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都把自己逗笑了(1 / 2)

算起來,這是簡單過來的第二個秋天了,看著知青們忙忙碌碌的,簡單居然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王紅梅她們來的時間早,幾乎是種完地他們就來了,除了園子的菜晚了點,其他的基本就沒耽誤,王紅梅幾個雖然是嘴不好,但是吃進自己嘴裡的東西,每天也是看的挺緊的。

用李燕的話說,比上工可細心多了。

最後一批的陳紅麗,淩衛東他們,就真的是時間問題,過來沒兩天就是秋收,種啥都不趕趟,看著老知青們忙碌,也後知後覺的跟著做。

簡單的菜園子收了一半,但是又種上白菜之後,又幾乎是滿滿的一園子。

這秋天的白菜啊,著急的話現在就能收,很多人家都是到了快上凍的時候才收,從現在算,到上凍,也有一個來月的時間呢。

而且,秋後這段時間大多是秋高氣爽的好日子,算計著過日子的村民都知道,這天氣,白菜也能長不少呢。

簡單雖然考慮的不是這點,但是,這一園子菜,她也確實得一點點收拾。

還有些也長到尾聲的作物,豆角也枯萎的差不多了,但是這玩意兒產量還挺好,秧子上還有一些半大的,藏在葉子下麵,還翠綠翠綠的,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她也是幾乎一個不落的都摘了下來。

茄子還有幾棵,薅掉。

辣椒還有幾棵,薅掉。

特意留的兩棵黃瓜,嗯,老黃瓜種也差不多了,薅掉。

繞著園子一圈的什麼倭瓜,吊瓜,角瓜,通通都摘下來,然後把秧子扔到空地上,兩天就曬乾了。

剛秋收完,沒兩天,簡單的小腰還酸得很,為了自己的小身板著想,這點活磨磨蹭蹭的乾了一天多,廚房小,也放不下什麼東西。

地窖打開通通風,於是這些東西就都堆到了屋簷下,大大小小的倭瓜一堆,吊瓜二十幾個,角瓜有點老了,但是也還有不少。

還收獲了兩個大冬瓜,好幾個老黃瓜種。

一小堆葵花頭就直接放在簸箕裡曬著,曬乾了炒熟就是不錯的零食,就是產量不高,頭也不大,好在上的挺好,數量還可以,估計也能打個幾斤瓜子。

住了一年,簡單已經充分理解這空間小的弊端了,夏天的時候,還是特意找劉衛民找人幫著挖了一個地窖,不大,也就兩米見方那麼大的一塊地方,但是也能存下不少東西,她一個人用是足夠足夠的。

雖然她可以作弊,但是麵上也總要過得去不是?萬一哪天誰在這吃飯,問她冬菜都在哪兒,她總不能憑空變現吧?

那可就驚悚了。

位置倒是很方便,就在廚房最裡麵的角落,平時放柴禾的位置。

靠著牆,一塊厚厚的木板,兩邊嵌了粗鐵絲,拎起來下麵擺著一架木頭梯子。

下麵兩米多深,和彆的村民家的大同小異,一掀開就是烏漆嘛黑的,下去後,溫度也要明顯的比地麵低上一些。

都是有經驗的村民,地窖的牆壁都做了加固處理。

看出來她愛乾淨,估摸著直接放地下她肯定不喜歡,看她屋裡炕角的架子,就猜她喜歡,特意的貼牆也放了幾排木頭架子,這使用空間立馬就翻了好幾倍,找東西也一目了然。

木架子寬寬的,用的都是厚厚的木料,雖然不是什麼好木料,最起碼是足夠結實,也都是純天然的,做工也並不細致,不影響它的實用,這,就很貼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