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第 269 章(1 / 2)

從5月初的鑽石聯賽S市分站賽之後,王成望和邵若軒這兩個國家隊的新晉選手的名字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了許多人的眼裡。

他們兩人也早已經過了試訓期,已經正式被選調進國家隊,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們倆也已經進入了國家隊短跑組的奧運備戰大名單。

邢遠誌在代表國家隊短跑組去參與奧運大名單擬定的相關會議時,王成望和邵若軒這兩人的成績和國際排名也已經上報到體總,作為有可能獲得奧運資格的待定選手之一。

從鑽石聯賽之後,大約有40天的大周期,王成望和邵若軒兩人幾乎是一刻不停地四處奔波著,而在這種高密度參賽的情況下,王成望和邵若軒仍在其中大約70-80%的賽程中保持了自身穩定的狀態。

大約6月中旬的兩場賽事之後,邵若軒的100米和王成望的200米已經穩定在相對安全的奧運參賽達標資格範圍以內。

當這個消息傳回國內之後,國內的田徑迷也奔走相告,慶祝這個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喜訊。

截止此時,中國隊在男子百米項目上,有冼望星(成績達標)、蘇謙(成績達標)、邵若軒(積分排名達標)等3位選手拿到了奧運參賽資格,這是中國隊隊有史以來首次在奧運男子百米短跑項目上可以有選手滿員參賽。

不僅是男子百米短跑項目,在男子200米上,蘇謙(成績達標)和王成望(積分排名達標)這樣有兩名選手同時達標的情形,也是首次。

王成望在參加完6月中旬的一場國際田聯挑戰賽之後,就先行一步回到了國內,而在另外一個分站賽上,邵若軒仍舊在為他的男子200米短跑參賽資格奮戰。

因為每場比賽,邵若軒都是連拚兩槍,部分賽事還有預賽需要更多的拚搶,因此邵若軒在這四十多天的比賽中,整體狀態的穩定性不如王成望。

不過隻要關注過他的參賽強度就能夠知道,他在這40天中已經跑出了一個‘非人’的狀態,如果不是他在過去三年中為自己的體能儲備等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40天對他來說必然是一個無法完成的挑戰。

但是他還是撐下來了,依靠的就是過去3年多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與堅持。

王成望與邵若軒參加的這些積分賽,並不是每一場都在國內有直播轉播,特彆是鑽石聯賽之前所參與的幾場賽事,國內隻知道他們的最終成績,基本沒有人看到他們的賽事直播情況。

等到了國內的鑽石聯賽S市分站賽之後,褲褲子網絡直播平台憑借著他們體育直播項目boss敏銳的嗅覺,找到了國家隊了解到了邵若軒、王成望還有周一鳴、蔣偉明幾人所參與的賽事,然後由平台團隊快速和各個賽事方簽訂了網絡直播或網絡轉播的協議。

應該說褲褲子這個平台在體育轉播上確實有野心也有想法,他們不僅在短跑這裡簽約了諸多賽事,同時也跟進了不少或熱門或冷門賽事的選手刷賽進程,甚至還在官方的直播頁麵做了【奧運資格獲取倒計時】的一個專屬頁麵,上麵有是實時更新的各個項目選手國際積分排名和資格獲取情況。

而褲褲子也憑借對這方麵嗅覺的敏銳,成功地吸引到了一批新的平台用戶,將自己專業體育直播平台的標簽和定位都又更加清晰地呈現在了目標用戶的眼前。

也正是因為有且僅有褲褲子的這個直播,國內的田徑迷這段時間可以說都鎖死在褲褲子直播平台上了,隨時在褲褲子上跟進最新的賽事情況,不論是在田徑王國論壇討論還是在微博上討論,引用的賽事視頻來源都是褲褲子。

