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軍機大臣(2 / 2)

同時,她需要學習的更多了。

以前都是學自己想學的,現在成天都要跟著學規矩、學治家、學處事。其實這些不難,她又聰明,前世積累的也不少,她學得快用得活。但事情總是很多,這樣處理好了還有下一樣,多的是忙不完的活兒。

而且,隨著兒子們長大,她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導上。

就這般,她漸漸轉為幕後。

為此喬明淵說不出的感激,知道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甘願屈居幕後是做了極大的讓步,當時沒說什麼,直接給她拜了拜。

慕綰綰也回了一拜。

喬明淵還笑:“當初成親沒跟你拜天地,綰綰這是想補上?”

換來的當然是慕綰綰不輕不重扇在手臂上的一巴掌。

兩人相濡以沫,十數年時間一晃而過,誰還在意這拜天地?

天啟十七年春,天啟帝盼望著的轉機來了。

軍機閣總領湯達病重,無力繼續擔任軍機閣總領一職。他向皇帝上了告罪奏章,開始在家養病。說是養病,太醫去看過,回來告訴天啟帝,人是不成了,最多用藥吊著,還能拖個小三月。湯達是談敬一脈的人,這麼多年來一直站在談敬身後,如今內閣勢力劃分,當然是越中立越好,天啟帝嘴上說著可惜,心裡巴不得湯達一病不起的好。

他收了湯達的奏章,發下很多賞賜給湯家,回頭還提拔了湯達的長子出任蕉城知府。

湯達的位置空了出來,內閣就多了個空位,一時間,滿朝上下無數人都盯著那個位置。

就跟天啟十年內閣紛爭的那一場一樣,各派都想讓自己的人上。每天朝堂都很熱鬨,一開朝,沒說幾句就開始引起口水戰。

但這時候已經跟天啟十年不一樣,不說天啟帝已經逐步收回了大部分權力,做了大權在握的君主,就說朝廷之中,也不是內閣一言堂。

天啟帝在這十年間培養了不少心腹,他屬意誰來接任,心腹們當然是為了皇帝據理力爭。

太子趙秉凰、太師衛輕軒、大學閣士魏英章等人是一邊的,他們當然要推薦皇帝看好的人。皇帝看好誰呢?他早就等著喬明淵曆練歸來,早些時候將這些心腹大臣們召集到集英殿中商議過,他等了許久,是真的不想繼續等下去。

太子等人站在喬明淵這邊,同那些內閣大臣們爭論不休。

爭論的焦點不是喬明淵的政績,而是他的年紀。

論政績,喬明淵辦成了這些大事,放眼朝中沒幾個人比得上。隻說年紀,他今年才虛歲三十,做官八年而已!

朝中有些官位講究的是資曆身份,他這身份是夠了,資曆真不夠!

大家吵了很久,從天啟十七年正月吵到二月,才終於各自退了一步。

天啟十七年二月十三,天啟帝下了聖旨,召喬明淵回京出任軍機閣大臣,領任軍機閣總領一職。按照道理來說,軍機閣總領理應入內閣,不過天啟帝跟內閣大臣達成一致,推遲了喬明淵入內閣的時間,隻說後續再議。

聖旨傳到箕陵城,天下人都沸騰了。

三十歲的軍機閣總領,大盛建國以來最年輕的二品大員,一時間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回顧喬明淵這一生,二十歲六元及第,二十六歲開絲綢之路,二十九歲收回失地、打敗羌吾、國庫創收,倒沒人不心服口服。他們更多的是羨慕和驚歎,羨慕他的好運,也驚歎於他的才能。同時,天下士子們跟著備受激勵。想喬明淵當初不過農家學子,一步步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人都想向他看齊。他們都想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將來成為第二個、第三個喬明淵。

如今有人提起他,都會尊稱一聲“喬大人”,能直呼其名的已經很少很少。

喬家出了個二品大員,當然是很高興的,全家人慶賀了一番,外來想湊熱鬨的也不少,不過道賀喬明淵收了,重禮一應不收,以免被人掣肘。

等道賀的人散了,喬家老小圍在一起,商量起之後的路來。

“明淵什麼時候上任?”喬鬆嶽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喬明淵問:“皇上說讓我處理好西北這邊的事情就回京,沒具體說時間。爹怎麼了,有話直接跟我說就是啊!”

“要是不趕時間,我想回一趟下河村。”喬鬆嶽說:“咱們出來也有九年了,一直沒回去看過。你阿爺阿奶墳頭上的草怕是有二尺高,我想回去打理打理,在二老墳前磕個頭也好。再則,你從當上官到現在沒回去過,都說發達了該衣錦還鄉,爹想你回去看看。”

一聽這話,屋子裡的大家跟著都沉默了下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