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很平穩,也無人來找事,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
喜兒早早就讓紀康在自家門口掛起了兩盞大紅燈籠,還放了好幾掛鞭炮。
北方的上元節沒有元宵賣,但是喜兒空間有糥米,她加工了一袋糯米粉,從空間拿出來。
配製了好幾種餡,有黑芝麻,五仁,果泥三種餡料。
羅老太不會做湯圓,紀康也幫不上忙,她一個人整整作了五十斤。
讓紀康給蕭家送了十斤,給許掌櫃送了十斤,給蘇掌櫃送了十斤,給老馬留了十斤,等他下午路過鎮子的時候再給他。
除了蕭家,其它人都沒吃過,她特意給他們說清了煮的時間,又告訴他們不能多吃,這元宵吃多了不易克化。
喬氏收到元宵後,立即讓廚娘把各種口味的都煮了幾個,她和蕭劍一起嘗過後,全都驚呆了。
一個從沒去過南方的小姑娘,做出的湯圓居然這麼好吃,比南方的大廚都曆害。
蕭劍感慨的說道:“真不知道她是怎麼弄出來的,太好吃了”
“過幾天暖和了,你去她家坐坐,最好能留下吃頓飯,這樣相公我也能去她家看看”
“為妻也正有此意”
羅老太是第一次吃元宵,她很喜歡這個味道,一口氣吃了十個,到了晚上,喜兒就不再讓她吃了,怕她的胃受不住。
紀康不喜歡甜食,但也吃了五六個,看來這元宵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喜兒並不想做出什麼就賣什麼,那樣太累了,等作坊蓋好,她隻經營那幾樣就好。
好東西不在樣式多,隻有精益求精,才能被推廣流傳。
一出十五,年味就慢慢變淡了,人們開始了正常的勞作。
雖然地還沒解凍,但是一些小商小販,行走在官道上,南來北往開始販賣東西。
鋪子全部開門營業,周圍各村的村民,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剛過完年,各處用工的都不活躍,他們隻有在家裡待著。
隻有楊柳村的人沒有閒著,一過初五,就開始做糖,刨製藥材,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進項,誰家的日子都過的去了。
老馬找到楊柳村的村長,跟他們村買了四座宅基地,並委托鎮上的牙行,幫他們蓋房子。
就以喜兒家的房子為樣本,一下蓋四座,可把牙行的管事高興壞了。
一出正月,管事就開始調派人手了。
往楊柳村調派了一個建築小班子,往羅家作坊調派了一個建築大班子,兩處同時動工。
在羅家做工的漢子們看著馬家在村裡蓋房子,眼都紅了,他們的房子都是住了幾十年的了,破舊的不成樣了。
一個個暗暗發誓一定好好跟著東家乾,趕緊把房子蓋起來,也要跟東家住的一樣。
二月二,龍抬頭,寓意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加,萬物生機盎然,春耕就要開始了。
而羅家的菜棚並沒有撤下來,十一月種的菜,已經拉秧了,把地翻了一遍,下了肥料,又接著種第二茬。
老馬一家也終於閒了下來,他讓三個兒子去賣貨,自己一個人不是拉腳,就是去楊柳村看自家的房子。
每天都盼著房子早點蓋好,早點離開李村,早點住上新房,這是他拚了這麼長時間的夢想。
羅老太現在跟鎮上的人也熟了,沒事出去走走,串串門,也不在家悶著了。
紀康也開了學,這段時間他很努力,天天到很晚才回家,就是為了迎接四月中旬的考試。
蕭劍已經給他報了名,紀康一休息,他就讓人喊了紀康過去,名為喝茶聊天,實則是給他開小灶,把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傳授給他,這讓紀康很是感動。
喜兒也把密封了一個多月的湯汁水果罐子打開,看到表麵依然新鮮如初,她用大勺搯出來一勺放碗裡嘗了嘗,味道跟剛做出來的沒區彆,甚至味道更濃鬱。
這就說明,這個買賣還是可以做的,取個什麼名字好呢?
即然是用罐子裝的,那叫桃罐頭,梨罐頭,好象聽著還不錯呢。
她派工人把罐頭一樣送到蕭家五罐,又給老熟人許掌櫃和蘇掌櫃送去了幾罐。