王成望、邵若軒他們幾人的賽事,也因為有褲褲子的介入,而有了更多關注的人群。

隨著他們倆100米和200米參賽資格的基本確定,田徑王國論壇中討論這個話題的人也更多了。

其中主要談的還是對於邵若軒200米參賽資格的猜想。

因為體能消耗和狀態起伏還有參賽場次的原因,邵若軒在100米的資格獲取上相對順利,而在200米奧運參賽資格的獲取上則相對艱難了一些——譬如此前的鑽石聯賽S市分站賽,100米和200米的外卡都隻有一張,其中200米的哪張外卡就給了當時200米積分相對靠前的王成望,邵若軒僅參加了100米的比賽。

而在這個周期中,邵若軒的200米成績確實沒能超過王成望,目前為止他的200米PB還是最初在Z市分站賽上的20秒33。

這一回,在王成望先行返回國內之後,邵若軒在捷克俄斯特拉發站的比賽中,在綜合考慮後戰術性放棄了100米的競賽,而是僅選擇參加了200米的比賽。

或許確實是放棄了百米的賽事,減少了體能和狀態的消耗,邵若軒在這一場比賽中跑出了近兩個月來的第二好成績,20秒37的成績不僅讓他拿下了該站比賽第三名的理想排名,也讓他憑借這一站的積分,勉強將自己的國際田聯積分排名拉到了獲得參賽資格的邊緣。

國內,微博上

【#奧運資格倒計時#擦呀,剛剛結束的那場比賽,我估算了一下積分,這沒看錯吧?小邵這也有希望兼項參賽了?!】

在邵若軒的200米賽事結束的那一刻,微博上就有田徑迷先蹦躂了開來。

因為這持續了一兩個月的奧運參賽資格話題,早就有人弄熟了國際田聯計算積分的那一係列複雜公式,並且先將邵若軒等人將要參加的賽事等級等固定選項填寫完畢,隻等邵若軒等人的賽事成績和排名出來,然後往上麵一填,就能得出最終的積分分數。

這個表格還有一張對應的國際排名表,這兩樣目前已經是國內短跑愛好者人手一份的標配資料了,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在比賽剛出成績的那一刻,微博上就有人可以直接蹦躂起來——因為他們經過計算,也得出了邵若軒有可能和蘇謙一樣,拿下兩項奧運參賽資格的可能性。

哦,準確說來也不一樣,雖然邵若軒拿下了100米和200米兩個項目的參賽資格,但事實上所有田徑迷都知道,蘇謙手上實際上是有100米、200米和400米這3個項目的參賽資格的,隻不過因為體能分配問題,確實無法兼顧,最後才選擇的是100米和200米。

但不論怎樣,邵若軒確實已經有可能可以拿下兩項參賽資格,因此所有看完比賽的田徑迷都很興奮。

10L:【絕了!今年這屆奧運,哪怕有時差我也追定了,這個短跑的參賽情況,不看不是中國人!】

13L:【已經攢了一年的年假,就等奧運田徑賽程開賽了!】

17L:【不是,小邵的話,雖然確實有機會,但是目前看來說確定的話,其實還是有點危險吧?】

有人興奮,當然也有人相對冷靜。

17樓這個提出質疑的田徑迷說的沒錯,邵若軒目前的排名,大約就在拿到資格的邊緣位置上,現在雖然說已經是6月中旬了,但是最後的這半個月時間,各國都有奧運選拔賽開賽。

這是各國為自己國家有希望或已經有資格參加奧運的選手舉辦的一場賽事,在各國的奧運資格選拔賽之中,完全還有可能會有不同的變數出現。

同時這半個月時間,國際賽也仍舊還有零星的賽事。

可以說,不到截止的最後一刻,處在邵若軒的那個排名位置上,誰也不能說他就能確定參賽資格了。

也不僅是國外的選手,就以國內的選手為例,周一鳴和蔣偉明在這兩個月的比賽之中,雖說狀態不如邵若軒和王成望,但他們的國際積分排名也在六十多名的位置,不能說就完全沒有成功翻身的機會。

