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 175 章(1 / 2)

蔣偉明的晉級, 實在算得上是個意外之喜,畢竟這個半決賽小組中有費希爾、小澤裕太和李誌勳這三人,單純以實力排名, 蔣偉明的實力也相對靠後,蔣偉明既往的比賽之中,也鮮少有過賽場上狀態爆發的表現。

不曾想,這一次的亞錦賽的半決賽上,蔣偉明一改曾經的頹靡, 竟然在這場半決賽中一舉拿下了第二的名次。

日本隊的小澤裕太從起跑階段就出現了失誤,雖然在中後程他全力追擊, 但終究沒能衝進前二,李誌勳雖然沒有失誤,但蔣偉明本場的表現確實出色, 即便李誌勳同樣發揮得不錯,最終與蔣偉明卻仍舊還是差了一線。

觀眾席上, 邢遠誌等人在看到蔣偉明成功第二名衝線時,也興奮得站了起來歡呼,而在現場大屏將半決賽第一組的選手成績亮出之後, 網絡前關注著這場比賽的觀眾們也又一次發出了歡呼。

“20秒48!恭喜蔣偉明!晉級決賽的同時, 他的個人曆史最好成績也得到了突破, 他也是目前我國現役選手中, 第二位跑進20秒50以內的選手!”

後場預備登場的選手中, 蘇謙也在其中, 一邊簡單地維持著自己身上熱身後的狀態,一邊看著後場直播電視上的實時賽事結果,在看到蔣偉明的成績後,他也眼前一亮, 露出了開心的笑意。

雖然眼下蘇謙馬上就要開始屬於他的半決賽,不過可以看得出,他的狀態還是相對輕鬆的。

上午的預賽之後,在抽選晚場分組時,知名非酋錢難得也運氣好了一把,他所在的半決賽第三組中,並沒有什麼實力特彆強勁的對手,費希爾被分派在了第一組,台北隊的宋亦堂在半決賽第二組中,像是小澤裕太和李誌勳這樣具備一定實力的選手,也去了第一個分組紮堆。

在除了宮城圭悟之外實力最強的日本選手三木英鬥,在半決賽也被分到了第二組中,以至於放眼看去,蘇謙所在的半決賽第三小組就幾乎沒有強力的對手存在了。

網絡上,田徑迷們剛聊完半決賽第一組蔣偉明的情況,自然也就聊起了即將開賽的第三組,有人覺得這挺好,但也有人覺得有點可惜——這樣一來蘇謙在半決賽上沒有對手,恐怕也很難可以跑出一個很好的成績,要想看到蘇謙跑進20秒38以內的成績,大概隻能等到明天上午的男子200米短跑決賽了。

【?可惜?兄弟們,你們是不是忘了什麼?一會兒日本時間7點50,就是男子4X100米短跑接力的決賽了啊!謙少現在這個分組情況,難道不是上上簽嗎?】

在部分有些惋惜的評論底下,有人清醒地發了這樣一條評論。

誒?

看到這消息的田徑迷當即醒悟了過來——嘿!還真是這個道裡啊!

這他們謙少要是在剛剛的半決賽第一組,在半決賽階段就先跟費希爾對上了,然後還要在小澤裕太和李誌勳他們的追擊下保持住自己的晉級資格,那在200米的半決賽上消耗的體能就也太大了。

這會兒他們謙少半決賽可以輕鬆晉級的話,在單項賽事上消耗較少,對於今晚的4X100米接力決賽確實是個利好消息。

從半決賽的第一組賽事之後,接下來的半決賽第二組和第三組賽事,晉級選手都沒有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料。

半決賽第二組中,台北隊的宋亦堂和日本的三木英鬥強強相對,不過宋亦堂與三木英鬥似乎也都在控製自己的體能消耗,雖說強強相對,兩人的比拚卻並不激烈,第二組中,除了他們兩人之外,也並沒有其他能夠對他們造成威脅的選手。

在第二組的賽事結束之後,宋亦堂略勝一籌,以20秒53的成績拿下第二組的小組第一,三木英鬥則以20秒62的成績贏得第二。

至於蘇謙所在的半決賽第三組,蘇謙從起跑開始就全程領先,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原本應該是他以往到了狀態最好的時候,蘇謙卻略微收斂了自己的速度,後方的黎巴嫩選手在最後20米階段與蘇謙之間的距離已經十分接近,但最終蘇謙仍舊穩穩地以20秒55的成績輕鬆拿下了小組第一。

3個男子200米短跑半決賽的分組賽事全部結束之後,除了直接晉級的三個分組前兩名選手之外,最終仍舊是第一組中的李誌勳與小澤裕太拿下了遞補晉級的資格。

至此,男子200米短跑的全部選手名單已經出爐。

蘇謙從200米半決賽的賽場上下來後,已經是差不多傍晚6點的時間了,中國隊的工作人員迅速地將他引導到了休息室中,讓他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好地得到休息和體能的補充。

