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儒學(1 / 2)

不過事實證明是薛夷光多慮了,等到她見到據說發明了水泥的商人後,她才知道這個水泥確實是仿照羅馬當初所用的水泥製成,這種失效的羅馬水泥是其自己琢磨出來的。

“如此說來你精通羅馬語?”薛夷光看著被帶到自己麵前的人,驚訝地問道:“你去過羅馬?”

“草民是商人,去過不少地方,歐羅巴等一些地方都去過。”此人叫做焦永,他答道:“草民從小跟隨父親去過很多地方,所以這一路上的語言不說多精通,日常的交流什麼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羅馬的文化,是草民十分感興趣,特地在當地住了一段時間學的。”

薛夷光沒有想到這個時代還有這樣的人才,她很是欣喜,道:“我聽說你喜歡翻譯東西,你都翻譯過什麼?”

“一些當地的詩詞文章,還有一些幾何等算學方麵的書籍,都略有一些涉獵。”焦永老老實實地答道,這些都是她感興趣的,隻不過家中的人都不支持他翻譯這些東西覺得沒用,隻是沒有想到聞名天下的皇後娘娘會對西洋學說這麼感興趣。

這讓焦永一時間高興又興奮,這說明他之前做的那些都是有意義的。

“若是可以,我想要看看你翻譯的那些東西。”薛夷光對著焦永笑道:“還有,你想不想入朝為官?”

焦永沒有想到這樣天大的好事會落到他頭上,要知道商人的地位和官員那是天差地彆,他父親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改變商人的身份,從商變農,讓他去考科舉,隻可惜他誌不在此,他對做文章沒什麼興趣,天賦也不大。

焦永從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夠得到皇後的垂青,不用從商轉農,直接就成了士。

從小到大,其實焦永都沒有想過自己能夠做官,他雖然喜歡讀書,但是對有著各種要求的科舉確實沒有辦法,他不擅長科舉,他也不想要科舉,他喜歡到處見識各地各國的風光,喜歡去那些在大魏從來沒有記載的地方,喜歡各地的風俗文化,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科舉上不會有成就,相反他喜歡行商途中的各國風情。

“草民恐怕當不了官。”焦永想了想,最後還是拒絕了薛皇後的一片好心,他知道自己這樣的做法是不敬,是不識抬舉,但他還是道:“草民不擅長做官,而且也當不了一個好官。”

薛夷光聽後覺得好笑,她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在大魏不想當官的人,可以說這位焦永是個特例了。

“怎麼就當不了一個好官了?”薛夷光笑著問道,焦永是人才,而且隻從他會的那麼多語言來說,他可以算是一個天才,不要覺得行商的人就一定會這麼多的語言,更多的交易可以不依靠語言,而且當地或者是他們身邊也會有類似向導一樣的人,能夠精通多國語言的人,在語言上可以說是相當有天賦了。

“草民受不了呆在一個地方太久。”焦永實話實說道:“而且草民也不會做官,治理一方這些草民也學不會,草民隻能多翻譯一些書籍,其他的真的做不了什麼。”他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

薛夷光聽到這話有些好笑,像焦永這麼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說是不多了,她笑道:“我也沒想過讓你為政一方,就是你願意,我也不敢讓你去。”她算是理解焦永是什麼人了,這樣的人不喜歡自己被束縛,有個性,堅持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夠走遍世界。”薛夷光笑道:“了解當地更多的文化和知識,了解當地最先進的技術,將這些技術和知識翻譯好傳回大魏,如此功勞就很大了,若是你願意為大魏出一份力,我倒是可以舉薦你任文英閣學士,日後你去各地,也好有大魏的庇佑。”

現在至未來的幾百年,正是西方飛速發展的時候,薛夷光自然是希望這個時候大魏不要落在後麵,她會在大魏鼓勵創新,努力發展科技,但科學的發展本來就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不斷地吸取外來的先進知識,融為自己的知識,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閉門造車那是絕對不可行的。

曆史上凡是強大的王朝,它們都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開放包容,隻有開放和包容才能創造出盛世。開放和包容是一種對文化和國力的自信,不怕外人學走我們現有的科技,那是因為我們能創造出更先進的知識,這就是一種自信。

對現在的大魏,薛夷光認為現在的大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足夠的國力去支持自己開放和包容。

焦永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不用呆在大魏,可以繼續自己的喜愛,也一樣可以得到官職,這對他來說欣喜極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要是還不答應,那就是真的不識抬舉了,而且他也願意答應。

“草民願意,謝娘娘恩典。”焦永趕緊對著薛夷光叩首謝恩。

“回去後彆忘了將你翻譯的書拿來給我看看。”薛夷光笑著道,一個翻譯巨匠其實是很難得的,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首先要經過語言和文字的轉換,若是語言不通,談何交流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