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 62 章(1 / 2)

蘇謙跟著其他選手一塊兒去預備登場了,但直播間裡的觀眾們都還沒醒過神來。

【所以其實不止是短跑,咱們謙少連110米欄都能預測?】

【是、是吧……】

其實蘇謙早已經講過了他所謂的‘預測’究竟是怎麼回事,無非就是對項目了解透徹,再一個就是觀察能力細致。

隻要將這兩點做到極致,那‘預測’就能達到一定的成功率。

蘇謙其實也並不是百分之百地準確,隻是他的每一次預測成功都超出人們預想,所以顯得格外驚人。

可是,如果說對項目了解透徹的話。

【朋友們,咱們謙少不會還練過110米欄吧?】

有人做出了大膽的猜想。

【不至於不至於,橫跨100米和200米就行了,110米欄的話……咳,咱們謙少還是太矮了。】

噗。

這話一出,直播間裡笑倒了一片。

蘇謙目前的官方身高是171,在100米短跑的選手裡都不算高的,不過100米的話還算好,長得高可以大步幅,長得矮高步頻也不是不能拚。

可是110米欄嘛,這項目裡,基本身高都在190上下,185以下都不好意思開口說話,身高180的選手在這項目裡都已經仿佛珍稀品種。

以蘇謙目前171的身高,說他練過110米欄確實有些過分。

隻不過田徑迷們確實很不解,為什麼蘇謙對於110米欄這個項目也了解得這麼深。

“哈~楸。”

前麵的兩場男女跨欄決賽已經結束,蘇謙也已經跟對手們登上了即將開始的200米決賽賽場。

蹲在自己的起跑器前,正在調節起跑器的蘇謙突然打了個噴嚏。

他茫然地抬眼看了看四周,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於是低頭繼續完成自己的起跑器調節。

——總覺得剛剛有人在說他的壞話。

本場決賽,因為蘇謙在預賽的最終總排名第一,於是最終被排在了第五道這個中間道次。

對於自己被安排在哪一個賽道上,蘇謙倒沒有太大的意見,不論在哪一個道次上,他所需要做的,都是全力以赴,認真地對待這一場比賽。

前一晚的預賽結束之後,經過一整晚的深度睡眠,蘇謙不敢說自己的體能已經百分之百恢複,但是他的身體恢複狀態絕對會優於通常參賽的其他選手。

在本場比賽裡,許淩雲位於他左前方的第六道上,蔣偉明位於他側後方的第四道上,吳建安則在更後方的第三道位置。

他們四人就占據了本場賽事最中心的四條賽道,也是本場比賽觀眾所矚目的焦點。

十天前,蔣偉明在L市分站賽的200米決賽上輕度肌肉拉傷,雖然經過檢查沒有肌纖維的撕裂,但十天的休養時間其實還是不夠的,他此時腿上還紮著拉傷束帶。

雖然如此,但是蔣偉明在昨天傍晚的預賽之中卻狀態不錯,跑出了一個他個人近期的較好成績。

現在這個決賽的準備時間,蔣偉明雖然沉默地一言不發,但整個人的狀態卻與蘇謙上一次見到時完全不同——是一種緊張之中帶著堅定的感覺,褪去了之前那種似乎開場之後隨時就要崩盤的崩潰感。

【果然,每一個選手都在竭儘全力地為這條賽道在努力著。】

蘇謙的腦海再度閃過蘇白此前對他說的那番話。

【大家都在為這一場比賽而全力以赴。】

【那我呢?】

蘇謙的目光看向賽道前方,他想——【我想贏!】

然後,蘇謙也不再過多地關注蔣偉明,而是全心投入到自己的賽前準備之中。

賽場上現在各個選手都在為自己進行賽前的最後準備,包括許淩雲、吳建安、葉宇航,他們都在活動自己的肢體,讓自己的肢體放鬆下來,以備應對馬上就要開始的決賽。

網絡直播的解說間裡,李海和林旭文照舊是這一場決賽的解說,他們兩人這會兒也正在為觀眾逐個介紹賽場上的選手。

當鏡頭掠過蔣偉明時,李海沒忍住,多提了一句:“在上一場L市的大獎賽分站賽中,蔣偉明在比賽之中肌肉拉傷,到今天才不到兩周時間。大家可以看到,蔣偉明選手的腿上還包紮有拉傷束帶。”

