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叔父一向溫和有禮,交談時大都直視對方以表專注,怎麼今日態度卻有點不對勁?
荀紹一頭霧水地覷了他兩眼,還是沒看出什麼所以然,於是老老實實回答了秦楚的問題:
“紹今歲剛剛訂婚。”
說話間,他們已走出了主院,遠遠可以看見荀家的塢堡了。秦楚頂著日光眺望著遠處,眼中倒映著碧海般的樟樹與夏穀,也不知聽見了沒有。
過了好一會兒,秦楚才像是反應回來似的,隨口道:
“季貞一表人才,這個年紀有婚配也正常。對方恐怕也得是豫州士族,才能與你相配。”
“是汝南傅氏的女兒。”荀紹誠實道,“隻是紹還未見過她。”
秦楚點點頭。
汝南傅氏,也是名單中即少的“位於汝南,未明確支持孔伷”的家族了。
她來之前大致了解過荀家主支的構成,依稀記得荀家適齡的年輕人隻有一人,年齡稍長的也不存在喪妻續弦的情況……從已有的條件來看,如果她想和袁術爭奪豫州,從荀家開始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她心下稍安,語氣也輕快了點:“汝南傅氏啊,也是個好選擇。”
大將軍說這話時,目光還一動不動地黏在道旁的麥地裡——這樣的景象,朔風凜冽的西涼是不會有的,歌舞升平的雒陽內城更加不可能出現,因此佃農收割對她而言也算件稀奇事。
荀紹不知她心中所想,也被秦楚閃閃發亮的翠色瞳仁所感染,這時總算是放鬆下來了,居然把一直沒做聲的荀彧忽略了過去,想也不想地開口:“若非叔父拒絕,紹也……”
他說了一半,才想起正主就在身邊,後麵那段自謙不上不下地卡在喉嚨裡,不知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荀季貞目光閃了閃,趁著秦楚還在走馬觀花,悄無聲息地轉頭看了眼荀彧,發現他隻是抬眼看著自己,目光裡流露出一絲不讚許,卻沒有在秦楚麵前直言駁斥他。
然而秦楚何其敏銳,眼神一轉,很快望向了荀彧。
“主公還在西涼的時候,傅氏便有意與彧結親了。”荀彧似乎有點無奈,低低地歎了一聲,看向她時目光柔和,“彧沒有接受,最終傅氏將女兒轉嫁給季貞,訂婚儀式也是去歲才舉辦的。”
秦楚便聽著荀彧慢慢講述,悠哉悠哉地走在前往塢堡的路上。在聽到他以“天下紛亂,無意成家”作為結尾時,終於忍不住笑了:
“我還以為是文若因高望而不願靠近這些事呢。”
當年傅公明被高望看上,直言拒絕了宦官嫁女兒的請求,這差事便落到了荀彧頭上——這福氣給他他是不想要的,可荀彧生來便是“成仁取義”的典型士族,隻覺得婚事由家族做主是情理之中,而他爹荀緄也沒傅家那麼硬的骨頭,好險不險,差點就在高望被剿前應下了婚事。
當時荀紹年齡也還小,但也依稀記得這件事。
隻是身為晚輩不便談論此事,他剛剛已說漏嘴一回,此事隻能學著荀彧“笑而不語”,眼觀鼻鼻觀心地當壁花,豎起耳朵偷偷關注著荀彧的答複。
可惜荀彧並沒有正麵回答她的問題,隻是輕輕搖頭,四兩撥千斤地繞過了這道送命題,側頭看了眼秦楚,難得逾矩地反問道:
“難道主公不是嗎?”
“我?”
秦楚抬手蹭蹭鼻梁,忽一抬頭,恰好對上荀彧那雙滿含專注的桃花眼,不知怎地,微微一怔,片刻後才想起回答:
“能避則避吧……不能的話,也隻好認下了。”
不過走到她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除非皇帝想不開來替她安排,否則還真沒有什麼“不能避開”的情況。
也不知荀彧是否想到了這層意思,這位早年差點被親爹賣給宦官、直到現在還堅定獨身的謀士溫文爾雅地點了點頭,拋出了四個字:
“彧也一樣。”
秦楚:“……”
她腦中很不合時宜地跳出一幅張飛敬酒的畫麵,有點想笑。
正在她艱難的移開眼,試圖轉移注意的時候,荀紹終於開口了:“大將軍,塢堡到了——呃,那位也是您手下的將士嗎?”
秦楚定睛一看,塢堡前門停著匹烏黑的高頭駿馬,莫名覺得眼熟,眼皮微微一跳,又上前走了兩步,便聽到一聲熟悉的:
“主公!”
她一轉頭,微微瞪大了眼:“阿策,你怎麼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