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1 / 2)

白聞秋以前也窮過,上大學那會兒勤工儉學,連打三份工,一塊錢兩個的饅頭都要分成兩頓吃,這麼一想,其實現在的日子也不算難過。

尤其是,白虎嶺通往山下的封印解除了!!!

“悟空,你知道這附近都有哪些個熱鬨的城池?我想去逛逛,順便尋些商機,山裡這麼多人口,總不能一直種地打獵為生吧?”白聞秋微微皺眉道,“況且,封印解除之後,山裡的妖魔們,隻怕也受不住誘惑,都想下山去看看,此事也要好生籌謀一番。”

不知不覺間,或許,連白聞秋自己都不曾發現,在他心裡,早就把這些懵懂的小妖,當做是自己的責任了。

他擔心這些懵懂善良的小妖貿然下山,被壞人給騙了去,如果隻是騙些錢財倒也罷了,最怕萬一有人察覺到他們的真實身份,哄騙威逼他們去做什麼壞事,萬一傷了人命,又或者禍害蒼生百姓,到那時,哪怕他再不舍,也不得不親自出手清理門戶了……此時此刻,白聞秋終於理解了那些古代大家族的族長,為什麼在族人犯下大錯的時候,要毫不留情地處置他們。

在這個宗族至上、皇權至上的時代,一個人和他的家族、他的國家的榮辱存亡密不可分,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水滸傳裡的潘金蓮,如果她有族人的話,在那個年代,武鬆壓根都不必自己動手,隻需要將她偷人殺夫的證據往宗族一送,潘金蓮的族人為了保住全族的聲譽,絕對會立刻將潘金蓮浸豬籠沉塘……否則的話,族裡傳出了這樣的名聲,今後全族的女孩子都彆想嫁出去了,已經成親的說不定都會被尋個由頭休回來!

畢竟,在世人眼中,你們潘家既然能出一個潘金蓮,說不定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誰也保不準什麼時候老婆一不高興就要給自己下□□啊!

以白聞秋的性格,他是絕對不可能讓自己陷入這種被動局麵的,當然了,以他護短的性子,也不可能讓山裡的小妖就這麼毫無防備地下山去。

“你這考慮來考慮去的,說得我腦殼疼!乾脆將山門給封了,誰敢下山,直接打斷腿好了!”孫悟空煩躁道。照他看這種事情有什麼

好糾結的?下山去耍這等好事,人人都能去,那就不稀罕了,必須得是白骨精特彆寵愛的,又或者是立下甚麼大功勞的,才能特許下山玩一趟。

“這話有道理!是我想岔了,確實該製定些規則,否則大家想什麼時候下山就什麼時候下山,到時候再在山下找個凡人嫁娶,再拖兒帶女的回山裡,他收是不收?那不是亂套了?”白聞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悟空說的有道理。”路易斯也跟著點了點頭,並且馬上提出了更具建設性的意見——

“血族是一個非常講究秩序的種族,我們在德古拉伯爵的統領下,嚴格遵循伯爵大人製定的規則,在伯爵大人的領地裡可以自由來去,然而,一旦走出領地,就必須得到伯爵大人的允許。”

“和你們這裡的妖魔一樣,吸血鬼,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物種。有人稱我們為魔鬼,其實,我們也隻是想追尋永恒的生命而已。”

“人們總以為吸血鬼會引誘普通人也變成和我們一樣,這簡直太可笑了!他們以為誰都有資格成為我們的同類麼?不!隻有那些高貴的、美麗的、有智慧的貴族,才能成為永恒不死的血族!”

“所以,秋,我認為,你大可不必叫你的子民太過謙卑。他們應該是高貴的,因為他們有你這樣美麗而又強大的領主;他們也應該是驕傲的,因為他們比你們這裡所謂的凡人,擁有更強大的軀體和更加長久的生命!”

“所以,為什麼一定要讓你尊貴的子民去迎合那些凡人呢?”路易斯微微抬起下巴,一雙本該屬於唐三藏的溫厚無爭的眼睛,閃爍著隻有貴族才有的自矜和驕傲。

白聞秋茅塞頓開!

或許,他和孫悟空都說錯了,反而是路易斯說的這些,可能更適合這個時代!

這是一個階級分化非常嚴重的時代,貴族與平民,平民與奴隸之間,有著幾輩子都無法逾越的鴻溝。

就像白聞秋上輩子曾經去過的印度一樣,這個國家,執行著最典型、最森嚴的種姓製度,不同種姓之間幾乎不會通婚,高等級的種姓甚至不願意和低等級的種姓賤民住在同一個小區,不吃賤民做的食物,如果一個高等級的種姓對賤民

禮貌微笑,甚至於連同一個等級的貴族都會嘲笑他……

白聞秋從來沒有想過要以這種方式來管理白虎嶺,因為他曾經生活的那個時代,真正是華夏曆史上一個文明平等的高光時刻,最起碼,除了窮,老百姓不會因為出身的不同而被其他人光明正大地排擠……不信你上網罵兩句農民泥腿子低賤試試?分分鐘有數百萬正義網友教你做人!

可是,不得不說,路易斯說的那些,才是真正適合這個時代的管理方式。

為什麼一定要白虎嶺的妖魔學習凡人的行為舉止、學著融入凡人呢?他們本來就不是凡人,他們強大、美麗、擁有漫長的壽命,幾乎是所有凡人做夢都想成為的樣子。

所以,自己之前那些想法,其實是在讓一幫貴族放下地位,試著去融入平民?

那難怪路易斯要反對了,雖然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路易斯揭開了一個他一直忽略的事實:這個時代,或許並不適合用文明或者說是道德來約束自己的下屬。

他和孫悟空從來沒有想到這一點,或許隻是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無論是前世的自己,還是現在的孫悟空,對於真正的上層階級來說,他們,其實也不過是被奴役的下層子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