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百煉成鋼(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碙洲島東南匠戶區,戒備森嚴。

人們紛紛走出工棚來到空地上,漸漸的人越來越多,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人挨人,人擠人,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邊際。

年輕的婦人們把小孩子抱在懷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則騎坐在大人脖頸上。

由於趙昺給出的月例實在太豐厚了,以至於整個匠戶區人數已經超過五千人之巨,皆是攜家帶口的。

按照李恩的要求,此處乃朝廷禁地,獨身一人的一概不要。

所有入住的人們都需要理正開具證明,並且左右鄉鄰畫押以便證明身份。

錦衣衛密探散布在匠戶區各個角落,五千多人的區域裡,也許一名看起來毫不起眼,與眾人朝夕相處,同工同酬,看似老實巴交的匠人,或許他就是一名被新招募的錦衣衛探子。

每日各種情報源源不斷地彙集到李恩那裡。再經過甄彆,篩選,分門彆類記錄在案。

進入匠戶區的人口,事先都要經過錦衣衛南鎮撫司層層審查之後才能入住。而且匠戶區外圍更是被錦衣衛層層把守,安全性是能得到保證的。

今天是匠戶區喜慶的日子,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高爐、火繩槍、沒良心炮、**都給搞出來了。

李有錢、張有德領著工匠們,靠著趙昺給出的圖紙,在進行了無數次的測試,通過各種數據分析對比,再進行反複重新打造之後,不管是高爐,還是各種火器基本上都可以定型了。

其實這東西並沒有那麼複雜,就比如蒸汽機,隻要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後世手藝好的工人用鐵錘都能給錘出來一台來。

(抖音上有農民純手工打造的。)

自從有了陛下的圖紙,又給了匠戶們豐厚的報酬,每日還給匠人們管一頓午飯。

即便是打雜的幫工,一個月那也是有一貫銅板呢。

那可是一貫錢啊!相當於後來明朝的一兩銀子,當然了由於宋朝白銀數量的缺少,兌換比例有時候可達兩貫銅錢換一兩銀子。

華夏白銀少,又缺銅礦,矮腳雞盛產白銀、銅礦。

(沒錢?沒銀子?必須搶特釀的。)

以白銀為主流貨幣是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的事情了,這個時代還是以銅板為主。

不要被以訛傳訛的謊言所欺騙,什麼四五口之家一年需要十來兩銀子的開銷。哪有那麼大的開銷?

宋代1市斤相當於現在的640克,一石米合後世120斤,約500-600文銅錢。這是米價,普通百姓哪有天天白米飯的?

(南宋末年由於濫發交子,通貨膨脹很厲害,導致米價上漲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