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翔龍府之戰(二)(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倘若南朝圖謀整個廣州路,其主攻方向在哪?”阿術看著牆麵上巨大的地圖問道。

“大帥請看,惠州。惠州城乃廣東路的大門,惠州失陷,廣州無險可守。反過來,南朝一旦奪取惠州,則可關閉廣東的北大門。”綦公直指了指地圖上惠州所在的位置說道。

“嗬嗬,南朝小皇帝如意算盤打得挺好。”阿術冷笑道。

“若南朝圖謀甚大,必然全力拿下此地。”綦公直繼續說道。

還是那句話,誰也不是傻子。

趙昺能想到的,元軍也是能想到的。

千百年來,交戰雙方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套路都是一樣的。

關隘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來說異常重要,關隘在手軍心就穩當,關隘丟失軍心**。

同樣的道理,要想攻下一處關隘也是相當困難的。

釣魚城便是這種情況,在被包圍的情況下,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卻能堅守長達三十六年之久。

“不錯,惠州當為此戰的關鍵所在。”阿術說道。

“是的大帥,這自古打仗必要首先占領關隘。惠州就是廣州路的要害所在。”

如果趙昺在的話,聽到綦公直的高論,必然會問候一句:“直,泥麻好麼?”

阿術看了看地圖,一拳砸在地圖上惠州所在的位置。然後問道:

“惠州徐直諒此人如何?”

“此人乃是徐元傑的次子。兩麵三刀,首鼠兩端,見風使舵,反複無常之徒。”

“哦,說下去。”阿術道。

“南朝投降後,此人主動投降我大元,後南朝小皇帝趙昰在福建登基後,又意圖對抗我天朝大軍。其所作所為與其父天壤之彆,可以說是虎父犬子的存在。”

徐元傑之死是曆史上一樁謎案。

金國滅亡之際,當時權相史嵩之正恰逢丁憂,其希求奪情起複,又因主張和議,遭到徐元傑上書反對。兩年後徐元傑突然**暴斃,其**原因已經無從考證,但必然是阻擋了一些人的利益無疑。

(史嵩之是堅定的主和派,妄圖仿照宋金和談那一套應對蒙古。)

“看來又是一個酒囊飯袋之徒。”阿術鄙視地說著。

“大帥,此人彆的本事沒有,逃跑的本事還是有的。請大帥速速決斷,遲則生變啊。”

“本帥是來伐宋的,又不是來乾預地方的,如何行事?”

地方**大權不在阿術手裡,報請大都一來一回,黃花菜都涼了。

“惠州兵馬太少了,恐怕難以抵擋南朝兵鋒,何況到了關鍵時刻徐直諒這廝絕對是靠不住的。”阿術繼續說道。

“大帥所言甚是,南人是靠不住的,大帥可令一部提前進入惠州城,一來美其名曰協助守城,二來可以監督徐直諒此人。倘若事態緊急,可直接……”綦公直做了一個抹殺的動作,再次獻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