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六十七章(2 / 2)

他看來是真的急,短短四個字,居然都說得破了音。

他和那位陳留王兄弟被攙扶著下了馬,乳燕投林似的奔向了皇家軍隊,轉眼又被扶上了另一匹馬,直把董卓看得目瞪口呆。

奈何董卓身邊隻帶了一群指哪兒打哪兒的西北丘八,唯一的謀士還被發配到北邊營地看家去了,此時眼睜睜地看著煮熟的皇帝飛進了羽林衛懷裡,一點“士兵們在外等著,我自己送陛下回宮”的餘地都不留,差點想指著秦楚罵兩句。

隻可惜大事已然,他要是再說什麼,那點心思可就真藏不住了,董卓隻好被迫留在城門前,遠遠目送著劉辯劉協被羽林衛護送著走進城內,背影漸漸消失不見。

至此,北宮之亂尚且算得上平息了。

秦楚從入夜驚醒到尋回天子,一路大起大伏,出了一身冷汗,全部涔涔地粘在了背脊上,隻不過被披風擋了一擋,沒人看到罷了。

此時被晨風一吹,猛然回神,才意識到自己現在也是滿身疲憊,有些頭重腳輕了。

這時候,“如何適當放任董仲穎作妖”“荀彧怎會帶著南營軍隊來西郊”以及“此後如何在朝堂自處”等問題才後知後覺地紛至遝來。

當真是一茬接著一茬。秦楚隻覺得自己閒了沒幾天,又變成了連軸轉的破陀螺,被這見鬼的“曆史慣性”抽得手忙腳亂,硬是成了個夙興夜寐的勞碌命。

她在心裡隨便顧影自憐了兩把,偷偷唉了聲,暗道:“我怎麼就不能直接滅了這群酒囊飯袋,直接上位呢?”

當然是不能的了。漢末皇室衰微,各方軍閥麾下謀士不約而同地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圖的不就是“正統”兩個字嗎?

至於最“有悖體統”那些人的下場……秦楚斜了眼董卓,發現這位狼心狗行的西北大將已經臭著臉開始整頓士兵,正準備帶著他們往回走了。

“異人要回城南軍營嗎?”荀彧恰也皺著眉在看董卓,注意到她的視線,便將目光移回到她身上,對著她彎眼一笑,“今日事大,奉孝大約有不少事情要與你商討。”

“啊,是了。”她隨手抹了把前額,才發現虛汗已被風帶得蒸發在了空氣中,於是扯起嘴角苦笑了一聲,“本來想著今夜宿在步廣裡新府的,沒想到整夜都沒得睡了——我該走了,文若。”

她說著抬手招來馬超,簡單交代了兩句,幾隊人馬立刻又重新整了隊形,步兵在前,騎兵留在隊尾,又是軍紀嚴明的一隊精銳了。

荀彧卻難得沒有“知情識趣”地避開軍隊而轉身回京,反而拍了拍馬,上了前幾步,與她並轡而行,兀地開腔:“異人不帶我回去嗎?”

“?”

秦楚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愣愣地看了眼他,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為什麼要帶你回去?

荀彧輕輕笑了笑,緩聲道:“異人駐於雒陽後不久,奉孝就曾寫了信來荀府,問彧是否有意入越騎將軍麾下……他稱讚異人多謀善斷,有閎識孤懷,絕不會被囿於西涼金城一處。”

“……”秦楚瞬間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睜大了眼,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等待下文。

這位來自潁川荀氏的玉樹芝蘭,此時難得把禮儀修養折放在一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認真神情,定定地注視著她。

他披著熹微的晨光,草野輕且淺的微風將他束得一絲不苟的黑發帶出幾縷來,荀彧含笑偏頭,望著秦楚淩亂的發絲:“彧以為奉孝說得不錯。”

緊接著,他又自然地收回了目光,看著隱沒在薄霧裡的邙山,淡淡道:“大將軍身亡命隕,宦官被袁本初等人斬得五零四散,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彧從永和裡出來,才發現犯夜的不止一人,大小官員、各家仆役,大多在永和裡街巷中穿行,都想趁此機會一躍而上。”

“不足為奇,”秦楚機笑了一聲,搖搖頭,又問道,“文若看出了雒陽亂象,最終找上的卻是久在西北的我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荀彧無端念了句俗語,回憶似的開口,慢慢道,“彧與你結識多年,早就知道異人並非池中之物——你既然聞風來到雒陽,眼中便不止有西北一角。”

他果然是知道的。秦楚並不意外,坦然道:

“文若說得不錯。我自然是想走得更遠的。可是各地叛軍四起,雒陽又是眼下這副模樣,我說‘董仲穎想要功勞儘可拿去’也是為此。我對雒陽無意,也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大將軍所說的‘為陛下立威’上。

“……即便是這樣,文若也想選擇我嗎?”

作者有話要說:

阿楚的意思約等於“最後我要是做出什麼事你可不要哭啊”。

係統:嗚嗚,她真的,我哭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