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誓師北伐(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這一年。

大宋總兵力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萬之多。且連續數年的豐收以及從海外購買的糧食足夠整個大宋軍民食用兩三年之久。

這一年,武備方麵更是好消息不斷,除了蒸汽機鐵甲艦的試航成功外,各式火器完成改良換代,後裝槍逐漸成為主流。

這一年,大宋可謂兵精糧足,士氣高漲。

朝堂上,北伐之聲再度響起。

在整個宋軍序列中,威力更加恐怖的後膛炮也已經交付使用,隻不過因為製造工藝極其複雜,在數量上並沒有成為主流。

甚至也可以說數量上很少的存在,畢竟這玩意兒太難搞了。

宋軍的這款後膛炮幾乎是後世西方被稱為“日耳曼雷鳴”後膛炮的翻版。

在西方近代曆史上,這款快速推進的後膛炮曾經讓普魯士軍隊傲視歐洲戰場,橫掃千軍如卷席。

先進的坩堝煉鋼技術可以煉製出大量成型鋼,為製造先進火炮提供了材料支持。加上西方造炮技術的日漸積累,使得大口徑後膛炮應運而生。

“日耳曼雷鳴”,這是一款出自大名鼎鼎克虜伯兵工廠的產品,其既能夠快速裝填定裝圓錐形炮彈,又能減少和避免**氣體的泄露,再加上內壁刻有線膛,此款火炮不管是在射程還是精度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當傳統的滑膛炮遭遇後膛炮,隻有被虐成渣渣的存在。

西方曆史上,或者說拿破侖時期可以說是前裝滑膛炮的巔峰之戰,但短短數十年之後的普法戰爭中,卻成了後膛炮的天下。

曾經以炮火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法軍突然發現幾乎一夜之間被老對手全麵超越。

玩炮的高手敗了,敗得一塌糊塗。

老舊的滑膛炮每分鐘最多打兩發炮彈,但對麵的年輕人根本不講武德,居然每分鐘能打六發之多。而且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這款“雷鳴”火炮有效射程高達3500米。

而法軍的前裝滑膛炮最高射程也不過2500米。

這就尷尬了,眼看著無數炮彈呼嘯而來,隻能躺板板了。

直到液壓、氣壓式助退複進機構的發明,開啟了火炮技術的新篇章。

凶狠的管退式火炮令無數敵人聞風喪膽,成為戰爭之神。法國施奈德m1897型75mm加農炮就屬於液壓管退炮。

影視劇裡的“意大利炮”其實就是這款法國製造的火炮。

趙昺的滑膛炮依舊采用的是架退式。

不管是液壓的還是氣壓的,都不好搞,這種技術處於試驗階段。科技需要一步一個台階,趙昺需要做的就是多鼓勵,而不是埋怨。

就如同小孩子學習一樣,多鼓勵,多肯定,不要總是挖苦諷刺,這樣慢慢就能進步了。

數月之後。

時間來到祥興十一年,即公元1288年,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

這一年,陸秀夫五十二歲,文天祥五十二歲,張世傑六十二歲,江鉦五十九歲,陳吊眼三十八歲,阿裡海牙六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