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哥。”陳馥野說,“彆念了,你走吧。”
被打斷下一段詩朗誦,店小二隻好懨懨閉了嘴,轉頭端盤子去了。
等飯的間隙,陳馥野把瓦匠鋪給的憑票拿了出來。
“既然是明早開工,那今天我們收工的時候,就得把攤子給瓦匠騰出位置來。一共就三十平方尺,大約三天能打好模子,順利的話五天就能完工,正好趕上應付檢查,至於裝修的事情之後再論,你看怎麼樣?”
“完全沒問題。”看完憑票,金芸心點頭,“如果不考慮那些貨物的話,三十平方尺,換算一下也就是三個多平方米,對於我們目前的店麵來說,倒是完全夠用了。”
過一會兒,店小二逐個把菜端了上來。
燉生敲香氣濃鬱,裡麵的濃稠湯汁尚在咕嘟咕嘟冒泡。一勺舀下去,鱔肉沾滿湯汁,豬雜軟爛無骨,
蟹黃湯包一個個單放在陶碗裡,用筷子戳開一個孔,裡麵的蟹黃橙紅流油,一不注意就全淌進碗裡,得用勺子來吃。
鱸魚個頭巨大,淋上醬汁,皮肉用刀劃開,露出白淨如玉的蒜瓣肉,光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最後,店小二又端來熱氣騰騰的三碗大米飯。
餓了一上午,三人不約而同都沒多話,隻是埋頭苦吃。
大快朵頤中,來往飯館的人也逐漸多起來。加上街頭巷尾消息靈通,袁捕頭那幫人一天就巡回一趟,他一走,那些攤販便又以生死時速再次出攤。
沿街傳來報童的聲音:
“《金陵日報》今日熱點,原太醫院院判,現東壁堂教授李時珍出席應天府學術論談大會,為當今學界指明道路,在場醫者無不潸然淚下……”
“知名藝人馬湘蘭亮相《浣紗記》排演現場,胭脂色號引起新一波彩妝潮流,你是否獲得了時下流行的湘蘭色?”
隨耳聽著,金芸心抬起頭:“嗯?這個《金陵日報》話題範圍跨度這麼大嗎?”
“那是自然!”房守仁夾菜夾得飛起,“你彆看這隻是一家日報,細究起來,《金陵娛樂夜談》、《秦淮商賈周刊》等等也都是他們家的,這個《金陵日報》隻是一個熱點內容彙總而已。”
陳馥野腮幫子鼓鼓的都是米飯,聽著點點頭。
這麼一想來,自己剛被江潮衝到水街岸上時,似乎曾經路過那家報社。
報童還在繼續沿街販賣:
“徽州府茶葉采摘季,茶農在黃山腳下安營紮寨,氣勢如千軍萬馬!麵對本報記者采訪,徽州茶農紛紛表示:能不能彆耽誤我時間?”
“應天府官方通告:秦淮兩岸近來頻有可疑人士出入,五軍都督府已介入調查,請附近居民夜間嚴閉門窗,保護好自身及財產安全,遇到可疑麵孔請及時舉報!”
“……”
聽到這裡,陳馥野停頓:“認真的嗎,這麼嚴重的問題放在最後一個說?”
“可、可疑人士?”金芸心睜大眼睛,悄聲,“跟我們應該沒關係吧?”
想到烏衣巷裡的見聞,陳馥野篤定搖頭:“說實話,這個形容詞暫時還輪不到我們。”
至少表麵上應該是輪不到。
報童走到麵前詢問:“買一份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