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199(2 / 2)

十四立馬反駁:“怎麼能是為了虛名呢?大軍入藏,耗費的糧草、銀子、人力物力,難以估量。如今敗而未潰,說撤就撤豈非放虎歸山?”

胤禛不由拔高了聲音:“正是因為耗費過大而成效不顯,才需要撤軍重新調整。更何況你也該為舅舅想想,率領一支疲敝之師跟準噶爾決戰,萬一有個好歹,他一輩子打出來的名聲就都填進去了。”

十四嘲諷不服的神色一斂,片刻,仍是搖頭鄭重道:“你不了解舅舅,他會選擇打這一仗的。”

這話說的是事實,然而語氣一如既往地欠揍。胤禛頓時磨牙:“是,你了解。誰不知道你上趕著要給人家做兒子。”

“你!”

“誒誒誒,用膳用膳,湯都涼了。”胤祚搶在貓咪炸毛之前把他摁住,總算平平安安撐到上朝時分。

朝臣們已經陸續知道了前鋒軍大敗一事,皆是萬分駭然。

按照原本的計劃,中路軍好比一麵盾牌,擋住準噶爾援兵;前鋒軍好比一把刀子,直插叛軍心臟。如今刀子折了,盾牌卻還屹立不倒。是撤兵保存實力,還是前鋒滅了中路補繼續進攻拉薩?

論公,這一敗不知多少人身上的莽服要換囚衣。論私,滿人聚族而居,誰家還沒個在軍中效力的侄兒孫兒?原不過是看著清軍以數倍軍力對敵,獲勝十拿九穩才想著把孩子送去混一份功勞;都是從龍入關的,鐵杆兒莊稼吃著,誰願意為那兩個賞銀,眼睜睜看著孩子埋骨他鄉?

朝野上下反戰情緒高漲,紛紛上書請求皇帝撤軍。

康熙不置可否,任由他們吵得沸反盈天,然後施施然地宣布“此事事關重大,必須擇日再議,大家先回去歇著吧”。

明眼人都看出了皇帝明修棧道拖延時間,暗度陳倉繼續進攻的意圖。

胤禛隻得按下心中不滿,專心搞好後勤。十四也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前鋒軍不歸晉安指揮,現在撤軍他無功無過。但是繼續進攻,勝了還好,如果再敗,隻怕額倫特扔下的鍋也要扣到他頭上。

冬至節那天,繡瑜在暢春園陪太後吃羊肉湯,特意讓九兒接了蓁蓁進來。宴後,兄妹倆在向晚亭裡遇見,都十分憂慮。

蓁蓁看了他兩眼,忽然懊惱道:“我以前總覺得小嶽子長得蠢兮兮的,不及你和我阿瑪好看。現在想來,唉……”

饒是十四憂心忡忡,也被這話逗得大笑,摸著下巴得意了好長時間,忽然又一個瓜子敲在她腦袋上:“小丫頭片子,誰許你跟著叫‘小嶽子’的?沒規沒矩,那是你……咳咳咳咳!”

他話說一半,忽然見康熙的暖轎停在不遠處的榆樹下頭,忙過去見禮:“給皇阿瑪請安。您今兒怎麼有空來園子裡?”

康熙的臉色十分不善:“朕去哪兒還要向你請示嗎?”

十四唬了一跳,忙道:“兒臣萬萬不敢。兒子是想說,內務府的奴才太不懂辦事了,天寒地凍的,該叫兒子們到城外迎駕才是。”

康熙不置可否,忽又見了蓁蓁,奇道:“你是……德妃的娘家侄女兒?”

蓁蓁倒也不懼,大方地上前行禮:“奴才靖西伯之女烏雅氏恭請皇上聖安。”

康熙看她兩眼,神色稍霽:“起來吧,你難得進宮,四處走走。朕昨夜又夢到孝莊皇後,老十四,你代朕去佛堂給皇祖母跪一日經吧。”

“兒子遵命。”

康熙坐著轎子走遠了。蓁蓁不由同情地看他一眼,欲言又止。

十四苦笑不已:“知道你阿瑪對你多好了吧?”

蓁蓁小雞啄米似的點頭,眼瞼一垂,忽又帶出幾分傷感:“我要是個阿哥就好了。”

十四頗為詫異地發現小姑娘長大了,又可惜晉安在戰場上不得見,便摸摸她的頭說:“有我呢,彆操心了,好生在園子裡逛逛。來人,送格格去找五公主。”

“皇上來了?”繡瑜詫異萬分。這些日子南書房的燭火夜夜亮到三更。她隻當康熙必然無暇他顧。誰知他今兒竟然有心情到園子裡來了。

“他們在南書房吵翻了天又能怎樣?從京城到青海,八百裡加急都要跑上七天七夜。命令傳到青海戰場上,戰局早就天翻地覆了。朕準備授給你弟弟臨機專斷之權,大清未來十年的國運,就交到他手上了。”

“臣妾替他謝過皇上隆恩。”繡瑜捧上幾樣細巧糕點,說:“您用了點心歇上一會兒吧,晚膳時分臣妾叫醒您。”

“不急。”康熙似乎很有談性一般,攜了她在炕上坐下,問道:“你娘家似乎支庶不盛,雖然有幾房遠親,但是五服以內卻沒什麼人了。為何董鄂氏去世多年,不見你弟弟續弦呢?”

說到這個,繡瑜也相當奇怪。晉安一直說大事未決,恐將來連累女方。可是現在永和宮一係占儘上風,他手握重權,何以如此悲觀呢?

繡瑜隻能說:“許是他還念著董鄂氏吧。他也是老兒子,雙親在的時候都不太舍得約束,瞧著沉穩,內裡卻是無法無天的。中間又打了幾回仗,就這麼一年一年地拖了下來,如今竟沒人能管了。”

康熙不置可否,忽然又問:“老十四跟他倒是投緣,比跟兩個哥哥都強些。”

繡瑜不以為意,隨口回答:“小孩子麼,都崇拜英雄。”

“崇拜英雄?”康熙反問了一句,似有不以為然之意。繡瑜不由心生疑惑:“皇上今兒怎麼忽然問起這個?是不是十四又做了什麼惹您生氣了?”

康熙瞅了她兩眼,自顧自地撥弄著手上的佛珠,半晌隻抱怨說:“沒什麼要緊的,旁的跟他學沒什麼,可老十四連這不慕女色、子嗣不豐這一套也跟著學起來。二十出頭的人了,房裡尚且無人生養,這像什麼話?”

這番話繡瑜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此刻不由為弟弟叫屈:“皇上,不是臣妾偏袒娘家人,但是這生兒育女的事,哪裡能怪到彆人頭上?前方正在打仗,您可彆聽那起子小人嚼舌,反誤了大事呀。”

康熙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把手中書本一合,哼道:“朕是那種人嗎?不過是隨便問問。你也幫著瞧瞧,若這次他若能得勝還朝,朕指門好親事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