如果說今天是蘇謙在亞錦賽上賽程壓力最大的一天,那麼現在,就到了今天壓力最大的時刻了。

在前一天的接力預賽之中,國家隊中這支全新的接力隊已經以38秒88的成績得到了實力的驗證,但僅僅隻是這樣還遠遠不夠。

他們還需要證明,自己有著足夠的穩定性,以及能夠在強大對手的衝擊下,跑出更好成績的能力。

今晚的這一場決賽,中國接力隊需要麵對來自日本、台北、泰國、韓國、阿曼等不同國家接力隊的衝擊。

其中,中國隊最強的兩個對手自然就是有著魏若恒、宋亦堂兩人所在的□□隊,以及雖然有北川宏明、宮城圭悟缺席,但仍舊實力強勁不可小覷的日本隊。

除此之外,泰國隊由於交接棒技術上的優勢,對於中國隊也並不是沒有威脅。

國內網絡直播的解說室內,李海和林旭文趁著接力賽還沒正式開始,也在簡單地聊著國家隊所需要麵對的這些決賽階段的挑戰。

“大約1個小時後,就是今晚大家最關心的一場決賽——男子4X100米短跑的賽事了。因為我國男子接力隊大膽在冬訓期間調整了接力隊的人選和架構,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大家對於接力隊的最終水平和麵對高壓情況下的競賽成績都很擔憂,那麼今晚這場決賽,也該到了驗證我們這次接力隊最終水準的時刻了。”

李海與林旭文兩人簡短的對白之間,就先交代清楚了這次男子百米接力的最重要意義。

而說完這些之後,林旭文又談到了這次國家隊所需要麵對的對手:“其實綜合看來,今晚我們最大的對手仍舊是日本隊,可能有部分觀眾不太了解情況,覺得日本隊這次有北川宏明和宮城圭悟這兩位選手缺席,所以不如日本隊。”

“不過實際情況並不能這樣來看。”

“不錯。”李海點了點頭,介紹起了日本隊的情況:“大部分觀眾應該都了解,大約從十幾年前,日本接力隊突然崛起,這其中有日本隊各個隊員平均實力在10秒20以內的原因,也有日本隊傳接棒技術特殊的原因……”

日本在傳接棒上,采用的是上挑式的傳接棒技術,這種傳接棒技術優勢在於選手相互時間在傳接棒時的速度損耗極小,但缺點同樣十分突出,這是一種比較容易失誤掉棒的傳接棒方式。

隻不過日本隊通過選手大量、密集的傳接棒技術訓練,將傳接棒可能造成的失誤降低到了最小的可能性。

這一次的賽事,雖然缺少了兩員大將,但是日本隊內的這些接力選手,不僅每個都精通在各個棒次的跑動技術,而且遞補選手從個人實力上來說也絕對不弱。

這是一支有著精良技術以及高精度配合的隊伍,目前的中國隊即便是麵對遞補陣容的日本接力隊,也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當然,中國隊在傳接棒技術上以及隊員的配合默契度上也同樣十分優秀,隻不過與上挑式傳接棒技術相比,中國隊所采用的傳接棒技術雖然穩當,但在傳接棒的過程中卻難以避免速度的損失。

這一點上來說,□□隊也應是同樣的。

並且預賽的階段中國隊戰勝過台北隊,裡應對於台北隊的對抗上具備一定信心了,但真要說起來,台北隊在預賽階段未必就是全力以赴的狀態,到了決賽階段,兩隊之間的勝負又顯得難以分辨了起來。

至於泰國隊,雖然泰國隊的4名隊員實力未必出色,但泰國隊與日本隊采用的是同樣的上挑式傳接棒技術,如果泰國隊能夠4棒之間均不失誤,那麼對於中國隊來說,也不是沒有威脅。

在4X100米的接力賽開始前,李海與林旭文已經將中國隊所需要麵臨的接力賽挑戰挨個兒介紹了一遍。

隨著他們的介紹,賽前的緊張氛圍也逐漸濃鬱了起來。

後場的休息室裡,蘇謙在200米的半決賽結束之後,在休息室裡歇了1個小時後,也跟冼望星、劉威、陳良等幾個隊友前往了熱身場地,進行決賽前的最終熱身與簡單傳接棒合練。

這會兒的熱身場地中,各個隊伍的選手們也已經在這裡做起了準備,麵對中國隊在預賽階段已經驗證過的全新陣容,這些隊伍的選手眼裡也頗為警惕。

可以說,中國隊以及國內的田徑迷們對於這些隊伍滿懷緊張的同時,這些隊伍對於中國隊的全新陣容,同樣帶著十二分的緊張感。

特彆是預賽階段沒有跟中國隊交手過的隊伍,反而對於中國隊目前的全新陣容要感到更加地擔憂。

熱身場地之中,各個隊伍相互之間已經隱隱有相互對峙的張力呈現,不少選手特彆是在麵對蘇謙和冼望星這兩個組合時,臉色上也都會不由自主地帶上一絲的緊張。

當時間轉到晚間7點35,女子4X100米短跑接力的賽事已經先一步開始,與最終結果尚且撲朔迷離的男子接力賽相比,女隊的4X100米短跑接力就沒有那麼複雜,在決賽階段的全力交鋒之後,中國的女子4X100米接力隊成功在這場比賽之中拿下了一枚金牌!

這也是田徑國家隊短跑組在本次世錦賽之中,所拿下的第二枚金牌。

上一秒,國家隊的眾人以及田徑迷們都還沉浸在女子接力隊成功奪金的興奮之中,但下一秒,隨著男子4X100米短跑接力隊成員們的登場,所有人的心又重新懸到了最高點。

“來了。”

觀眾席上的中國選手區席位上,邢遠誌輕輕吸了一口氣,看著眼前的場景,麵色嚴肅。

國內網絡直播間的解說室中,李海與林旭文兩人也將情緒從先前的興奮之中轉了回來,麵對眼前的賽事,重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狀態。

與前一天的預賽階段相比,又或者與上一場的女子接力決賽相比,這會兒觀眾們隻覺得自己緊張的心情要比此前又要劇烈上了數十倍。

【瑪德,我這心臟怎麼砰砰砰跳得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