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好官(2 / 2)

從陳明關回來後,喬明淵繼續有條不紊的推.進他的建設之路。

如今箕陵城已經大變樣子,來到這城外就瞧見巍峨高大的城牆,進了城,街道寬闊,兩邊的商鋪和倉庫鱗次櫛比,井然有序的商人和運送車輛在其中穿行,穿著定製紅白衣衫的箕陵工會的勞工來來去去,一會兒在這家下貨,一會兒到那家打包,忙得不亦樂乎。

箕陵城裡已經不單單是來自西域的商人了,打從今年夏天開始,各地的商戶大量湧過來,連著南北東西,竟儼然有要成為中樞商站的趨勢。

回想天啟十一年初來箕陵城的時候,城外的土地荒草叢生,街上的百姓滿臉哀苦之色,如今兩年過去,箕陵城外的麥田收了又種上來自西域的番薯,番薯產量高,總算能讓箕陵城的人填飽肚子。收了番薯他們還能再種菜,吃一季的菜又可以繼續種小麥,走出城外去,百姓安居樂業的影子都在臉上。

因為地方好,能飽飯,從四麵八方用來的流民登時擴充了箕陵城的人口量。

流民一多就容易亂,箕陵縣衙連連出.台政策,劃地耕種、修建安置房、登記戶籍和工會統計,一時間忙得不亦樂乎,倒是沒出大亂子。

經此一事,喬明淵在箕陵城內外的口碑名聲一下子就上去了。

老百姓們未必懂得什麼方針大政,他們隻知道一點,箕陵城的父母官是個青天大老爺,去了箕陵城有飯吃,有活兒做,養家糊口不成問題。

總之,跟著喬大人走,餓不死!

急劇增加的人口量還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聶光磊招兵更容易了一些,如今箕陵城小小一座縣城,軍隊竟有四萬多兵卒。這些兵卒遠遠超過了縣城需要的駐守量,比之陳明關也不差什麼,儼然要成為陳明關、平陽關兩關之間的第三座關卡。

就連箕陵城的城守軍也有了五千人,得益於商貿發展,如今早已不是一件鎧甲換著穿的窘迫境界,每個城守軍都有了自己盔甲,還配發了武器,聶光磊派了白嶽溪來幫著練兵,改一改城守軍那慵懶的精氣神,如今城守軍走出去也頗有模樣威嚴。

縣衙的衙役更是成為所有人羨慕的存在。

增開絲綢之路嘛,縣衙設立了工會,後來又定了一係列的貿易規矩,這些規矩都是由縣衙的人在維持,如今在縣衙當差是大大的肥缺,縣衙有了收入,他們的工資稅賬船高,吃穿不愁。

不但如此,喬明淵跟以前的官都不一樣,他不是那種隻管自己吃飽不準下麵人喝湯的官,早已放出話去,要是有商戶來賄賂他們,賄賂可以收,隻要將八成送到縣衙庫房登記,剩下兩成可以私吞,至於商戶們提的要求,原則之內可以答應,原則之外堅決不行。另外,還有一些獎勵政策,比如發現細作,不管是城守軍還是衙役一律獎勵白銀百兩,有人搗亂生事,製止的給予一定獎勵。

總之,喬明淵很懂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這些都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不過他如此的行事作風,倒教兩個師爺不知所措。

“大人,這樣是不是太大膽了一些?”趙桐覺得不安。

吳敏儀也說:“若是按察巡撫使來責問,咱們該怎麼辦?”

喬明淵從案牘中抬起頭來:“有什麼事我兜著,你們不必擔心,真到了那一天那一步,樹倒猢猻散我也不會怪罪你們,你們自謀生路即可。”

吳敏儀滿臉尷尬,不語。

他本是平陽關的紳主之一,來箕陵城跟著喬明淵是為了謀個出路,真到了那一步,他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著,斷不可能跟喬明淵進退一心。

倒是趙桐抿緊了嘴,一時間想起了很多。

他出身箕陵城,過夠了苦日子,當初最窮的時候,妻兒靠著喝白水度日。他寒窗苦讀多年才考上個舉人,沒能謀更好的出路,為了喬明淵高額的月例錢來做師爺,為的是養家糊口。如今喬明淵在西北乾了這麼大的事情,彆的不說,他從吃不飽飯到如今腰包裡也有幾千兩銀子,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喬明淵來到箕陵城後的翻天覆地變化他都看在眼睛裡,不管喬明淵形勢如何,在他看來,這人是個好官,一個真正意義上有大格局的好官。

他說這些都是因為擔憂喬明淵引來禍患,卻無退卻之心,嘴上不說,心裡拿著主意呢。

不管將來如何,他始終會跟喬大人一條心!

隻是迫於形勢,他心裡琢磨著要將妻兒安放在哪裡,才能在將來禍患來臨之際讓他們免於憂慮。

喬明淵將兩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裡,他也沒多說,繼續寫他的東西。

與此同時,慕綰綰的生意迎來了第一波巔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