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碰了頭。
宛宜道:“太子?”
四阿哥微微頷首,伸手過去扶著宛宜,沉聲問道:“身子怎麼樣?”
宛宜笑:“都好呢。”
在娘家住著,怎麼不舒心呢?
四阿哥這才鬆開手,好好此時走過來和暖暖兩個人一人一邊扶著,進宮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弘暉掏出油紙包一人遞了一塊桂花糕,宛宜那邊也有一塊。
在外麵的時候,糕點自然不缺。
不過宮裡麵,禦廚的手藝到底高人一等,這些糕點上,也的確做得極好。
宛宜吃了一塊,覺得不錯,麵前又多了兩塊。
宛宜心滿意足地笑了。
梁九功總覺得自己的出現是個多餘的,或者說前麵的一家人壓根就沒有看到他的存在,完全無視了。
梁九功忍不住低頭。摸了摸鼻子。
他好歹是萬歲爺身邊的近侍,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到了被人忽視的地步吧。
大人還可以說是故意的,可是兩位格格呢?
也是這般?
可梁九功的眼睛同樣毒辣,偏覺得自自然然地,就好像從前就一直是這樣的。想到這,心裡一歎,往旁邊站了站。
直到那邊家裡人敘了話。
宛宜點頭:“德額娘那邊我已經準備了年禮。往年不在。今天補送也是一樣的道理。”說完對三個孩子道:“見了長輩,要有禮貌。”
三個人都是到了覺得自己是小大人的年紀,但因為是額娘說得。都乖乖應承。
到了寧壽宮那邊,就感覺蕭條了許多。
宮殿還是那個宮殿,年年修建。
但凡有了好的,康熙都不會吝嗇往寧壽宮裡搬。
明明看著還是那麼珠光寶氣。但走進去的時候,就覺得寂寥了許多。
太後一直在等。
她如今睡得少。天還沒有亮就起來了,在正殿後麵的佛堂裡麵念了一會兒佛經,吃了一碗粥,又躺下去睡了一覺。
這個時候。四阿哥一家人才過來。
太後心裡急,出來的時候,就沒有怎麼打扮。隻穿著常服,一從簾子後麵出來。看到那相似表情的一家五口,就忍不住笑道:“來了啊。”
“皇瑪嬤。”宛宜站了起來。
好好和暖暖趕緊過去,代替宮女扶著太後,兩個人殷勤地扶著太後坐在寶座上,嘴裡說著好聽的話。
老祖宗長,老祖宗短的。
“好,好,都好。”太後喜形於色,看了看左右站著的孫女,又看了看已經小有氣勢的弘暉,這才打量起宛宜。
“你看著比走之前好許多了。”
宛宜眉眼彎彎,福了福身子,笑道:“讓皇瑪嬤牽掛了,孫媳好著呢。能吃,能喝能睡,心情也是不錯。這不,是到您麵前表功來了。”
太後怔了一怔。
宛宜捂嘴笑:“您不是說,讓我再給爺誕下一子。”
這事倒是沒有寫在折子上。
太後大驚且大喜,趕忙伸手拉著宛宜往寶座上一帶。
“怎麼不早點說,是好消息啊,好消息。”
生生死死,雖說是看慣了。
宮裡每一年死的人都不少。
可蘇麻拉姑的死,對太後的打擊隻在孝莊之後,這麼多年陪伴下來。可她死了,太後就開始想著自己的事情。
她能活多久,會不會突然就……
患得患失的情況下,寧壽宮裡的氛圍都受到影響。
可是新生兒的即將出現,讓太後覺得烏雲被驅散開來了。
“這一次可一定要好好養著,爭取給胤禛多生幾個嫡子。”想了想對弘暉說道:“有弟弟的話,也能幫你一些。漢人不是有句老話,打架的時候,要兄弟一起上陣嘛。”
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弘暉一抿嘴唇,彎了好看的眉眼,笑著說道:“弟弟好,現在隻有弘昐一個太少了。等額娘生了弟弟,我就帶著他們玩,教他們學習。”讓他們過了周年就開始握毛筆,兩歲就站馬步。
習文練武!
“你和胤禛把三個孩子都教養地很好。”太後以為不在宮裡這些年,多少浪費了年紀,隻是看著弘暉卻也是不錯。
宛宜含蓄笑道:“都是爺的功勞。皇瑪嬤您不知道,如今三個孩子都是最親近爺的,我這個額娘都得靠邊站呢。凡是爺說的話,兩個人都乖乖地答應了。當初起了小名叫好好、暖暖,卻是成了四爺的好女兒,暖棉襖。”
“額娘,難道我們不貼心您嘛。”好好撅著嘴。
宛宜隻得應:“貼心,當然貼心。”
“都是貼心的。”太後眯著眼睛笑:“你來信的時候說讓哀家起名字,可哀家哪裡認識幾個字,就請了皇上來想。當時蘇麻也是在的,蘇麻……蘇麻。”
太後的聲音漸漸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