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望海嶺(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漳州城,雞飛狗跳。

兵丁的叫罵聲、百姓的哭喊聲不絕於耳。

城南,一處靠近城牆的丁家客棧裡。

一名掌櫃模樣的男子站在二樓的一個房間裡,打開暗格,拿出弓箭。

把一張寫好了字的紙片仔細地綁在一支箭上,悄無聲息地打開房間的後窗,拿著燈籠在窗戶口晃了幾圈。

片刻之後,不遠處的一座山坡上忽然一道亮光閃過,轉瞬即逝消失在漫漫黑夜之中,仿佛從未發生過似的。

男子看到信號,右手持弓,左臂撐在窗台上,腦袋隨即探出窗戶左右觀察了一下,慢慢地拉開弓。

弓逐漸被拉滿,隻聽見“嘭”的一聲弓弦響起。

釋放後的弓弦回擺嗡嗡作響,一支箭矢劃破天空,急速地射向了城外。

男子藏好弓箭,若無其事的迅速下樓而去。

城外山坡的那人,快速下山之後,踩著貓步,悄無聲息地來到城牆外,在黑夜裡靠著敏銳的感覺找到箭支,撿了起來匆匆離開。

……

在經曆了漫長而又讓人勞心焦思的一兩個時辰之後,陳吊眼終於帶著數萬軍民順利渡過漳江橋。

與此同時,吳希奭也下達了,緩步撤退渡過漳江的軍令。

“可惜了,不能把橋毀了。”騎在戰馬上的吳希奭心裡暗道著。

這也沒有辦法,在沒有**的情況下,石橋豈是那麼容易被破壞掉的。

後世的1937年12月23日,為了阻止腳盆雞的南下。

在錢塘江大橋剛剛建好89天的時候,**先生親自下令對錢塘江大橋實施爆破,瞬間之後隻留下殘存的橋墩……

那一刻殘破的錢塘江大橋,就像是一個恥辱的符號,訴說著腳盆雞的罪惡……

戰火燃遍神州華夏,卻打不斷華夏兒女不屈的脊梁。

**先生在炸橋之後寫下一首詩:“鬥地風雲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複原橋不丈夫!”

豪氣衝天!

在此,向每一位為了華夏而犧牲了的先輩們致敬!

“來人,令士卒們砍伐樹木,在橋頭放上滾木,打上木樁。”等到最後一人過橋之後,吳希奭給宋軍下達命令道。

一千士卒把守著橋頭,其餘的一千多名宋軍趕到樹林開始伐木。

一根根原木被放在橋麵上。

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木樁被釘在橋後麵的空地上。

原本撒在地上生了鏽的鐵蒺藜也被步兵們撿回來,重新撒在了橋南的道路上。

其實,這些障礙也隻能起到延緩蒙元騎兵的速度罷了。

等一切布置妥當,吳希奭、杜滸二人領著2500名宋軍一路向南追趕陳吊眼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