,外加幾個饅頭而已。

對於後世來說這是很簡單的飯菜,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很多百姓來說都是一種奢求。

甚至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的屠刀就要落下。

活著,對於王朝末世的百姓來說真的是一種奢求。

就像後世的某位教授曾講過,蜀漢的百姓不管諸葛丞相一頓飯有幾菜幾湯,老百姓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吃飽飯。

“李校尉,咱們邊吃邊聊。都不必太拘束了。”趙昺一邊說著一邊示意匠人們坐下。

眾人謝過之後,慢慢坐了下來。

“你們之中誰懂得製作**?”趙昺問道。

真正意義上的**是在唐憲宗李純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發明的。

一眾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把目光集中在一位老者身上。

老者其實也不算老,不過四十來歲,隻不過這個年代條件艱苦,底層百姓每日風吹日曬忙於生計,看起來自然而然就像一個老頭了。

“回陛下,草民張有德,祖上曾有人在軍中效力,給朝廷做過**。”張有德趕緊站起來拱手說道。

“哦,那張有德,朕來問你,你可會製作**?”趙昺問道。

“回陛下,草民知道一些,草民在前幾年度宗朝時也曾在家鄉做過煙花作坊,所以草民懂得如何製作。”

宋度宗,趙禥,qi,讀二聲。這就是一個傻子+酒鬼+色鬼。

南宋末年三少帝,宋恭帝趙?(xian,三聲)、宋端宗趙昰、宋懷宗趙昺的親爹。

“如此甚好,張有德,你原來的作坊都製作那些煙花?”趙昺問道。

“回陛下,草民的作坊製作諸如爆竹、煙火、流星、水爆、地老鼠之類的。”張有德回答道。

(北宋末到南宋初,東京汴梁,今開封,有很多煙火作坊,匠人們將改進的**製成各種煙花爆竹。用於節日和喜慶中。每年元宵節,皇宮內外,市井之中,到處燃放爆竹煙花,渲染節日的氣氛,自此相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