“不過雖然受傷,蔣偉明本次參賽的整體狀態卻很好,期待他在稍後的比賽之中能夠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

介紹完蔣偉明,鏡頭剛好就走到了蘇謙的跟前。

林旭文笑著接過了蘇謙的介紹:“蘇謙呢,目前可以說是今天在場年齡最小,但是預賽表現最好的選手。關於他和新加坡天才短跑少年克拉克兩人之間的隔空對決,想必很多觀眾昨天都看到了相應的新聞。”

“在昨天的比賽中,蘇謙在逆風狀態下跑出了21秒19的成績,以這個成績來合理推算,蘇謙現在應該是具備可以跑進21秒15以內的實力的。”

“具體蘇謙可以在今天的比賽中有怎樣的表現,我和李海都很期待,相信直播間前的各位也和我們一樣。”

“讓我們拭目以待。”

比賽即將開啟,現場的觀眾早已經按捺不住,想要站起身來,更加投入激情地觀看這場男子200米的決賽。

‘精神跑步大師’魏哲成今天也蹲守在現場,蘇謙的這連續幾場200米的比賽,快要讓他徹底成為蘇謙的粉絲了。

有天賦、有銳氣、心態好、成績好,這樣的選手誰不喜歡?

這會兒他也正扯著脖子上的哨子,一邊在嘈雜的現場喊著蘇謙加油,一邊吹響口中的哨子。

忽然,現場大喇叭廣播中出現了發令員的聲音,示意現場觀眾安靜。

隻一瞬間,觀眾席上的觀眾們都像被摁了暫停鍵一樣歇了下來,但觀眾席上的氛圍卻愈加緊張了起來——要開賽了!

賽場上,蘇謙正站在第五賽道的起跑器後,最後躍起跳了兩下,徹底舒展開自己的筋骨,等他再站定,臉上已經不是平時慣常有的天真又燦爛的少年模樣。

他的一雙眼慎重地看著前方,像是正在掃視自己前方即將踏足的賽場與敵人。

在他前後的其它賽道上,每一個選手的狀態也都與此相似。

即將開始的這一場決賽,對於賽道上的這8名選手而言,就是一場即將開啟的‘戰爭’——在這個殘酷的賽場上,勝利者永遠隻有一個。

“各就位。”

在發令員的指令下,賽道上的8名決賽選手各自繞到起跑器前,俯下身,兩手撐地,雙腳分彆踏上起跑器的前後踏板。

現場的觀眾正在壓抑著自己的聲音,生怕影響到選手的起跑聽槍。

偌大的L市體育場,數萬的觀眾都在屏息凝神,安靜的環境反而讓這個巨大的賽場顯現出一股緊張的賽前氛圍。

所有人專注的目光都放在此時賽道上的那8個身影之上。

然後,發令員發出了新的指令。

“預備。”

“砰!”

在清脆的發令槍響同時,賽道上的8道身影也同時啟動!

當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沉浸到比賽之中,周圍的嘈雜聲似乎也隨之褪去,蘇謙再一次進入到了這種近乎玄妙的狀態之中,似乎除了自己的心跳聲、腳步聲與規律的呼吸聲,餘下的聲音都與他之間有了一層由空氣阻隔的隔膜。

他能夠感受到風刮過他的臉頰,能夠感受到腳掌的每一次觸地所帶來的反彈力。

由賽道反輸而來的力量,讓他輕巧而矯健地在賽道上飛馳。

“蘇謙的起步很快!這是他一貫的優勢!”

在發令槍響運動員都起步了之後,李海習慣性地飛快掃了眼運動員起跑反應時的耗時,蘇謙的起跑反應時仍舊排名穩居前列。

但今天,在起跑時表現優異的選手不止是蘇謙一人。

“葉宇航!這位年輕的小將,他的起跑反應也幾乎不亞於蘇謙!”

蘇謙的起跑反應耗時僅僅0.127,而葉宇航在本場決賽中,起跑反應耗時也僅僅是0.134,兩人在起跑反應耗時上分彆居於第一第二。

不過與蘇謙不同的是,葉宇航雖然成功躋身決賽,但他預賽排名位次靠後,在簽選時,被排到了第九道這個最外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