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不抑兼並的兩宋(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在眾人的驚愕之中,趙昺滔滔不絕,一口氣說出來十條意見。

“諸位覺得此法如何?”

趙昺所提出的這十條意見,是根據後世某地的經驗而得出的。

但這些經驗未必適用於宋朝這個時代背景。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為了確保這些意見的可行性,趙昺還需要征求一下各方大佬的意見。

“請問官家,這各地士紳保留多少田地合適?”趙與珞首先問道。

“興王,我朝土地兼並、隱匿問題究竟到了何種程度?”趙昺並沒有回答興王趙與珞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宋朝(北宋)領土遠遠小於漢唐,但其耕地麵積卻要比漢唐還要多上一些。

唐朝耕地麵積最高約為620萬頃,宋朝耕地麵積最高約為524萬頃。

由於唐尺比宋尺小的緣故,唐代一畝約合後世的0.783畝,宋代一畝約合後世的0.974畝。

如果換算成今畝,唐朝耕地麵積為485萬多頃,宋朝耕地麵積為510萬多頃。

唐朝因耗糧之故而屢有禁釀之法,而宋朝正相反,宋朝鼓勵民間釀酒。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開封城各種酒館就是證明。

這也論證了宋朝農業技術以及產量的強盛與發達。

宋朝土地兼並問題可以說是曆朝最嚴重的。這種情況早在太祖立國初年就已經形成了風氣。

起源於“杯酒釋兵權”。

趙大為了解除了石守信等高級將領的兵權,許給武將們一場富貴。

權沒了,趙大再不給人家許個富家翁,讓這些跟隨趙大多年的老部下情何以堪。搞不好這些武將們聯合起來,揭竿而起造趙大的反了。

說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利益的交換。你當你的官家,我做我的土豪。

土地就是富貴。

廣置土地,傳承子孫,便成了這些過了氣的武將們終身追求的目標。

所以宋朝一開國就產生了一批大地主階層。

而這批人又通過不斷購買土地,或者與地方官勾結隱瞞新開墾的土地,致使其占有的土地數量相當驚人。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土地兼並問題都相當嚴重,到了南宋末年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