2024年6月22日

在邵若軒參加完捷克俄斯特拉發站的大獎賽之後,他就第一時間返回了國內,在短暫的休息之後,他就開始了對6月22日開始的全國田徑奧運選拔賽的備賽。

從5月到6月,王成望、邵若軒、蔣偉明、周一鳴他們幾人在外奔波,而蘇謙、冼望星和虞爽幾人則看起來要輕鬆得多。

這兩個月,蘇謙也同樣有屬於他的各項賽程,但是賽程的密集程度和狀態消耗程度則要小得多。

而且與上一賽季不同,蘇謙不僅參與了國際賽事,事實上他在國內也同樣參加了幾場比賽——隻不過這幾場比賽都是田管中心主辦的並不對外開放的精英邀請賽,邀請的對象也不僅局限於國內的田徑精英,同時還有亞洲範圍的一些精英選手。

這些選手衝著有蘇謙、冼望星等名將參賽的噱頭前來參賽,而蘇謙和冼望星也借著國家隊為他們創造的機會,在這些實戰的賽場上,儘可能放鬆地摸清自己放鬆時的成績,又或者做一些起跑狀態的練習,同時調整自己的比賽狀態。

國內,國外,成績達標組和刷賽衝擊資格組,以邢遠誌為首的國家隊短跑教練組在這兩個月時間內也同樣忙得焦頭爛額,通過各種渠道儘可能地保證這兩組不同需求的選手都能夠在奧運到來之前,得到最好的訓練和比賽機會。

總算,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等待和努力,一切都幾乎有了最好的結果,蘇謙和冼望星還有虞爽的狀態都按照計劃中一步步理想地攀升,而邵若軒和王成望的奧運參賽資格也幾乎已經收入囊中。

接下來,就看這一場奧運資格選拔賽上,邵若軒和王成望能不能保住他們自己的成績和參賽資格了!

奧運之前,奧運資格的爭奪,終於進入了最後的白熱化階段。

6月25日開始的這場選拔賽比賽,是在B市的中心體育場舉辦的,這裡也是曾經舉辦過B市奧運田徑項目比賽的體育場,將田徑的奧運選拔賽放到這個場地,很顯然也是希望參與賽事的選手們能夠借著這個好意頭,成功地踏上真正的奧運賽場。

也因為賽事的舉辦就在B市,蘇謙他們也不需要特地前往外地備賽,而是會在比賽開始前,由田徑國家隊的大巴車將他們統一送往比賽場地。

“居然就到了選拔賽的時候了……”

在前往選拔賽現場的大巴車上,有人感慨了這麼一句。

大巴車前排,蘇謙正在久違地拍照,準備快樂發個微博呢,就聽到了這句感慨。他看了看發出感慨的隊友,嘿嘿笑著撓了下頭。

他知道車上的隊友們不是每一個都有機會拿到奧運的入場券,所以沒有多說什麼。

事實上,本賽季,為了要在奧運周期調整出最佳的競技狀態,從Z市挑戰賽之後,他就沒有在賽場上痛快地全力奔跑過了。

這些是為了能夠在奧運賽場上迸發出最強的狀態,他也已經可以感受到,自己對於比賽的渴望已經越來越強,很快就將要攀上頂峰了。

隻是道理他當然都懂,但是這種漫長的等待確實有些太難熬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點到奧運開賽的時刻,想要到可以全力以赴的那一刻,徹底點燃自己體內已經沉澱許久的激情,痛快地在賽場上將它們釋放出來。

這輛大巴車上,蘇謙沒有開口接話,倒也沒有顯得有太特彆,因為此時車上整體的氛圍都顯得有些凝重。

究其原因,奧運選拔賽將決定許多選手的命運——能否登上奧運賽場的命運。

中國的田徑項目中,有短跑這樣的弱項,當然也有其它強項,比如在女子20公裡競走上,成績達標的選手就遠遠超過了奧運限定的3人的參賽名額。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男子20公裡競走、50公裡競走、男子和女子馬拉鬆,男子跳遠、女子鉛球等一係列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